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2020-09-10黄红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小学

黄红

摘要:伴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小学生的教育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则开始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因为,学校与家庭双向教育的铺开,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而言,有着极其现实的教育意义。因此,当代教师应以实际为出发点,不断推动学校与家庭方面的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分析为切入点,继而围绕着其展开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

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便能发现,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其中,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都处在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家校合作则是促成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实际不断促进学校与家庭方面的合作,从而更好地落实家校合作。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分析

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阐述的道理一致,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讲,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学生的方式,还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归根结底的来讲,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能够使两者之间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并保证教育内容的沟通。同时,教师对学生家长的指导,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1]。因此,家校合作的根本在于,学校与家庭共同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心理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能够有学科知识外更多地收获,并为日后初中阶段的教育奠定基础。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的愿景是美好的,但就实际情况来看,这中间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则对家校合作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实际上,对于学生的家长而言,成绩依然被当做评价学生的一个唯一标准。正是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许多家长并不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并认为只要成绩好久可以了。其中,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任何教育都应该是学校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所以并不愿意投身到对孩子的心理教育活动中来[2]。

另外,因为小学生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文化课知识的过程中,所以小学生的内心往往会有压力感。这中间尤其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升学压力较大,在平時的时候更是容易“一股脑”的钻入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中。而家长也是如此,认为自家的孩子马上便需要升学,所以应特别重视文化学习,而刻意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见,在以上几个层面因素的交织影响下,便为教师开展家校合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所以教师应注重对策略的应用,以此来保证家校合作的切实推行。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策略分析

(一)推动教育观念的统一

对于许多教育观念淡漠学生的家长而言,学校应采取一定的方法与措施,逆转家长的观念,以此做到观念先行的目标。因为,从根本上来讲,家庭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则占据着主导地位,如果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过于传统且拘泥于一格的话,其必然会导致家校合作陷入流于形式的尴尬境地,这必然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所以,教师应致力于多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科学的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以笔者的经验为例,在推动教育观念统一的过程中,笔者则通过微信群的方式,将家长聚集在一起。而后笔者则会经常在群中分享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以及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视频。这些视频中既有科普类型的视频,同时也有许多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从而以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渗透学生的家长,使其能够先产生家庭教育的意识,而后在此基础上,笔者在推动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形成。

(二)注重家校合作互动

这中间,为了使家校合作能够落实于实际,学校方面需要定期展开家长会,即以家长会的方式,邀请家长共同听课,共同学习,并且也可以组织一些学生与家长之间互动的小活动,以此来强化家庭与学校层面的教育合作。同时,这中间,学校也可以让家长在开家长会的过程中,实时了解学生的实时动态,如让家长观看体操等等,实际上都可以作为强化合作的有效途径。此外,适当的家访也有助于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这中间班主任教师可以定期进行家访,以此从学生家长那里了解到家庭教育的情况,并针对家庭教育展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以此来促进双方互动,并做到取长补短,继而使家校合作能够更好地作用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建立问题反馈机制

就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使缺少专业培训的家长,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学校方面应建立家校合作的反馈机制。其作用在于,让学生家长能够将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而学校在根据反馈的内容做出解答亦或是培训[3]。这中间,学校方面可以设置专门的意见箱,以此来收集家长的疑惑问题。同时,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方式,让家长直接向教师反馈。

如在笔者的学校,每个班级都会设有专门的微信解惑群,即以这种方式使家长能够将开展家庭心理教育中的疑惑迅速的反馈给笔者。而笔者则会根据家长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如果这些问题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的话,笔者则会向家长分享一些系统性的家庭教育资料,让学生家长进行适当的学习,从而凭借这种反馈机制,做到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并以此来强化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纽带关系,从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提供一个好的前提。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借助家校合作来展开家庭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因此,学校层面应植根本于家校合作的现状,以此来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并且,学校层面还应注重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并依托于一些机制来强化两者之间的合作。从而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继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琦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3):96-96.

[2] 李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策略的相关研究[J].名师在线,2019(08):91-92.

[3]廖剑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03):106-107.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小学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