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2020-09-10张旭
张旭
【摘 要】合作学习理论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教育者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合作学习 阅读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36
本文探讨合作学习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在阅读教学中具有一定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合作教学策略与教学建议。
一、对合作学习理念的认识
心理学认为:合作是一种集体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各成员互相协作,以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合作学习则是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互助式学习,通常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
我们知道,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对于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我国学生来讲,这种说法就显得更加贴切,而交际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因此,外语教学需要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习惯,也是外语教学必须承载的责任。
二、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合作学习的开展更有其特殊意义。
首先,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英语口语的沟通交流作用。小組内的互动可以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能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能促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用于实践交流,从而将书本上的英语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和应用技能。
第二,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必须有自己的积极思考和理性判断,既能倾听别人的声音,感受别人的心情,又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感受,这一点,在初三阶段大量的观点性阅读文章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
第三,合作学习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口语练习环境。英语学习的难点就在于学生难开口,合作学习可营造轻松、真切的英语对话环境,在学生主导的现实环境中,学生们心情放松,畅所欲言而不用担心犯错误。
第四,合作学习可以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合作学习中,学生既要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又要关心同伴的学习进展,在团结协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的责任感、集体感明显加强,并最终成为一个可以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人。
另外,合作学习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的学习者,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实践
(一)合作学习环境的构建
我们知道,有效的合作学习不是自发产生的,它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需要创造一定的条件。学生的语言交流如果是在一个支持和激励的、交际性的、适宜发展的和丰富反馈信息的环境里进行,就能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效果。
1.构建支持和激励的环境。传统的课堂教学点名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以“对”或“错”的反馈,对学生没有支持性。小组合作的环境则对学生更具支持性,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为了完成合作学习他们必须合作。
2.构建交际性的环境。在合作学习小组,学生就正在做的事情进行交流,在真实的场景下讨论真实的事件,达到真实的目的。交际性的语言促进语言知识的获得,它与抽象的谈论话题是不同的。
3.构建具有丰富反馈信息的环境。当学生交谈时,他们之间总能迅速提供反馈并立即纠正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与语言教学是完美的结合。
(二)立足实际,巧妙实施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方法很多,全盘照搬照抄,会让我们陷入被动,只有立足教材实际,立足学生实际,合理选择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1.通过设问开展合作学习。设问是英语阅读教学常见的方法之一,可以是教师针对阅读文章设置若干个指向某一内容并有一定梯度的问题,由各小组视自身实际水平进行选择,然后共同设疑,也可以是小组之间互相设问,此时学生会使出浑身解数去难倒对方,无论何种设问方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2.通过续写故事为载体开展合作学习。续写故事结尾,选择长度适中、新颖有趣的故事。先让学生对所选故事进行限时阅读,然后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要求他们先在小组内根据所读内容给故事续写结尾,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然后每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发言,由全班同学评出最佳结尾。
3.通过话题辩论为载体开展合作学习。争强好胜是初中学生的重要个性特征之一,但缺乏较强的思辨能力又是他们需要不断完善之处,基于此,我常常用辩论的方式去教学一些学生感兴趣、贴近他们学习生活的阅读文章,鼓励他们依靠团队的力量,去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能做到以理服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分成两方,双方唇枪舌剑,同时小组内则集思广益,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活动中操练了学生语言,真是一举多得。
4.借鉴国外流行的Jigsaw Activity开展合作学习。Jigsaw是拼图的意思,主要就是利用信息差(information gap),把每个小组内的学生编号,然后交流自己手上的材料。第一步,每个小组成员阅读不同的材料;第二步,阅读相同材料的成员互相交流所读内容,为他们在小组内的展示活动做准备;第三步,每个同学回到原来的小组轮流交流手上的材料,要求脱稿交流。第四步,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反馈学生交流的情况。
四、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对教师的组织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如果组织不当,结果可能是“一团糟”。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的英语课堂经常是五六十人的大班,很容易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即使是组织能力很强的教师,也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以前,先要考虑教学的任务是什么,该任务是否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来实施。
2.在上课前应使学生清楚,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应当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只有当小组的每一个成员自始至终地明白自己在每一步需要做什么,需要其他成员什么样的帮助和支持以及应给予别人什么样的支持,才能保证合作的成功。
3.在上课前应向学生解释活动的步骤,说明教师将给予的帮助和辅导,检查和评估学生的活动及学习成果的标准。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可先用一个简单的学习任务做范例,让学生预演一遍,搞清楚合作学习的程序。
4.可根据教学任务列出学习指导纲领和活动的要求。在首次使用该教学策略时可协助学生将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小项,将各人需要完成的事项一一分配清楚。当学生熟悉了该策略后,则要求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自行分解学习任务,用分工合作的办法来逐步完成。教师应防止学生因个人冲突影响交际讨论。
5.应准备适当的和公平的评估方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测验的手段和评分的标准必须既能反映小组合作的成就,又能体现小组各成员的贡献。采取相应的奖励方法也是促进小组共同努力的有效措施。
6.应考虑建立各小组合作成果的记录档案,以便今后考查和改进。在总体安排上,事先考虑好各步骤所需要的时间,以备活动后的总结之用。
有效的合作学习经历可以增加学生学业成功的可能。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哲学的理念就是使教育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要使教育同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联系起来。”合作學习的教育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是使学习者为今后的团队工作做好准备,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更有效。
参考资料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45-90.
[2]陈会昌.竞争——社会、心理——文化透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6-169.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75-102.
[4]丁文.任务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