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中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0-09-10陈莉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下,在思政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其中,彰显思政教学实效性意义,不仅丰富思政教育资源,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弘扬。对此,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中的价值,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中的实践路径,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及人格品质。
关键词: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思政教学
引言
思政教学在培养学生道德认知和人格品质中发挥作用效度。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其中,能够推进思政教学目标、方法、理念的更新,实现思政教学模式的优化,构建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发挥思政育人效度,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学中价值及实践路径十分必要,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发展需要,也是学生文化素养、文化自信培养的需要,更是思政教学革新发展的需要。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中的价值
(一)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个体对自身的文化价值的认知度、信念度、认可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个体对文化的认知、认可、信任程度,以此为契机,培养个体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的传承。但在多元化社会发展背景下,学生获取外来文化的渠道呈现多元化,部分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崇尚度高,打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可度,这对学生自身发展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形成一定的冲击。因此,以思政教学为基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其中,让学生通过学习思政课程,知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染、洗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发展人。
(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更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基石。在我国发展历程中,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是我国国富民强的主要战略实施方向。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现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体系中,以思政教学为载体,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递、弘扬,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认知。与此同时,学校思政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本质、教育目标上一致,实现两者的融合,具有良好的教育效度。
(三)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社會经济发展历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成为新的战略实施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多样化,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等,这些对学生发展、成长意义非凡。在思政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通过文化教育,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引领,让学生深刻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一)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
思政教育内容在整个思政教学中具有教育引领效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内容中,创新、革新思政教育内容,弥补思政教育内容中文化的缺失问题,起到提升思政教学质量的教育效度。因此,在思政教学中,以思政教育内容为导向,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拓宽学生文化、知识面,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在思政教学中,不仅要传递思政教育内容,更要根据思政教育内容,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将与思政教育内容相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内容传递给学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教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二)思政教学中的融入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堂教学中,以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的多样性,增强学生对思政知识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在思政教学中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以探究性教学方法、案例性教学方法、情境性教学方法等,打破传统知识传递单一化,打造轻松、愉悦的文化传递氛围,进而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三)校园文化中的融入
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学中,可以通过创新校园文化体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进而提升思政教学质量。校园文化在师生人格塑造、品德修养培养中具有引领效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其中,起到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以此彰显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与此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重视校园环境的布置与构造。例如:通过雕塑、雕像、张贴名人名言等形式,使校园、教室等场地充满文化氛围,带动学生理解、认知文化的积极性。
(四)网络平台中的融入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中,重视网络平台融入文化作用效度,依托于思政教学平台,构建网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板块,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满足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获取、认知的多元化需要,以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学中融入的价值。例如:在网络平台中,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板块,根据思政教育内容,丰富板块内容,实现学生网络文化学习模式。
(五)实践活动中的融入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思政教学中,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文化为导向,引领学生进行文化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弘扬人、发展人。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立足于社团活动中,在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文体活动中,诸如书画大赛、演讲大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
结语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学中,在人才培养、课程教育体系优化、文化传递模式中发挥作用效度。因此,在思政教学中,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导向,全方位、全面性的引领学生,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此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玉洁,王思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基于美学教育的视角[J].智库时代,2020(02):173- 174.
[2]李俊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以《习近平用典》为读本[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12):77-78.
[3]唐月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敬畏生命》一课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6):220-223+170.
作者简介:陈莉(1974.06-),女,重庆万州,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在职研究生,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度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教学的研究”(项目编号19xn0021)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