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外部性分析

2020-09-10王佳荣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口迁移人力资本毕业生

王佳荣

摘要: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过半,这期间发生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一方面各大城市通过户籍等堡垒阻挡甚至排挤低技能劳动力的进入,另一方面,它们又推出诸如安家补贴、人才公寓、家属安置等优惠政策吸引高技能人才的聚集。高校毕业生也正是大城市争取的主要对象,而这些高校毕业生们在选择工作城市与行业职位的时候会考虑诸如收入、教育、文化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其中人力资本外部性对收入的影响已被各国学者的研究所涉猎,大量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外部性与迁移、人力资本外部性与收入、人力资本外部性与迁移就业收益有着强烈的联系。

关键词:毕业生;人力资本;人口迁移

1.引言

人口迁移的动力更多来自追求更高的个人收入。高校毕业生的迁移就业是一个普遍现象,比如武汉市作为全国在校大学生规模最大的城市,2007年至2016年的10年间累计培养了256.9万大学生,位列全国第二。但武汉每年有大量的优秀毕业生离开武汉,选择去北上广深等城市就业。

相对贫困是迁移的一个推力。这种相对贫困既有经济的也有非经济的,资源的匮乏、产业缺乏多样性、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差距、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福利水平低等等,各种因素推动着人才往大城市迁移。

人力资本外部性是迁移的一个动力。人们生活在大城市里,能够向周围的高技能劳动力学习,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提高自己,这就是“人力资本外部性”;经济学家认为,城市里的人力资本外部性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学生要在大城市扎堆;大城市人越来越多,是因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了,现代经济里面越来越多的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什么全世界一流的演员、教授、医生、做咨询的和金融的往往都在大城市,他们难道不知道大城市比较拥挤,并且房价贵吗;都知道,但他们还是到大城市来,因为规模经济、匹配效应和学习效应(陆铭,2016)。

关于收入与迁移就业的研究表明迁移给不同特征人群带来的收益不同,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任远和施闻(2017)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调查数据,考察迁移对收入的影响,OLS估计结果表明,除市内未获取户籍迁移外,其他类型迁移者的收入平均而言都高于未迁移者的收入,PSM方法的估算结果表明,与未迁移者相比,迁移的平均收入增长效应为44.34%。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就业水平更低,从事低技术水平工作的劳动者比例更高(Findeis和Jensen, 1998)。劳动力迁移对家庭农业生产存在双重影响:一是劳动力迁移对农作物产出带来直接而显著的负面影响;二是外出劳动力给家中的汇款增加了家庭收入(Rozelle和Taylor等, 1999)。

2.相关研究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过半,这一进程中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一方面各大城市通过户籍等堡垒阻挡甚至排挤低技能劳动力的进入,另一方面,它们又推出诸如安家补贴、人才公寓、家属安置等优惠政策吸引高技能人才的聚集。高校毕业生也正是大城市争取的主要对象,而这些高校毕业生们在选择工作城市与行业职位的时候会考虑诸如收入、教育、文化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其中人力资本外部性对收入的影响已被各国学者的研究所涉猎,大量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外部性与迁移、人力资本外部性与收入、人力资本外部性与迁移就业收益有着强烈的联系。

中国迁移的特殊动力是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形成的扭曲的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格局,而改革以来扩大了的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为迁移提供了追加的动力,蔡昉对人口迁移特征的分析表明,这个迁移过程是符合经济发晨和市场发育规律的,具有不可避免的性质。高校毕业生的迁移就业是一个普遍现象,比如武汉市作为全国在校大学生规模最大的城市,每年有大量的优秀毕业生离开武汉,选择去北上广深等城市就业。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迁移

迁移(migration),即从原来所在地移动到另一地,它和教育一样,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不但可以给劳动者个体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还可以促进人才与工作岗位的匹配,促进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2.1.2迁移就业

迁移就业,即通过迁移重新选择就业地。人们迁移就业的目的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有大部分是出于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纵观世界,迁移就业发生在各个国家之间、各个城市之间、各个城乡之间,调节着专业人才与社会职位的匹配度。

2.1.3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依附人体体力和智力所具有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价值总和。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演说中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在此之前,费雪在1906年发表的《资本的性质与收入》一文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中。与舒尔茨同时代及以后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贝克尔、明赛尔、丹尼森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论述。

2.1.4外部性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外差效应或外部效应、外部经济,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它是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3.人力资本外部性

新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说认为人力资本存在外部性。Lucas(1988)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外部效应概念, 用来解释跨国收入差异以及城市集聚现象。之后众多的学者开始做人力资本外部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人力资本外部性一般可分为市场外部性和非市场外部性两类;非市场外部性主要指教育程度的不同会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参与度,以及社会犯罪活动等;市场外部性进一步可划分为成本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或称知识溢出);其中,人力资本成本外部性是市场交互作用的副产品,仅当它们参与到由价格机制主导的交换中时,才能对企业或消费者产生影响(赵勇和魏后凯,2013)。

4.结束语

高等学校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大学毕业生,为城市提供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特别是高人力资本个体的集聚产生强的正外部性效应,为个体发展和城市经济增长增添了动力。城市发展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特别是通过“人力资本外部性”的途径,而这在个人层面最终将体现为生产率和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现代经济发展中人才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有大规模的城市才能提供特別专业化的工作岗位。大量研究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城市选择的影响因素,证实了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存在并对个人收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显示了城市人力资本的差异也是劳动力城市迁移的一个动因。

猜你喜欢

人口迁移人力资本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内容详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