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管理工作中如何促进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融合

2020-09-10李晓祥

启迪·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制度化人性化学生管理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影响到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把人性化内容和制度化内容整合在一起,在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减负的同时对学生成长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学生管理工作中人性化和制度化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旨在探寻到更好的管理工作方法,有效的促进高职院校管理工作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化;人性化;融合

一、背景

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逐步处于科学化和人性化的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强化的一个关键期。高职院校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不仅明确指出了学生管理发展的总方向,同时在学生管理工作理念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和转变。这种创新和转变表现在人性化和制度化的整合,这也是我国高职教育管理发展的战略方向。要想把人性化和制度化的整合贯穿到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就必须要把人性化关怀渗透到规章制度建立环节中,实现人性化和制度化的和谐统一。

二、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融合路径

(一)人性化内容融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中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相关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已经逐渐成熟,但也存在相关制度要求并未完全做到人性化,侧重于学生应尽的义务,对学生权利相关的内容涉及较少等问题。为了规避上述情况的发生,应把人性化内容适当融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中:第一,制定学生申诉制度。高职院校必须要从学生权益角度出发考虑,制定可行的申诉制度,在处理和审查工作开展中,严格根据规定程序执行。对于与真实情况不符的问题,应畅通申诉渠道,从根本上保障学生权益不被侵害。第二,制定校内仲裁制度。为了避免高职院校教学单位或学生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对学生权益有所侵犯,切实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制定校内仲裁制度势在必行。第三,处理相关违纪的学生后,要继续做好相关跟踪教育工作。

(二)坚持人性化管理原则,为合理执行程序提供保障

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时刻注意程序执行是否合理。在规章制度制定完成之后,在后续的落实过程,要坚持人性化管理原则,为合理执行程序提供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程序执行集中在学生处分方面体现。当学生做出违纪行为之后,应及时查明事情经过和具体参与学生,事无巨细的对学生处理凭据进行收集。在处理决定出来后,第一时间告知与此事相关的学生及其监护人。若是学生不满处理结果或对处理结果存在疑惑,可以在既定期限内发起申诉。高职院校必须允许学生进行申辩和陈述,保障双方之间的沟通是有效的。与此同时,对于学生的不满或疑惑之处,高职院校应有理有据去进行解答,让学生对处理结果心悦诚服。除此之外,对于学生做出的不良行为,高职院校应加以纠正,避免在后续的管理中再次发生类似问题。为了让处分决定更加具有合理性,必须要严格按照取证程序和听证程序执行,教师代表和高职学生代表同时在场,共同就实际情况进行商议,让学生就算受到了处罚,也不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尊严权受到侵犯。

(三)运用激励手段,促进学生管理目标实现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激励手段的运用也极为常见。同时,这一手段也是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结合的集中体现。人在需求上,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外,还包含社交需求、安全需求等精神层面的需求。高职院校学生是处于发展状态下的个体,所以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刺激出来,促进学生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当然,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在多方面运用该激励手段:从高职院校层面看,要让学生管理工作的各项激励活动在开展中有法可依、有理可循,保证高职学生发展是积极向上的。从高职教师层面看,在教育教学中要以高职学生为中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学生进行教育,为高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提供有利条件,使其养成良好个人行为习惯。从高职学生层面看,要把纪律和学习融合下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展现出来。

(四)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助力学生发展

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以人为本”是我国现代高职院校开展教育工作中最基本的教育理念。以这一教育理念为导向,高职院校在角色上应该向服务单位转型,师生关系也不再像以往是“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围绕学生开展一切教学活动。这充分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即服务。所以,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形成服务意识,将心比心的为学生考虑,做好服务育人工作,助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精神

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在大学阶段,一个人的性格会基本定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分辨和自我抉择的关键期。在管理高职院校学生时,必须要重点关注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自主精神进行培养。其中,主要包含在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上,学生的自我理解、自我感受和自我认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对学生自主精神进行培养是势在必行的,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己琢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观念、态度和行事准则,进而对自我进行管理,把思想道德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踐行在实践中,从而获得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瀚阅.论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融合[J].价值工程,2018(37):48-50.

[2]陈海欧.探究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融合[J].黑龙江科学,2019,10(01):106-107.

李晓祥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制度化人性化学生管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