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0-09-10李大龙

新教育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有效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李大龙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保障。初中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如何科学、合理地优化各种教学资源,进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下教学目标繁杂、教学内容繁多、教学环节繁杂、媒体介入过多、教学方法花哨已经成为大家征讨的主要对象,从上到下都齐呼“简约”,确实一节课40分钟,样样都要顾及,负担确实太重。“语文最本质的属性是工具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着这样的理念,立足语文的原点,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做减法,抓住语文的精髓和关键,努力务语文之本。那么如何进行简约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有效的备课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精彩的课堂离不开事先的精心准备。如何上好每一节语文课,需要语文教师解读教材,查阅资料,形成教案。要写好教案,首先要能够找到本课程目前最好的教学资源。这包括课程标准、名师的优质教案、课堂实录、课件等,如果你找到了本课程最好的教学资源,那么自己的备课才能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其次,要舍得花足时间写出详细的、完整的教案,包括本课堂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课堂讲稿、阅读清单、考试试题、教后反思等。通过仔细研读课程标准、研读教材,能大致明确本课程的结构体系、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掌握本课题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选择好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准备得越细致,教学时就越游刃有余。新课程呼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人”,不仅钻研教材,还要备学生这一块,必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估计学生可能在哪些问题上出现困惑,思考怎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思考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有效的关注文本

现在的语文课中有不少游离于文本之外的环节存在,教师用一些表面活跃的形式掩盖了教学的真相,让一些眼花缭乱的“非语文现象”填充了课堂,延伸、发展的过度发挥,让学生如坠云雾中。如某教师第一次试教《珍珠鸟》时安排了想象鸟儿会怎样应和,学生当时说得很热闹,但是对文本的理解却没有多少帮助。第二次试教就这一环节做了调整:紧扣“倾诉”“呼唤”来体会其中的牵挂与深情,引导学生读出这种感情,接着关注情感表达的方式——拟人写法,进而领悟其中的爱鸟之情。如此设计教学,将语文的浓香尽情释放,还语文的原汁原味。我们在语文课中应该关注文本,关注文字、情感、表达方式,这样才能上出真正的语文课。

三、有效的导入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好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第一印象,对后续学习至关重要。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设计出有效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对文本的学习。即找准学习的切入点,给予铺垫、相机诱导。迅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真实体验,激发后续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四、有效的閱读

《语文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笔者认为第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时下,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没理解,课文还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如此,既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低。因为此时学生对课文整体还没形成印象,对课文的重点部分也不熟悉,就此拿出一词、一句进行重锤敲击,因火候未到必然造成学生体会不深、理解肤浅,泛泛而谈,不得要领。因此,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前提是在阅读过程开始之前,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明确地告诉学生读什么,为什么读,怎样读。这一环节的一个重要的必备条件就是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以便于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另外,一节语文课应该有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

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读懂一篇文章。怎样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怎样把握文章的结构,怎样理清层次,怎样读出文章的感情等等,这些基本的阅读方法,虽不必节节课面面俱到,但我们必须有所渗透。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我们教师才能从耗时、低效的阅读教学中走出来。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即:用心灵阅读、用真情诉说、用头脑思考。教师必须关注不同文本、不同体裁的文章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长此训练才能扎扎实实提升学生自我阅读的能力。

五、有效的提问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是通过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启发学生自省,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而现实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多半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教师在提问时,往往就是把课前备课时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向学生发问,出现“一问到底”的现象。学生看似在回答教师的问题,可实质上还是教师在讲授,学生只是在揣摩教师的意思,此时迫切需要教师有效的提问,比如问一些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创造思维得以形成和发展,进而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课堂有效性。

六、教师有效的自我超越、创新

冷静地观望我们的不少公开课、展示课,有一种强烈的模式化倾向。大多都是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交流讨论,指导朗读。“木难成林”,僵化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走进了死胡同。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有一种自我超越和创新的意识,敢于打破这种模式,跳出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从不同的教学方法入手,自主学习、情景教学、探究学习等方式都可以运用,文眼、题眼、表达方式都可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大胆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百花齐放。

七、有效的分层教学

根据课堂有效性研究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刀切,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教学模式是粗放、低效、不利于课堂效率提高的,每一位学生都有着其个体差异,我们开展的教学过程应关注到这一点。所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既不能定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太低,这样大多数中、优等生会“吃不饱”;也不能定太高,否则,大多数中、差等生就会“消化不了”。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不是几句话能够涵盖的。只要我们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教学有艺术,相信我们一定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独立意识,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基点[J]. 崔林歆.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22)

[2]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 高凤梅.  新课程(中). 2015(10)

[3]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J]. 邵秋香.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4(08)

猜你喜欢

有效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