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劳动素养培养的研究

2020-09-10张旭华

启迪·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能手生菜劳动

概要:特殊时期,学生经历了两个特殊的假期,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肩负起时代教书育人的使命,利用职业精神为专业赋能,助力学生的生命成长?针对现在的学生,少于劳动接触,对劳动缺乏基本的了解,从而导致劳动情感淡漠。本文笔者从劳动主题的确定,小队的组建、计划的制定、过程的实施、成果的展示和评价机制六个方面,来例谈如何通过实施假假“争做劳动小能手”社会实践劳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关键词:寒暑假社会实践劳动 劳动素养

2019年11月26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改革与创新作出了指引。

一、现状扫描成因分析

【案例一】关注结果,忽略过程

劳动总是有一定的成果的,因其可視而直观,实践中,许多学校直接根据劳动成果来评价学生的劳动教育成效,这导致劳动教育评价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了劳动的过程。如在评价学生生活整理劳动时,往往依据学生整理抽屉和书包的结果作出评判,整理得又快又整齐的学生会得到优秀,不够整齐的则被给予较差的评价。

思考:简单的以结果来评价,这并不能准确地考查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收获与成长。如此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学习状况,不能全面的体现学生参与劳动的状况,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案例二】关注技能,而非素养

劳动技能并不能等同于劳动素养,如有的学校在开展农耕课程学习评价时,着重考核学生是否学会种植某一种蔬菜,而忽略了学生在参与种植过程中对蔬菜的研究,对种植的探究,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学生是否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否提升了劳动综合素养,并在劳动中形成健全人格与良好的道德品质,才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

思考:在我们的学生心中总觉得自己还小,劳动是大人的事情。假期里,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从事什么劳动?怎样开展劳动?怎么展示劳动成果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的网络商讨。我和家长们相互交流,抱团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步一步地看见,也收获着一寸一寸的欢喜。

【案例三】:关注形式,忽视体验

一些学校所开展的劳动教育,点到为止,学生仅是浅层的参与而缺乏生存的体验,以农场劳动为例,学校或是将学生带到菜地拿一个萝卜,或是带到果园摘果子,学生轻松劳动,尝尝水果,以各种姿势摆拍,表达采摘的乐趣。

分析:这样的劳动教育,自然以拍照留念作为评价,只关注做完了劳动形式,学生的劳动体验却无从谈起。笔者认为劳动素养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学生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的劳动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们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有计划,有层次,有序列地开展“争做劳动小能手”社会实践劳动,让学生们了解劳动——喜欢劳动——热爱劳动。

二、实践“争做劳动小能手”

(一)主题的确定

1、家务劳动

“争做劳动小能手”是独具假期特色的社会实践劳动,不能一味的模式化。因此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能够从事的家务劳动的内容进行总结整理,选择其中最具特色、最容易操做的劳动主题,如会做扫地、折叠衣服、洗碗、倒垃圾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习烧一碗菜、学做一个甜点等,让学生们在主题劳动中了解到劳动的意义所在,唤起对劳动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种植劳动

平常校园菜地的劳动中,我们的学生对生菜、番薯、玉米的种植有了初步的接触。如:在2018学年,我中队就结合时令特点、学生年龄、劳动时间等等,给学生们提供了多项可以选择种植的劳动主题。寒假可选种植劳动内容有:水仙花。暑假可选种植内容有:木耳菜、生菜。

(二)小队的组建

1、机会均等

我们的“争做劳动小能手”社会实践劳动,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外来务工子女。机会均等,不再仅仅局限于班级中几个特别优秀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争做劳动小能手”的劳动中,并把选择劳动内容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2、自愿原则

学生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同时考虑交通安全、优势互补等因素,成立小队。再由小队成员讨论决定确立劳动主题:露一手厨艺、清洁小能手、整理我最棒、我爱种植。

(三)计划的制定

确定主题后,学生们就可以组内讨论决定劳动的具体计划。如旋风小队的队员们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计划:打算学做蛋糕,再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分饭、分蛋糕。

在制定计划时留有调整空间,不墨守成规,根据实际情境及时调整方案,让“争做劳动小能手”开展得更加有效。

(四)劳动的实施

1.媒体资源善利用

如观看网上的整理物品的小视频、种植蔬菜的小视频等,先行学习。

2.相互交流促共进

“众人拾柴火焰高”,建立班级QQ、微信群,成立小队劳动讨论组,指引学生利用互联网的便利,相互交流,对劳动方案进行适时的调整,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

3.各展才能勤打卡

在“争做劳动小能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其中,以书面、视频、照片等形式做好记录。

在家长的帮助下,有学生写了种植生菜的日记:

2020年6月30日

我喜欢吃蔬菜,尤其是生菜,趁着暑假,我打算亲手种一种。今天,我跟着外婆去农贸市场,挑了一包生菜种子,卖种子的爷爷说,生菜长得快,也很好种,我好期待呀!一回到家,在外婆的帮助下,在盆子里倒入营养土,用小铲子把土推平,均匀地撒上种子,又用手把土压平,最后还不忘给种子们洒洒水。

7月4日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迫不及待地去看生菜。呀,我的生菜种子已经开始发芽了生根了,有1厘米左右那么长,虽然还只有一株,但我已经兴奋极了,真的好神奇啊!

7月16日

卖种子的老爷爷说:“生菜种子很快就会发芽。”可是我等了那么多天,只冒出了零星的几株小芽,好失望。妈妈安慰我:“种植需要耐心和细心,多多观察它的生长状况,静静地等待生菜长大。”

7月27日

今天我仔细观察了好久,发现有好多种子马上就要破土而出,我给它们浇了点水,种子好像饮了几滴水,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鼓起勇气探了探头顶的松软的泥土,真是有趣极了!

7月31日

今天一早我发现小芽儿又长高了,前几天没长大的也探出了小脑袋。我还发现有一棵小芽儿一半是淡绿的,一半是深绿的。

3、展示成果

小队总结汇报后,劳动小队或派代表、或集体参与,通过各种形式来汇报劳动成果,推选积极分子进行表彰,借此塑造劳动小能手的榜样,带动更多学生的成长。

(1)我是“清洁小能手”

小队成员,依次上台,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讲解自己在做家务劳动时的感受。

(2)我是“烧菜小能手”

展示学生烧菜的作品图片,班级层面公开评奖,颁发奖状。

(3)我是“种植小能手”

展示学生的种植日记及图片。

劳动成果的展示是学生们内心对劳动的真实感受的呈现,“我是清洁小能手”、“我是烧菜小能手”、“我是种植小能手”,学生们慢慢地学着以一个主人翁的姿态融入到了热爱劳动中去。

四、评价激励,巩固成果

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立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形态,是对传统劳动教育的主动继承和积极扬弃。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应然选择,学校应积极探索新的评价策略,发挥其对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附近引导和激励作用。

1.面向全体,培养劳动兴趣。

关注每一个,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和主动性,我们从多个角度评价不同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取得的进步,是每一名学生都能体会到进步的快乐,切实达到以评促学的效果。

2.关注过程,深化劳动体验

劳动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实践体验,学生的劳动感悟与情感从体验而来.例如,学生在生菜种植的学习中,会经历认识生菜,种植生菜,生菜的制作,在种植中获得成功,在烹饪中学会技术,学生的种种劳动体验都能得到肯定,他感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这将引导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劳动,逐步实现劳动素养的提升。

3.多元参与,树立劳动观念

劳动教育的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潜能,鼓励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从而不断养成与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劳动素养,主动为将来的劳动做好准备。

五、成果显著思索前行

(一)摸索中收获

1、学生——养成习惯

走出课堂,学生们在“争做劳动小能手”系列劳动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他们查阅大量资料,合作组建小队,制定劳动安排,积极参与到实地访问中去,及时进行交流反馈。学生们的表现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得到了惊人的提高;变得更加自信、勇敢、热情。在这一系列的勞动中,学生们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种植生菜、烹饪菜肴……他们内心已经深深地埋上了爱劳动的种子。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劳动过程中,自然有许多体验和感悟,其分享过程本身便具有激励,反馈,导向等评价功能。

韩语嫣:今天我第一次把亲手做的蛋糕送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吃,看着他们吃得那样开心,我好激动。我以后还要经常去敬老院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韩睿格:在妈妈的指导下,干锅、热油、下菜、翻炒、放佐料、起锅。果然是说说容易做做难,一整个过程下来我热得满头大汗,但自己烧的菜吃起来特别香哦!

盛槿奕:通过种植劳动,保护坏境的意识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也让我认识到了更多的绿色植物在生活中的用途。

2、家长——满心支持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家长对“争做劳动小能手”劳动的满心支持。也正有了家长的全力协助,使我们的劳动能安全有序地进行。

韩睿格妈妈说:“以前的寒暑假,孩子总是花大把的时间在看电视上。这个暑假,孩子变得非常地积极主动,每个周末都要求我们带他去各个生态景点逛逛,人也变得更有精神了。望以后这样的劳动能多一点。”

盛槿奕妈妈说:“种植前期,孩子和我一起查阅了关于如何种植的资料,种子需要催培,等长出芽儿了再种到土里,但是买种子当天,卖种子的老爷爷说不用催培,所以买回家后直接把种子种到了土里,结果种子长得很慢,差不多快一个月了,才长出这么些芽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观察、等待,每天一早都会去观察种子,给它们浇水,从芽儿刚冒出到破土而出,孩子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大自然是活教材,通过小朋友亲历种植劳动,了解了种子的生长过程,懂得了成长的不易。

3、社会——良好反响

首先,来自一大波亲朋好友圈的鼓励点赞。

其次,学校微信平台和萧山教育网络的推广影响。

旋风小队开展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旋风小队争当劳动小能手活动》,劳动的内容经学校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并发表在萧山教育网上,引起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二)思索中前行

由于“争做劳动小能手”社会实践劳动的劳动面比较大,同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间安排、交通安全、场地条件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家庭和社会上的各项资源。唯有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我们才能通过劳动教育,将学生的学习与其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打通,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创新力,让劳动素养的种子在共同浇灌下生根发芽,真正为学生打下优秀的精神底子、学习底子和生活底子。

参考文献:

【1】贺建黄胜.“学农”课程:逻辑构想与实践理路[J].中小学德育.2020.4.页码43-47.

【2】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第1版页码187-191.

张旭华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渔浦小学

猜你喜欢

能手生菜劳动
澳大利亚“生菜危机” 肯德基扛不住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生菜
热爱劳动
生菜?你爱吃圆的还是散叶儿的?
生菜有道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动物都是搞笑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