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2020-09-10陈少刚
陈少刚
摘要:伴随素质教育的普及,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课作为高中的基础学科,不仅需要传授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德育工作成为每一位信息技术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就如何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体系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道德教育;网络
前言
“百年树人”的理念诠释了教育的本质,即塑造品德、健全人格。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融入德育内容,既符合教育目标,也契合时代发展需要。然而现阶段信息技术课中德育的渗透并不理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不小的影响。因此,本文就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网络道德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通过本人调查发现,网络在给高中生带去便利的同时也对学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网络信息污染。网络信息繁多,信息涉及面比较广,在学术、经济、娱乐等信息中间还掺杂者黄色暴力信息。由于高中生自控能力差,极易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内心不健康。此外,网络上还有很多政治信息,由于学生正值观念塑造期,辨别能力不足,从而对其成长造成不小的影响。
第二,社交能力不足。长期沉浸在网络世界,高中生的社交能力会受到影响,以至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喜欢跟人打交道,更有甚者变得孤僻。追根溯源,网络是虚拟的,与现实差距很大,在网络中不会受到世俗所影响,可以释放天性,解放自我。正是由于网络的这一特性,让学生逐渐变得冷漠,与家长、朋友产生距离感。
第三,影响身心健康。高中生应用网络大多是聊天或打游戏。由于高中生自控能力偏弱,極易患上网瘾,导致学生耽误学业,缺乏锻炼。长此以往,学生的身心健康必然会受到侵害。
二、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策略
(一)巧设辩题,培养道德观念
高中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可塑性较高,教师采取设计辩题的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通过讨论提高辨别是否能力。题目的设立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在讲解计算机网络知识时,可以给学生设置“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是好是坏?”,由此开展辩论。在开展辩论之前,教师将学生分为正方与反方两大阵营,针对辩题开展辩论,要求辩论要有理有据。当前,并非设置辩题后就立刻开展辩论,而是给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搜集证据。经过激烈的辩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网络的认知,还培养了学生资料整合能力、叙述能力。
(二)利用讨论,引导文明上网
主题教学是最近较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方法,不仅烘托了教学气氛,还能凸显教师的专业性。运用这种方法开展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升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升德育效果,可谓一举两得。比如教师在讲解Excel软件的使用方法时就可以设立教育主题。主题定为网络暴力,让学生运用Execel软件将我国网民规模、我国网民年龄分布情况、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等内容制作成图表。在学生制作时,学生对于我国网民的具体情况有了一个准确的了解,同时,也找出网络暴力的成因。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学生会注意自身言行,尽可能避免网络暴力的出现。
此外,教师可以开设论坛,给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场所。起初,教师需要利用主题来引导学生讨论,诸如探讨网络不文明现象。学生拿到论题后,会精心准备素材,用心编写内容。既然是自由发言,肯定会有一些不同声音。教师应鼓励学生间思维碰撞,让学生在讨论中补充知识,从而规范自身行为。教师在其中只是扮演引导角色,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角。
(三)结合学情,强化师生交流
教育的本质是服务,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开展教育。
第一,掌握学生情况。要想品德教育更具针对性,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让自己心中有数。了解手段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上网情况、学生网络聊天情况、学生打游戏情况、学生是否有网站、邮箱等等。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应用网络情况,以此作为品德教育开展的重要依据。
第二,增强沟通交流。为了消除师生间的代沟,需要教师放下架子,融入到学生群体,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良好关系的建立可以加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寻找到学生心中的困惑,以此为突破点开展德育,效果会更加显著。另外,教师需要将个人邮箱告知学生,以此作为答疑解惑的平台。由于邮箱具有匿名功能,可以让学生隐藏个人信息,这样可有效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少一分顾忌、多一分坦诚。此外,教师是以成人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而非站在学生角度。这样思考结果就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产生出入,从而降低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因此,需要教师在交流中学会换位思考。
(四)情感升华,提升德育效果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想品德教育开展顺利,需要教师具备三心,即耐心、细心、恒心。教师要注重细节,将生活气息融入德育内容,从而让德育工作更加生活化。生活化的内容会消除学生的抗拒心理,从而助其健康发展。比如教师在讲述信息特征时,可以将一些网络热点话题搬入教学。当然,需要教师收集有关话题的所有观点,以此作为提升学生辨别力的依据。准备工作做好后,教师既可在网课中开展教育,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在学生判断、思考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杜绝盲从情况发生。再比如教师在讲解计算机编程时,将话题引导芯片,展示英特尔芯片,同时将我国芯片研制状况告知学生,让学生认清我国与国外在芯片研制方面得的差距,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总结
以前品德教育的弊端日渐凸显,如果仍然沿用一锅烩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解决每一位学生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准确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规律与发展特点,创新教育手段,推动品德教育有序开展,为学生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谢莉锋.德育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0(02):39-40.
[2]石霞.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学周刊,2019(09):69.
[3]韩静.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方法谈[J].亚太教育,2016(0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