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沟通与交往教学对聋生的重要性
2020-09-10吴岩
吴岩
摘要:任何人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而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需要与外界之间进行沟通和交往,这是人能够在社会中生存的必须基本能力。但是,对于聋生等社会残疾人士而言,其并不能如同正常人一般与外界进行沟通。因此,聋校的沟通与交往教学便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即是从沟通与交往是聋生内心的迫切渴望、沟通与交往是聋生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重要途径以及沟通与交往是聋生认识自我的重要手段三个方面对沟通与交往教学对聋生的重要性进行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沟通与交往;聋生;重要性
众所周知,沟通与交往对于人的一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聋生等身体带有一定残疾的人士而言尤为如此。因为聋生不仅同正常人一样需要交往,而且其心灵深处更需要得到大众的一致认可。因此,特殊教育学校需要高度重视聋生沟通与交往课程教学,这既是为了传授给其一定的知识,帮助其更好地实现工作与生活,同时也是为了抚慰聋生的心灵,进而促使其身心都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接下来,笔者就沟通与交往教学对于聋生的重要性进行如下阐述。
一、沟通与交往是聋生内心的迫切渴望
聋生虽然在听力方面不及常人,但是其在思维、情感等方面均属正常,而且甚至还有可能超出常人,因此,聋生也同样需要具备与常人进行平等沟通与交往的机会。但是,客观状况的存在使得其内心不得不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特别是在日常的沟通与交往过程中,当他们无法听到外界与他的谈话时,当他们不能如同常人一般聆听曼妙的歌声时,聋生内心的自卑心理就会越加严重。因此,能够与外界之间进行正常的沟通与交往便成为聋生内心的迫切渴望。这种渴望既是其对正常生活的渴望,同时又是对于能够得到他人尊重与认同的渴望。因此,聋校老师需要重点关注聋生的沟通与交往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其沟通与交往的方法,还要从心理角度出发,弥补聋生在心灵方面所存在的缺失。从某种角度来说,聋校老师在开展沟通与交往教学时,其更应当注重对聋生的心理教学,逐渐培养聋生形成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因为这是保证聋生能够和外界进行正常沟通与交往的基础和前提。
二、沟通与交往是聋生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重要途径
当今是知识的时代,也是信息的时代,任何人想要在社会中得以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其必要需要学习知识和掌握信息,否则很难在社会之中立足。对于聋生而言,其在听力方面的缺失已经致使其比常人落后一步,那么其便更家需要从知识和信息的角度快人一步,其才能够获得与常人平等的生存机会。此时,沟通与交往教学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因为聋生需要通过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往,其才能够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同时只有通过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往,其才能够拓宽眼界,增長见识,这些对于聋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由此便可以发现,沟通与交往不仅影响的是聋生的知识以及信息的获取,更影响的是聋生未来的生存方式。如果聋校能够做好聋生的沟通与交往教学,使得能够获取丰富的知识和海量的信息,那么聋生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便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反之,其未来的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便有可能下滑。因此,聋校老师应当重视并做好聋生的沟通与交往教学,保证聋生具备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
三、沟通与交往是聋生认识自我的重要手段
古语有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并不是仅针对于聋生等残疾人士,更是针对于社会所有人。当然,这里的认识自我并非是仅指照镜子,窥容貌,而是指认识自己的思想品质和行为素养。人的自知对于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人的自知却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实现的。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任何人的自知都需要通过和他人的沟通与交往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判断,或者说人的自知是经过外界的不断反馈而逐渐形成,这并不是一种完全的自我认识,而是需要对照和反馈。这也就表明,聋生也同样需要通过与外界进行正常的沟通与交往,其也才能够明白自己,并真正认识自己,同时其也才能够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这是任何人的成长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因此聋校老师需要承担起自身对聋生所担负的责任,不仅需要完成师者的传道、授业和解惑,而且还要教会聋生自我锻炼与成长的法门,这才是真正的师者担当。
总而言之,聋校以及聋校老师需要做好对聋生的沟通与交往教学,这不仅影响聋生的基本生活,而且还会影响聋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尽管聋生在听力方面不及常人,但是这并不是妨碍聋生与外界之间进行正常沟通与交往的唯一限制,聋校以及聋校老师的职责便是通过其他方式帮助聋生能够与社会外界之间展开较为顺畅的沟通与交往,不仅使得聋生具备与外界沟通与交往的能力,而且还要帮助聋生抚平其内心的障碍,培养聋生形成积极、乐观和开朗的品格,这也是促进聋生能够与社会之间展开更好沟通与交往的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张仁超.论沟通与交往能力对聋生适应社会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9(33):76.
[2]米括.听障人士沟通模式研究述评[J].现代特殊教育,2016(08):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