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程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2020-09-10陈玲

启迪·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传统文化小学

摘要:现阶段,小学英语教育已逐渐普及,但大部分的英语教材内容主要以西方文化为主,缺失了我国传统文化,想要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时就需合理融入传统文化,促使学生们在学习历史中接受语言,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英语课程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程;传统文化;缺失及对策

针对小学生来说,其心理及心智还未发育完善,此时展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近年来,在我国软实力持续增强的背景下,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对此小学英语教学就不可忽视传统文化的融入,确保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小学英语课程中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缺失

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时,教材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工具,但教材中的内容往往以西方文化为主,缺少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就影响了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有效融合,不利于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未重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目前,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受习惯性的影响,很多教师往往都是传达关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知识,未重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且也没有认识到小学英语西方文化及传统文化结合的优势,影响了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概念的了解及掌握,文化传承难以实现。

(3)教学活动中传统文化元素缺乏

针对传统文化而言,传统游戏是其主要构成部分,深受儿童喜爱,在教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游戏的展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实践经验。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由于传统文化渗透意识不强,故在改变游戏时并未有效融合传统文化,此项元素的缺失会对小学生的思想及观念的树立造成一定的影响[1]。

2、学英语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对策

(1)融入学习词汇中

一般而言,小學英语学习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以为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提供帮助,但考虑到小学生的依从性较差,喜欢玩,往往会因英语教学枯燥而不愿意学习,且如若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在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也会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讲解有意思的传统典故,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改善学生的英语成绩。例如,在学习“apple”这词时,在讲解基本意思后,就可引入一些神笔马良等一些经典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解,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关于苹果的一些故事,且还能促使其更加深入的感受到语言词汇的形象感,如传统婚礼礼服喜红色,古代皇帝龙袍是黄色等,通过在词汇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2]。

(2)教材中适当的添加传统文化内容

通常情况下,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大多都是以教材中的内容教授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授,而究其原因与小学英语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缺失有关,在无相关资料可教的情况下,教师往往不会产生这方面的想法及意识,故完善小学英语教材传统文化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大纲的提供,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展开小学英语教学。例如,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中的“Talking”部分可予以适当的修改,教师可利用图片,确保图片上包含本单元的形象文字等,合理的组成个元素,形成一幅小图画,从而教师就可让学生学习图片中的各种文字,指导学生以图片内容为前提自由发挥编写英语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大家听,此方法在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单词的巩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且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3)融入情境教学中

针对小学英语而言,其主要是一门语言的学习,强调多说多讲,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展开小情景剧的方式,来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可以古代典故为例,让学生们复制表演出来,有利于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整合,通过英语知识与中国文化的有效结合,可促使学生英语学习的更加透彻。同时,考虑到小学英语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对此教师就可利用随处可见的情景,来达到增强学生知识储备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西方圣诞节时,此过程中教师可讲解我国春节,包括春节习俗等,促使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掌握我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4)重视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教师要积极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进一步丰富课程活动,并在基于学生特点等情况的前提下设置合理的活动内容。例如,对于1至3年级的学生,可组织学生做一些简单的传统食物,并讲解典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对于4至6年级的学生,考虑到其接受能力相对较强,就可让学生学生中国传统就餐礼节,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此外,还可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创作英文画册,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出来,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3]。

3、结语

综上,在教学中素质教育是重要教育理念,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要能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需重视对西方语言及文化的阐释,可合理的将西方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予以比较,且教师也可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及符号,如“嫦娥奔月”等让学生提高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西方与传统文化形成相结合状态,达到两者兼而有之的目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参考文献

[1]庞静.小学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J].教书育人,2017,02(8):76.

[2]朱亚.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合点的挖掘方法[J].教书育人,2017,04(6):80.

[3]黄梦娟.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教师,2018,11(31):87-88.

陈玲 成都市锦里小学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传统文化小学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