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的实践途径探究

2020-09-10何伟良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育方式生活化初中

何伟良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一个人格素养形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是非意识开始萌发,有能力区分好壞。因此,这一阶段也是培养一个人的健康人格的黄金时期,培养得好,只会让一个人受益终身。因此,在开展初中教育的时候,身为教育工作者,理应重视起学生这一方面的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辨清好坏,成为一个有着优良品德的好少年。本文主要就初中学生的德育问题以及教育的途径进行了一些探究,旨在让更多的初中生们能够在教师们有意识的培养下成长得越来越好。

关键词:德育;初中;生活化;教育方式;农村

引言:开展德育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并不像普通的知识教育那样,只要学生懂了,那就够了。而德育教育需要的并不仅仅是懂得,而是要学生们能够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一杆秤,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衡量,保证自己始终是一个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少年。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生活化的培养策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一些积极影响,这样的话,相信学校的德育教育也更具实际作用。对此,笔者针对德育生活化的观点进行了一些探究,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浅见:

一、情境创设,让学生自觉参与

在德育生活化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选择的就是情景化教学,这样的话,在生活中,学生就很容易产生代入感,自然而然地也就起到德育的效果了。而所谓情境创设就是在上课期间创造出一种生活情境,并借此情景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比如说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一个有关于交易的情景,让一些学生假装成店家,一些学生假装客人,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完成一些简单的交易行为,而在这样的交易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注意的一点就是它的教育功能,也就是让学生明白在交易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公平自愿等等原则,这样的话,交易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下去。而在相关的情景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去自行体悟,比如说让学生经历一些不公平的不自愿的交易,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这样的话,学生就可以在遇到类似的情景的时候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思考,这样的话,学校的德育自然也就起到它应该有的作用了。因为在农村,交易方面往往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很多店家也会恶意哄抬价格,因此,创设这样的情景进行教育的话,也能够很好的避免学生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而情景创设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性比较强,它不需要很多的道具,也不需要很大的舞台,但是它却能够随着教学目标的不同而变化出不同的情景去迎合教学,这样的话,既节省教学资料,又能够起到最大的教学效果,符合农村教育的现状,何乐而不为?

二、教学方式转变,让学生更感兴趣

在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很重要,而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样重要,在开展德育的时候自然也是如此。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地改变他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比较有趣的因素,这样的话,相信教学效果也能够有很大的改变。有一个词叫做“对症下药”,笔者认为放在这里同样适用,如果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的不同变换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相信学生也更加能够接受这样的教学,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比如说在培养学生的感恩的优良品德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这样的德育生活化,也就是在教学的时候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因素,比如说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于感恩的一些影片,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身边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这样的话,学生的感恩的情绪自然也就可以被调动起来。因为,在农村,很多学生其实都是留守儿童,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学生是很难感受到父母的爱的,因此,当开展了这类教育的时候,学生也会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找到自己的定位,形成优良的思想品格。而播放的影片自然是要选择和学生生活接近的,不然的话,学生很难与之产生共鸣,教学效果必然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改变教学方式的时候,教师还需要注意的一个点就是要试着将生活中的一些简简单单的事情转换成教学材料,这样的话,学生才能够更好地与之产生共鸣,提升教学效率。

三、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生活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此,不论在课堂上学了多少优秀的思想品德的重要体现,如果不去实践,那都只是纸上谈兵,犹如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都是泡影。因此,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而开展实践活动的时候,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去做做义工、做一下志愿者等等,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做这些事的乐趣所在。然后在这样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对每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这样的话,教师的德育教育自然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开展德育的时候,光是纸上谈兵是完全不够的,实践活动才是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的最终的方式,只有经过了这一步,学生才能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不走弯路,成为一个有着争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人。

四、与家庭德育结合,让德育无处不在

虽然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但是依旧还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家里的,因此,在初中生的教育过程中,要想让德育教育完全生活化,那么家庭方面自然也是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的。目前而言,很多初中生是独生子女以及留守儿童,这样的话,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恃宠而骄或者是留守儿童有些自卑,所接受的德育教育的持久性也并不是强。这样的话,其实在学校接受的所谓的德育很容易就被打回原形,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德育效果。因此,在让德育教育生活化的时候,教师也需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良好的接触,与家长交谈,并让家长们懂得真正的爱只会让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好,要适当地让学生感受到爱以及进行合适的家庭教育。因此,在家长在家的时候,家长也要适当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让自己的孩子在家也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的话,学校的德育才能够真正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的话,德育生活化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实现了。

总结:总而言之,在开展初中教育的时候,教师不仅仅需要顾及到学生的知识教育,而更重要的还是学生的德育教育,因为知识水平一时间没有跟上还有可能改变,如果一个人的德行坏了,那么不论这个人成绩有多好,他也无法在自己的人生中走得更远爬得更高。而在德育生活化的教育下,学生完全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话,学生的思想水平自然也会有一个更大的飞跃。因此,在教育初中生的过程中,身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将德育和智育放在同一个水平线的,甚至是让德育更胜一筹,并想尽办法让学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唐蒋林.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1010-1012.

[2]熊胜平.浅析初中德育生活化[J].教书育人,2017(31):22.

[3]刘海云.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6):148.

[4]薛云增.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之浅见[J].文学教育(下),2019(06):90-91.

[5]董丹颖.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研究[J].教书育人,2017 (04): 20.

猜你喜欢

教育方式生活化初中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高中英语的高效作文教学法之我见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用户信息素质教育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