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音乐文化中校内外音乐教育的差异
2020-09-10邓小龙王静史静郭喆刘小杰
邓小龙 王静 史静 郭喆 刘小杰
摘要:在一个地区的艺术文化教育中,校外音乐教育作为校内音乐教育的补充,为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了许多有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其功能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地区文化强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校内音乐教育在培養目的和教学方式上与校外音乐教育有着较大的联系与差别。从理论层次进行新的尝试利弊分析,校外音乐教育发展有着主、客观多方面原因,对校内音乐教育也形成了有力的冲击。
关键词:地区文化;音乐教育;比较研究
一、校内音乐教育与校外音乐教育概况
(一)校内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一词在日本一般是指学校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又分为专门教育和普通教育,前者的主要目的是学习音乐的专门技巧和研究理论,分为培养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以及把音乐作为学问进行研究。与此相对应的后者,是以通过学习音乐提高一般素养,陶冶情操为主要目的。校内音乐教育是作为广义音乐教育基础部分,其有特定的界定与涵义。它主要表现为:一种比任何形式音乐教育都更能体现音乐的本质。
虽然我国的封建传统教育事业己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我国学校教育却是近代新兴起来的,距今约有一百多年。校内音乐教育是学校对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心理及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起到很重要的辅助作用。然而,我们需要创造和谐社会,塑造高尚品行,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就可以从校内教育中的音乐开始,利用校内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随着学校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特别是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近来几年校内音乐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先建立起了音乐教育的管理、咨询、教研机构,改变了过去一直没有人管理机构和没有专业人员管理音乐教育的状态;制定了一系列指导音乐教学工作的法规和文件,改变了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涣散局面;音乐课程开课率稳步上升,初步改变了音乐教育长期存在的大面积空白状况,引进了许多种国外著名音乐教学法,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音乐活动,有效地推动了整个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另外,音乐教材的建设、教学器材的配备以及音乐教育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成果。
(二)校外音乐教育
校外音乐教育是相对校内音乐教育而言的、即公立、私立的中小学、大学音乐之外的音乐教育,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受益人十分广泛,在学员的阶层、年龄、程度等方面没有任何限制,主要指公立、私立的中小学、大学等学校运营的,专门针对音乐进行教育培训的盈利和非盈利机构,指校外以盈利为目的的诸多琴行、音乐培训中心等。非盈利的少年宫、活动中心等。这些机构教学的内容多为大众接受的乐器演奏、声乐以及新出现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和视唱练耳等等,拿它来与校内音乐教育比较。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竞争越发激烈,很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成绩优异并可以掌握多方面的技能,因此不断的给孩子寻找优秀的补习学校,让孩子上更好的培训班。也正是因为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理使得校外音乐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兴起。市场的巨大需求也导致近年来各种繁多的校外音乐培训机构发展迅速。
二、校内音乐教育与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比较
(一)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
从教育目标上来说,校内音乐教育的发展虽然遇到了很多波折,但如今走上了正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校内音乐教育的发展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就可以受到音乐艺术的教育,虽说大多数青少年不会成为音乐家或者将来专门从事音乐的职业,但音乐艺术已经走进他们每个心里,对他们的以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校内音乐教育培养目标是以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具有育人作用,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校内音乐教育是让人的综合素质能够得以提高,通过音乐的学习,使人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和人格得到完善,它并不同于专业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是以提高人的音乐技巧和技能作为培养目标和任务。
校外音乐教育并不是主要把音乐技能技巧的学习作为主要的目标和成功标准,它也着重于人的全面素质提高,意在通过音乐的学习来感化学习者的内心,强调对人的整体塑造。通过实践音乐,培养和增进人的感知能力,使得音乐能够更好的、更多的对于人的素质提高发挥作用。校外音乐教育属于社会音乐教育,它是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每个人都有权享受音乐,每个人都能够学习音乐——这就是校外音乐教育即社会音乐教育的宗旨。
(二)诚信和管理问题
校外音乐教育培训机构的产生,满足了家长们对孩子们的培养愿望,大多数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就是为了陶冶孩子的情操,增加修养,让孩子以后有一个表达自己并能够抒发情感的手段。但有一部分家长因为升学和考级压力,在孩子音乐学习中,出现急功近利,他们把音乐的学习当成一种纯技能训练,使孩子逐渐失去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违背了校外音乐教育与校内音乐教育的最初目的。
相比校内音乐教育而言,校外音乐教育机构由于缺乏对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监管,广告宜传往往夸大其词,与实际情况不符。在各个校外音乐教育辅导机构里,除了应付升学考试的学生,还聚集了一批厌学、逃学、离异家庭的学生,因管理松懈,影响教学环境。
三、对校内、校外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
目前在我国教育领域,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冲击,少年宫或者琴行这种培训机构长期受到冷落,没有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日益增大,当前广泛提倡素质教育,促进了校外音乐教育形式的改革。在校外音乐教育中,应当尽快转变教育理念,实行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素质教育的呼声已经存在很久,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巨大改革,而校外音乐教育的改革更加重要,少年宫、琴行等培训机构,应该在少年儿童的业余时间内发挥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同时也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冲击,也失去了本来的教育职能。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多种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在校内音乐教育中不仅存在,还面临许多体系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些问题。其主要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美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问题,以及美育与其他方面特别是与德育的关系问题一直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就必然使得人们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具体表现为:其只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价值,注重非审美的体验,从而忽略了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不仅看轻了音乐教育的开发潜能、培养人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多方面的独特作用;业习惯于把其他课程的教育目标简单地移植为音乐课程,忽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虽然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但是其忽视了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另一方面,不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音乐审美教育特点,在教学内容、要求及教育形式等方面,都倾向于较为严重的专业化,这是目前我国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总体上讲,音乐教学大纲及编写多种版本的音乐教材,无论在内容、体例上,还是在要求上,都受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相关影响,特别是中小学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也超出了很多学生在音乐方面发展的需要,而在体例安排上,各类音乐知识往往成条块分割状态,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乐。同时,教材编排过分强调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及时序安排,封闭单一,死板不活泼,没有给教师和学生留下创造的空间,与音乐学科本身的创造性格严重相悖。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主动参与;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轻对音乐的表现与鉴赏;重教学的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这样具有专业化倾向的音乐教学模式,不利于实现普通音乐课程的自身價值与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力元.社会音乐教育与改革开放同行——中国社会音乐教育30年[J].人民音乐,2009(09)·
[2]魏豪扬.音乐院校参与社会音乐培训的市场机会[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S1).
[3]舒泽池.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音乐教育[J].人民音乐,2000(12).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邢台地区文化强市的构建研究》,项目文号:HB15SH004o
作者简介:邓小龙(1978-),男,汉族,湖南邵阳人,所在院校:邢台学院,职称:副教授,学历:研究生,学位:文学硕士,研究方向:钢琴、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