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的专注力

2020-09-10李凡莉

启迪·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答题效率文本

爱因斯坦曾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注。”的确,专注力是教学活动中流动的血液,在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阅读可以训练专注力,专注力也能提高阅读效果,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新高考政策对高中语文阅读的要求是:首先,阅读速度要快——因为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量从原来的7000字要增加到上万字,答题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加快阅读速度;其次,阅读面要求广,内容会涉及文学、哲学、历史、科技等等方面,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多看这些方面的文章,但课余时间也很有限,就需要提高阅读效率,需要高效阅读,其前提就是要专注。

在长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阅读速度慢;阅读就是拿着一本书静静地看,看完了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看完一篇文章不能弄清思路及主題,完全不知道怎么答题……其实这些现象除了理解能力不强以外更多的就是阅读时不够专注。

阅读不专注的原因有很多:确实看不懂文章,比如要求高二学生看《红楼梦》的时候,部分学生看第一回就被“白话”给弄得没兴趣了,再加上人物关系没搞懂就难以静心专注地去看了;对阅读的内容没有兴趣,高一的学生经常在语文老师面前叫苦——论述类文本太“烧脑壳”了,中学生对思辨类文章确实不感兴趣,不能清晰地掌握文章的思路,对所阐述的内容不了解就完全失去兴趣,何谈专注阅读、高效阅读? 所以在我们高中语文课堂上要重视 阅读一定不能忽略学生阅读的专注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在阅读时专注力呢?

首先,要明确阅读的目的。阅读是为了训练阅读能力,是为了感知文学形象,还是为了提高答题效率?不同的目标在阅读时的方法不同,有泛读、精读、速读等等。有了明确的目的,我们阅读的关注点就很明确了,学生就可以专注地通过阅读寻找他要得信息,阅读效率就自然提高了。比如在让学生阅读《老人与海》时,如果给学生抛出几个问题,老人与“攻击者”搏斗了几次?每次与他搏斗的对手是谁?工具是什么?结果如何?阅读时完成了这些问题自然小说的情节就理清楚了,多次的对抗体现桑地亚哥的什么精神?也就明白了小说的主题。学生在目标问题的引导下就更专注、效率更高。

其次,阅读时要有有效的辅助方法。很多学生在课堂阅读时阅读得很随意,自己都不知道在看啥,完全无效。在阅读时我们可以采用勾、圈、点、画的方法。在阅读时用笔勾一下主旨句、优美的词语、情感流露的句子等,这样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阅读的文本上,不至于走神,专注力到位了自然阅读效率就提高了。比如阅读《祝福》时,学生把对祥林嫂的眼睛的描写句子勾出来,读完了就会发现眼睛的变化对人物的刻画很重要,自己在写作文时自然也会注意对人物眼睛的刻画了,高效的阅读也提高了写作的水平。

其实养成质疑的习惯是专注的前提,要随时思考,自己学会质疑,自然地专注力就提高了。在读一篇文章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突出某一个环节与主题的关系?养成质疑的习惯很重要。比如:在看《林黛玉进贾府》时,有学生就会问为什么林黛玉在自己外婆家还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有了这个疑问我们就会更关注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封建思想的影响,阅读就更有深度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就把握得更好了。

阅读专注力的培养除了主观的条件以外还有一些客观的问题,比如:阅读环境需要安静,阅读文本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关系等等。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发现阅读时很多学生专注力不够以外,其他很多方面都缺乏专注力:思考时的专注力,动笔答题时的专注力,静心听课时的专注力。这往往容易出现课堂中的“假学”现象。专注力是学习过程中的灵魂,必须引起师生的重视。从小对专注力的培养,阅读习惯的长抓不懈,都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细心并且有耐心地去指导培养。

阅读在语文高考和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达到高效阅读就必须重视专注力,如果阅读是运动,专注力就是人体的血液,让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让血液的循环为身体输送各种所需的养料,二者的相互促进定会使身体更加“强壮”!

四川省什邡市七一中学 李凡莉

猜你喜欢

答题效率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