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的课前心理准备探析

2020-09-10李肖萌

新教育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心理准备教学效果体育教学

摘要:体育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作好课前的心理准备,使上课后能迅速进入“角色”,处于最佳竞技状态。体育教师如何根据自身的心理特点作好课前准备,不仅是体育教学的艺术体现,而且也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准备;教学效果

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体育教师的课前心理,是教师在上课开始前,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认识通过感觉器官反映到大脑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其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对教师上好课至关重要。演员要有精彩的表演,必须进入角色,运动员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处于最佳状态。

一、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心理因素及其关系

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心理因素大体上可分为基础因素,动力因素,状态因素和成果因素几个方面。

基础因素:师生双方在体育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原有的心理背景或基础。它包括智能水平,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基础,气质类型,性格特征以及思维定型等等。它將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影响可能是一时性的也可能是长久性的。

动力因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和进行之中的心理动力。其中包括老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的目的、动机、兴趣、求知欲、责任感、等。这种动力因素有长效性的,也有暂时性的。

状态因素: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学生双方心理机能状态是否积极。其中包括信心、情绪与感情、精力、健康状况等。良好的机能状态,是基础因素和动力因素得以发挥出最大效能的保证。是体育课教学范围内获得最佳效果的决定因素。

成果因素:通过体育课教学,在师生心理上留下的影响。应是对上述几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并将在下一个教学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通过分析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将是下一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二、课前心理结构分析及其调配

1.研究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结构

教师课前要研究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结构,判明其各种因素的性质、特点和水平。采取适当措施,强化积极因素,促其互补;弱化消极因素,避其相抑。

有些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没有锻炼身体的习惯。教师带着这个问题去研究学生的心理,便可得知其兴趣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又是形成正确的体育目的的重要心理成分和表现形式。学生动力因素内部不协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目的意义教育,启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注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利用他们的责任感荣誉感和羞耻心;通过考勤、考查、考试等制度来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教师,只有在课前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

2.教师自身心理结构的分析和调配

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教师的思想水平,体育理论知识的深度、广度和体育技术、技能的熟练程度,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能力等等。

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师绝大多数是大学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知识水平,但是,并不等于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体育学院毕业,成绩也有高低优劣之分,及时成绩相同也还有死记硬背和深刻理解、融会贯通之别;况且。学与干又不能等同。一个人的知识只有少部分是靠正规学习教育给与的,大部分的知识是在以后的工作实践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教师的知识水平不光取决于他的学历,最主要取决于他不断的努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各学科相互渗透有些知识技术,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研究就已经陈旧了。这就迫使体育教师不断学习,用最新知识武装自己,提高文化科学素养,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速度发展的需要。

教师掌握一定的知识技术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并决定着一个人教学能力的强弱;而正确的动机则是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内部动力。

教学动机一方面决定着工作方向和进程,另方面也影响着工作的效果。教师的事业心、成功欲受制于动机,制约着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快慢、难易、深浅和巩固程度,是形成各种教育能力的重要前提。动机正确,前进就有方向,工作就有力量。

知识是教师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基础,动机是内部的主要动力,而讲授是重要的途径。教师课前分析的种种准备符合学生实际,课堂教学方案调配得当,加上生动的讲解和准确的示范,学生就能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运动记忆,实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之目的。倘若教师讲不清,学生听不懂,师生之间信息通道受阻,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因此教学能力的好坏,不能单凭教师输出量的多少来判断,而应当根据他对学生的有效输入来判断。

体育教师应力求全面发展自己的心理品质。但是,人无完人,体育教师自身心理结构中肯定存在着某些缺陷,通过课前的自我分析和认真调配,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可以得到补偿。例如,有些体育教师年龄较大,示范动作困难,但他对动作要领有着深刻的体验,讲解生动,引人入胜,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样,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各种心理因素,在不能协调一致,相互适应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互补的作用,心理因素各结构之间,不仅有积极的互补或代偿作用,而且还存在着消极的互制或相抑作用,学生的动力因素不够强烈,就可能影响其基础因素的发挥,继而影响教学过程中心理机能状态的积极性。

心理结构各因素之间,老师和学生的心理结构之间,究竟在什么情况下起互补或代偿作用,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互制或相抑作用。决定于个别心理因素在整个心理结构中的地位、强度以及各有关因素之间的搭配。如果积极的动力因素,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那么,由于它强有力的作用,可弥补其他心理因素之不足;相反,如果基础因素差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心理结构中占有了主导地位,则即使动力因素有相当的力量,在一定时间内,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将会困难,兴趣提不高,信心不足,影响发展。

有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强弱相仿,起互补还是相抑作用,决定教师主要强化了何种因素。所以,体育教师要研究、掌握学生的心理结构,自觉地采取适当措施,加强积极因素,弱化消极因素,避其相抑,那么我们的教学过程将会进入最优化境界。不过,应当指出,有些心理因素的强化只有在适当的情况下,才能起互补或代偿作用;过强或过弱都将起反作用。例如,教师的求成欲过分强烈,急于求成,操之过急,也会成为自己的心理负担,反而压抑了其他心理因素的积极化。

正因为如此,体育教师在备课时除加强对知识、技术的钻研外,还有重视心理方面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感情的激荡、理智的闪光、意志的磨砺和性格的锻炼,使教学效果进入理想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陈文卿.学校体育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曲宗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李肖萌(1965--),男,汉族,湖南永州市人, 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体育的教学和研究。

猜你喜欢

心理准备教学效果体育教学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浅谈课前准备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三步法则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