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价的人格重于有限的分数
2020-09-10李品品
李品品
摘要:因作业、成绩、电子产品等矛盾而爆发的一件件恶性事件不得不引发我们对孩子心灵的高度关注。一所所高考加工厂学校的神话缔造,让我们更加注重了结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对象——人。如何让孩子们健康地发展、健康地接受教育,形成自尊、自爱、包容的人格,是当今社会、教育者必须直面的问题。
关键字:教育;心理健康;发展;素质
2020年1月,西安第六十六中学一名高三学生,因为手机被没收而行凶,在办公室内行凶将无辜的老师杀害。
2019年10月,四川仁寿一学生因校内骑车,被班主任教育后招致该生愤怨,他拿起愤怒的砖头凶狠地砸向尽责的班主任头部。
2018年11月,湖南省益阳市沅江三中高三年级罗某与班主任鲍某在学校发生争执,罗某用刀具刺伤鲍某致其死亡。
……
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之前我们一直关注的是学生不断上涨的自杀率,如今不仅要关注学生自伤,还得关注学生带来的他伤。为何在懵懂的年龄走向极端?为何在纯真的年龄走向黑暗?为何在应充满关爱的年龄用冰冷的砖、刀伤害爱他们的人?
一、学校重分数轻教育模式
衡水中学、安徽毛毯厂中学……这些学校因极高的升学率受到社会的关注,家长的拥护、他校的效仿,一批批孩子为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由来已久的俗语已经可以无限扩大范围——“分、分、分,家长的命根”、“分、分、分,老师的命根”……
越来越多的中学迷失了方向,一心只拼升学率。课外活动一再压缩,音体美课几乎成为学生的作业课,心理咨询室也常常门可罗雀。频繁的考试、考试分析,让学习的目标单一化——学就是为了考,如此导致的结果是:
1.学习的功利主义。数理化是主课,课上课下都要抓紧;英、生必须认真听,认真做;至于打算选理科的学生,基本上已经放弃学习政史地了。聪明的学生们已经在应试的大环境中寻求解放自己的捷径——大胆取舍!
2.身体素质的整体下滑。一天24小时,2/3时间在教室,仅有的课外时间也常常奔波于食堂和宿舍,真正意义上的锻炼时间除了体育课之外,少之又少。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运动会上跑1500也会出现晕厥现象,中国学生和国外(如欧美、日韩)同龄人相比,身体素质明显偏弱。
3.忽视对学生内心的关照。对分数的急功近利,必然导致关照出现盲区。常常老师会问:为何考的没有上次好?没什么这么点儿分数?却忽视了背后的原因。是不是最近心理状态不好?是不是方法不对?如此,学生自然而然会将自己的心门紧紧关闭,所有的波动一个人承受,所有的压力一个人承担。在当今的校园里很容易找到自闭学生、极端学生的代表。自然出现坠楼事件、攻击事件也就不足为奇。
二、社会、家庭对教育育人功能的忽视
一直认为育是教的目的,教是育的手段。但是,如今辅导站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教辅书的市场远比经典名著的市场火热……明明一直喊着提倡素质教育的口号,但学生们的压力却越来越重?读书为了考好大学,考好大学是为了找好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经济基础,更好的经济基础是为了未来孩子的教育,教育未来的孩子好好读读、考好大学。这样的循环让我感到恐惧,更让我感到茫然。
而反观如今的家长,他们又在教育过程中充任什么角色?有自己一套教育理念的家长固然好,但更多的家长是周末孩子回家,第一句话不是关心孩子过得好不好,常常是“这个星期好好学习了吗?”或者“现在学习能跟上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来关注孩子的成长。
这样的环境,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变化?
1.借助网络游戏宣泄自己的情绪
孩子无法和长辈进行良性互动,只好将自己的不满宣泄网络,自己的快乐建立在虚幻的被肯定的网络世界里。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们而言,网络的最大威胁是沉溺虚幻,脱离现实。更可怕的有些网络游戏充满黑暗暴力,如“蓝鲸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消极的导引。
2.学会用谎言掩饰真实的自己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家什么都不和自己说。为什么?因为说了没用,说了不会得到理解,说了会招来无数的抱怨。为了让自己回家舒适,为了少听些家长的唠叨,孩子们无形中学会用谎言来制造平静,用谎言来寻求安宁。甚至有的学生雇佣他人充任自己的父母来开家长会。本应是时间最真、最亲的感情,却因为分数让家长和孩子站在和的两岸,难以接近。
3.无兴趣、无动力、无敬畏
家长、社会、学校在三方高强度的分数大山压迫下,孩子们茫然地学习者,却不知为何而学?不知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何在?学生常常自己调侃,考过就全还给老师了。水过地皮湿式的教育真的有利于建立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吗?此外让很多孩子不知道除了分数之外还要什么是更重要的东西。忽略了为人的原则、为人应有的体谅心、敬畏心。于是看到了越来越多无法无天的未成年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国之本的教育,我们该如何对待?该持有怎样的态度促进教育的发展?
一、用尊重唤醒学生的发展的动力
1.用尊重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我们要培养的是人,不是机器。我们不应在当今告诉发展的社会中,还是无法坦然回答“钱学森之问”。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打造共性。
2.用尊重唤醒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宽容中学会明辨是非,在尊重中学会大胆取舍。培养学生心中对美好的感悟和渴望,而不是培养一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看客;培养学生大胆选择自己努力方向的兴趣,而不是对于金钱的追求成为唯一标准。
二、用行动引导学生通向正确道路
“其身正,不令而行。”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无形中的言行举止,在纯真的孩子眼中都是效仿的第一范本,所以,想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我想家长或老师都必须先约束自己,做好榜样。
三、用愛心温暖每个学生的心灵
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用爱心走近学生内心世界,用爱心驱散学生内心阴霾,用爱心留住纯真的微笑,用爱心唤醒内心的美好。
青春,美好的年华,让本属于孩子们的笑靥回归,让本属于孩子们的灵动驻扎,打破无情的分数,重铸无价的人格。一个具备正确价值观的人远比一个只有分数没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人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兰迎丹,袁祖平.重视学生心理培养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J]. 中华少年.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