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景物美物我两合一

2020-09-10丁永树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荷锄田园诗孟浩然

丁永树

山水田园诗是以山水景物、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可分为山水诗和田园诗,二者内容常有交集。这类诗歌以钟情自然山水、热爱田园农家、向往隐逸自由、领悟禅意哲理等为主旨,诗中意象丰富,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 、荒村古寺、农家园舍等皆可入诗。

一、纵情山水,寻觅知音,纾解忧困

山水含情,可以成为人的知音。在山水诗中,天空、山岳、河流、动物、植物等都可以成为观照对象。请看——

登池上楼(节选)

[南朝]谢灵运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谢灵运虽出身名门、天资聪颖,但是他心高气傲,甚至“目无政纲”,导致他不容于世。由于对现实不满,他纵情山水,以此排解烦闷。诗中的“池塘”“春草”“园柳”“鸣禽”等意象,写出了冬去春来生机勃勃的自然之景,但这些景象不仅不能让他振奋,反而让他倍感离群索居,借此诗表达了愤懑之情,表明了保持节操之心。此外,树林、鸟禽、云霞等意象也经常出现在他的诗中,如“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七里濑》),“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现实中的失意,只能在山水间排遣。

二、厌恶官场,归隐田园,返璞归真

同样出身名门,陶渊明也曾有兼济天下赓续前人功业的宏图大志,加之养家糊口的现实需要,他曾流连于官场,先后五次出仕,最终认清了官场的污浊与险恶,毅然决然地回归田园,躬耕垄亩。鸡犬声取代了丝竹音,荷锄取代了案牍,广袤的田园接纳了这颗与现实格格不入、愤世嫉俗的心。请看——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作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写了《归园田居》《饮酒》《杂诗》等众多组诗,他的诗中常见农作物、农家园舍、鸡犬牛羊等农村事物。“草盛”“苗稀”本不合农事要求,但作者却乐此不疲,知难而进,不辍锄刈,只因摆脱了官场羁绊。再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等诗句中,“榆柳”“桃李”“桑麻”等随处可见的农家景物,在作者眼里都别有意趣,无不表现了回归田园的轻松惬意之情。

三、与世无争,急流勇退,寻得恬静

在古代,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做官与归隐两不误,既有俸禄作为物质保障,又有山水作为精神憩园。一般人做不到两者兼得,但王维做到了。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后因时局变化无常急流勇退,过着半仕半隐的生活。他在蓝田的山谷间建造了辋川别业并长居于此。他的诗,即事明理,即景抒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其特色。请看——

渭川田家

[唐]王 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虽然没有像陶渊明那样亲历耕作,但因生活在乡间,他的很多诗作兼具山水、田园内容。《渭川田家》写田园生活,“斜阳”“穷巷”暗示着人生暮年与归宿;“野老”“田夫”的冲淡闲适,雉鸣麦间、蚕食桑叶,都在昭示着作者的归隐之意。此外,像“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青溪》)中的“乱石”“深松”“清川”以及“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中的“深林”“明月”等意象,写出了作者历尽沧桑后从自然中获取的恬淡、平静的心态。

四、以退为进,初心不改,寻求功名

唐代人才济济,科考竞争激烈。于是,科考之外,便有了边塞从军立战功、“终南捷径”做隐士等入仕方式。边塞诗、山水田园诗也因此得以盛行。请看——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身逢开元盛世,孟浩然却“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为获关注,孟浩然曾隐居鹿门山。他的诗中有四溢的“荷香”,有发出清脆声响的“竹露”。然而,在宁静温馨的氛围中,藏着一颗不甘平庸、不满现状的心,他时常感慨“无知音”。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中写道:“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他登上岘山,看到因水少而清浅的鱼梁洲,想到深不可测的云梦泽,看到羊公碑,想到自己一事无成,不禁潸然泪下。“浅水”“深泽”“碑石”等意象,無不寄托着孟浩然建功立业的情思。

五、吟咏自然,升华哲理,练就禅心

大自然深藏玄机,给人启迪。谈玄论道者,常常把山水作为参照物,悟出哲理,帮助人生矫正航向。请看——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宁静的“古寺”“高林”、幽深的“曲径”、花木茂盛的“禅房”、自由愉悦的鸟儿、深邃的潭水,让作者顿有所悟,抛却所有的杂念,浮躁的心也平静了下来。 悠扬的钟磬声传来,让人更觉超凡脱俗。

山水有灵,田园有魂。愿同学们在前人留下的山水田园诗中找到美好。

猜你喜欢

荷锄田园诗孟浩然
春日乡间即景
田园诗
植树节(1)
清明种树
春晓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一首凄婉的田园牧歌
春晓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