APP下载

科学课上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020-09-10焦冰冰刘亚伟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德育课堂教学

焦冰冰 刘亚伟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思想政治教师座谈会及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小学科学课的设置和教材编写正是为了促进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适应教育内涵发展的新要求。科学课程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只有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之成为合格的公民,才能进一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德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思想政治教师座谈会及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小学科学课的设置和教材编写正是为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了促进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适应教育内涵发展的新要求。所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并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思想道德教育就不能忽视,而且要渗透到所有学科。那么以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的科学课程,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所以,通过加强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

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高低、竞争力的强弱关系着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兴衰,小学科学课程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引导与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科学教材的编者非常重视小学科学教育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从而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我国科技成就以及科学发展史。所以,在教学中笔者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教学四年级《浮力》一课,正值我国第一艘自行建造的航空母舰下水。笔者剪辑国产航母下水视频,让亲学生亲历目睹一艘艨艟巨舰缓缓地划出了船坞,正式下水,并告知学生这是中国人首艘自行建造的航空母舰。正是这一艘完全有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航空母舰,承载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强国之梦。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军事国防力量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上升。在惊叹之时,引导学生质疑,那么大的钢铁巨无霸怎么就能稳稳的呆在水面上,从而一起探索浮力。

再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月球》一课,通过活动3登陆月球的环节,引导学生假如自己是一位宇航员,登月前会做哪些准备。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关于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在2018年12月3日的时候,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这也是人类对月球探索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目前,除了我们的国家,其他国家还无法到达月球的背面。和学生一起感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二、通过课堂实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观察、分析、总结是科学课堂教学中实验环节的重要步骤,也在正是需要通过科学实验来培养学生们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前引导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实验器材,设计好实验计划,并在实验中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才能将实验活动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才能通过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混合与分离》一课时,在做物质的混合实验前要求学生首先认真观察混合前各物质的特点,并写出混合后困难出现的现象。然后在烧杯中进行实验,用玻璃棒把混合物搅拌均匀,观察烧杯中各物质有没有发生变化。在观察过程中,给学生们强调搅拌要轻缓,不能让玻璃棒大力撞击烧杯。另外,一定要仔细观察,要将混合物的物质与混合前的物质认真做对比。然后,根据实验小组汇报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引导他们展开讨论,总结在实验中有什么收获,培养学生轻拿轻放实验器材、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严谨的总结实验结果等科学态度。

三、借助教学活动,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品质

《课标》指出要引导小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培养做事持之以恒的毅力。例如四年级上册《小小气象员》一课,为了让学生了解气象员工作的艰辛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引导学生连续一周监测、记录、分析在校时间教室温度情况。为了观测结果真实有效,我就每天到教室提醒学生观测和记录温度数据,鼓励同学必须坚持观测计划,按时完成任务。由于天气寒冷、学生们的学习任务较重,但通过观测实验,培养孩子们的持之以恒的科学品质。另外,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生物的生长》一单元时,引导学生种植植物、养蚕等活动,观察记录它的生长情况,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的良好契机。

四、利用学习小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自从为学生开设科学课,教材中安排的由“精灵可爱的贝贝、爱提问的琪琪、喜欢做实验的彬彬、活泼好动的波波、勤思考的妍妍”所组成的科学学习小组为同学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并伴随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所以,课堂上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

如:四年级上册《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一课教学,分组实验观察蜡块的变化環节,我引导实验小组在实验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协作,安排准备员、记录员、实验员、观察组、讨论组,通过做一做,说一说,议一议,经历蜡烛物质形态从固体到液体再到固体的过程。整节课,我相信孩子的研究能力,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学生始终处在合作、讨论、交流的开放性学习中,大家集思广益,不一会儿便争先恐后地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畅所欲言,观点鲜明,而这些也许正是自主、合作、探究的魅力所在吧。

五、重视环境保护,增强社会责任感。

六年级上册《变废为宝》一课教学时,先布置了课前任务,让学生统计自己家里一天所需要塑料袋的个数。然后估算出学校一千多个学生家庭大概使用多少个塑料袋。继而创设如果把这些塑料袋统统带到学校,铺在操场看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孩子们在感受巨大数字的同时,仿佛身处塑料袋堆中,从而强烈体会到白色污染的严重性,体会到自身的行动确实在影响着环境。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废物利用、垃圾分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之,小学科学在继续深化课程改革,目的也就是贯彻教育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笔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采用多样的形式,适时地加以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使学生在形成科学技能的同时形成较高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晓晓.河南师范大学 2014

[2]孙腾.让德育教育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靓丽的风景[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65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德育课堂教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