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体育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020-09-10樊勇

环球市场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体育大学生

摘要: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迫切需要。体育活动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通过大学体育教学渗透人文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体育不但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发展精神、培养良好社会行为,是激发爱国热情和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体育活动中蕴含的人文因素如果能够得到充分挖掘,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作用不会弱于其他学科,甚至会比其他学科更为突出,效果可能会更好。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育

一、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价值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作为体育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是全面、系统化的体育文化教育,是课卜与课下、人文与科学、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全面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着许多优势。第一,大学体育人文教育能够兼顾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教育的两翼,不可偏废,否则就会出现偏差。大学体育教育亦是如此。如果总是偏重于学科教育,把大学体育仅当成一门体育技术课程或身体机能运动,就会导致体育教育目标的固化,不利于利用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教育是体育教育中应有的育人成分,也是体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融入了人文教育的体育教育能更好地实现其育人的本质功能,真正成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大学教育。第二,大学体育人文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强身健体是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基本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对体育活动又衍生出了休闲、娱乐、社交等需求。因此,依赖单一的体育课程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大学体育人文教育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组建体育俱乐部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这样,体育俱乐部、体育竞赛、体育专题知识讲座等不再是单一的体育活动,而是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的综合活动,既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又自然而然地渗透了人文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第三,大学体育人文教育可以改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误区。刻苦训练,强身健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传统体育观念中,体育似乎与人文素养培养无关。但是,由于大学体育人文教育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有形的、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形式学习体育知识、训练体育技能和增强体质,同样还可以通过高雅的体育文化氛围、优秀的文化传统,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审美情趣,促进社会化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这种充满了人文教育色彩的体育活动产生兴趣,积极投入训练。

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

(一)创新大学体育教学方法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创新体育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学习、互相纠错等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促使学生勤思考、多锻炼。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合作性,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促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引入中华传统体育项目

《周礼》中的“六艺”是指周朝贵族教育的六个学科,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是指军事射箭技术,“御”是指驾驭马车战车,这两个项目与现代体育密切相关。传统体育项目在文化继承、精神育人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射艺现称射箭,我国不少高校均开设有该课程。此外,部分高校还开设了如武术、舞龙舞狮、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射艺不仅是体育课程,还包含传统礼仪、谦和心态、专注精神等内容;舞龙也包含了团队凝聚力、合作精神的培养。这些都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关,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是文化传承,也是一种教育创新,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上海体育学院的武术课程在抱拳礼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抱拳礼是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学生必习的基本礼仪,学生见导师必行抱拳礼,彰显了未习武先习德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了尊师重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加强学生体育人文精神培育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全心全意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协同推进体育与德育,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注意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全面考查学情,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开展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从体育教学和体育项目开发方面下功夫,还要在加大体育保障设施如体育场馆的建设力度方面出力。体育活动,尤其是常规的体育教学都需要性能良好且安全的运动场馆和运动设施,教师可采取措施推动学校等建设主体在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建设中融入人文精神,以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在确保学生安全开展体育活动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浓厚的体育人文气息。当前,各高校都开发了带有自身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学校应建设一些蕴含学校体育特色的运动场馆,构建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让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体会体育的人文精神内涵。

三、结语

综上,鉴于大学体育人文教育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准确定位大学体育理念,明确“科学与人文融合,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使命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挖掘体育活动中的人文素养因素,发挥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优势,与其他学科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唐磊.谈大学体育的人文价值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才智,2019(24):90.

[2]孫金晖.论大学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5):182+184.

[3]魏玉存.大学体育的人文价值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世纪桥,2018(08):91-92.

作者简介:樊勇(1963-),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大学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改方向。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体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贯通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