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问题导学教案设计《22.1二次函数》

2020-09-10吴小明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5期
关键词:正比例表达式抛物线

吴小明

一、教材分析

二次函数是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以后,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是函数知识螺旋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二次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的数学模型。二次函数也是某些单变量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如本章所提及的求最大利润、最大面积等实际问题。二次函数曲线——抛物线,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曲线之一,喷泉的水流、标枪的投掷等都形成抛物线路径,同时抛物线形状在建筑上也有着广泛的應用,如抛物线型拱桥、抛物线型隧道等。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样,二次函数也是一种非常基本的初等函数,对二次函数的研究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体会函数的思想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比较注重直观和实用,需要经历对知识拓展、归纳、更新的过程。在教学上要注重引入二次函数概念的现实背景,让学生感受其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与原有的知识“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联系、比较,对二次函数的定义进行辨析,加深认识。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3.通过设置问题、类比、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合作、交流,从而获得新知。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

难点:重视二次函数解析式中这一隐含条件

五、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函数?

2.什么是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时,变为y=kx时,叫做正比例函数.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小问题活跃课堂气氛.

【新课引入】

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2.用字母y表示面积,x表示边长,式子表示为y=x2.

2.看到P28页的正方体,棱长记为x,表面积y=    .

问:函数y=6x2是一次函数吗?

这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二次函数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出课题《二次函数》

【自主学习】

我们再来看书本的两个实际问题.

1.n个球队参加比赛,每两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比赛的场次数m与球队数n有什么关系?

2.某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是20t,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都比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产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确定,y与x之间的关系应怎样表示?

同学自主独立完成,师生一起公布答案。

观察我们写出的三个函数解析式,分别说出哪些是常数、自变量和函数,并完成下表: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完成是因为:两个应用题都是公式型的应用题,学生能够使用公式得出函数表达式。

主问题一

1.思考:以上这三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2.y=2x,y=-2x+1是什么函数?与以上的三个函数有什么异同?请大家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和大家分享讨论结果。

学生回答:①一次函数的x的次数是1次,而我们新得出的三个函数x的次数可达到2次。

②一次函数由一次项和常数项组成,而新的函数都有二次项,y=6x2只有一个二次项,有二次项和一次项有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

设计意图:生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成果,使得大家思考更加充分,更多同学得到表现和能呈现更多的其他角度的思考。

我们y=6x2,    ,        这类函数我们给它们一个名称,叫做二次函数。

我们再次回顾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时,变为y=kx时,叫做正比例函数.

主问题二:1我们能像一次函数一样写出二次函数的形式吗?

教师引导,举手回答。学生的答案:

2你能待一些a,b,c的数值进去写出一些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举例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a、b、c这些字母是常数,不是变量,是变量的系数。

接着,教师给出二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b,c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主问题三:1        满足什么条件时,会变成(1)(2)(3)的形式?学生思考后,分别回答当b=0;c=0;b=0且c=0时的二次函数的另外三个形式。

2说一说问题二中所写出的二次函数的a,b,c的值。

设计意图:充分认识系数a、b、c变化和转化,对函数的影响,体现二次函数的丰富性和特殊性。

【应用探索一】

下面这组练习让学生合作学习,4人小组没人回答一个问题。

对于二次函数表达式

等号左边是变量y,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________.

2.a,b,c为常数,且_________,为什么?b、c等于0是什么形式?二次函数的特殊形式:当b=0时,y=_________;当c=0时,y=_________;当b=0,c=0时,y=__________。

3.等式的右边最高次数为_______,可以没有一次项和常数项,但不能没有项,为什么?

4.没有特殊要求的话,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师生一起小结,再次认识二次函数的定义:

设计意图:这里题目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升华对概念理性认识。

六、自我评价、小结

通过实际建模和对比比较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让学生认识二次函数出现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丰富了学生的函数知识,体会到事物之间的这种“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拓展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正比例表达式抛物线
巧求抛物线解析式
赏析抛物线中的定比分点问题
一个混合核Hilbert型积分不等式及其算子范数表达式
表达式转换及求值探析
浅析C语言运算符及表达式的教学误区
抛物线变换出来的精彩
玩转抛物线
人教版正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设计与点评
正比例的意义
议C语言中循环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