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09-10何小艳
何小艳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建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抑扬顿挫地进行朗读、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及采用创新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朗读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96
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小学语文都是学生们所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小学语文不仅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还是学生们学习其他学科的铺垫学科。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中国文化,因此,教育相关部门越发重视语文学科的教学,并提倡教师们应从小学阶段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而要想学生们能更加有效地学习语文,教师则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我将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引导学生抑扬顿挫地朗读
语文是一门教学范围较为宽广且教学内容丰富的学科,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都应该涉及听、说、读、写这四大方面内容的教学。并且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我们会发现很多小学生都是通过阅读或朗读这一过程进行学习的,因为阅读和朗读是学生们接触语言信息且吸收语言信息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才能将所接触的语言信息转换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朗读都是至关重要的过程,不仅因为这两大过程能让学生们学习到相应的内容,还因为通过阅读和朗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据相关资料显示,朗读这一过程更适合小学生,并且很多小学生都会花很多时间进行朗读。朗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过程,因为学生们所朗读的很多文章中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学生所朗读的内容不同,则其朗读的节奏就会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每一篇文章中所流露出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在学生们朗读的过程中,虽然他们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但很多学生未必能通过朗读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据观察,虽然很多小学生都能按教师的要求完成朗读,但其朗读效果却极其不理想。很多学生都存在朗读节奏错乱且缺乏朗读感情的问题,使学生无法在自己无味的朗读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小学生年龄较小,很多小学生都会以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学习,如若他们不能体会到朗读的乐趣,我相信很多学生都会由此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因为他们会认为语文学习是无比枯燥和乏味的。因此,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们抑扬顿挫地进行朗读。
抑扬顿挫是朗读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一种方法。要想引导学生们抑扬顿挫地进行朗读,教师则应该先给学生们讲解朗读所应注意的事项。其实很多学生朗读缺乏效果就是因为他们在朗读时并没有注意自己的语音和语调,很多学生始终以一个音调进行朗读,这就导致他们的朗读缺乏一定的感情和节奏感。而如果教师能给学生传授抑扬顿挫朗读的方法,我相信很多学生都会改进自己的朗读,并且由此热衷于朗读。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先抑扬顿挫地给学生示读,让学生们能够学习朗读的方法,并感受抑扬顿挫朗读的趣味。当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抑扬顿挫朗读的方法之后,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只有不断地进行朗读,学生们才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其不仅要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还应该使用一些创新的教学辅助设备,如多媒体。很多教师都对多媒体这一媒体设备不陌生,并且他们都习惯于使用多媒体进行上课,使用多媒體进行上课不仅能为教师提供便利,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的学习资源有限,有限的学习资源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而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们拓宽其学习视野。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很多小学生仍然怀着一颗探索未知生活的好奇心,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小学生都比较喜欢问问题,因为教材中的内容并不能解释学生们的疑惑问题。如果教师仅凭课本内容进行教学,我相信很多学生都会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生硬的课本内容并不能吸引学生们学习。比如,在讲《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篇文章时,教师便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很多学生都缺乏和自然环境的接触,这导致很多学生都对自然环境比较陌生和好奇。当教师在课堂上提到相关植物时,可能很多学生都会问一些植物生长的问题,如果教师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给学生解释植物生长的问题,我相信很多学生都会认为这样的解释方式过于抽象且生硬。而如果教师能借助于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植物生长的视频,学生们便能直观地学习,并且有效地解决疑惑的问题。在学生们观看植物生长视频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能体会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采用创新的教学形式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教师还应该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形式,因为创新教学形式不仅能吸引学生们参与学习,还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创新的教学形式指的是富有新意且能革新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形式能让学生们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新奇感,同时还能为教师的教学注入新鲜的元素,让学生们每天都能以新奇的状态来对待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小学语文学科的实际特点,我认为教师不一定要采用文字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针对部分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唱歌的方式进行教学。据观察,很多小学生都存在对诗歌学习不感兴趣的问题,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唱歌的方式教学诗歌。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将诗句作为歌词,并根据诗歌的风格特点选择适宜的曲调进行歌唱,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们简化学习诗歌的过程,还能让学生们更加扎实地记忆相关诗句。并且以唱歌的方式学习诗歌能让学生们由此改变对诗歌学习甚至语文学习的态度,很多学生都会由此喜欢上这门学科。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根据所教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实用的方法。同时我建议教师可以摒弃一些传统且无趣的教学方法,并不断优化和创新自己的教学过程,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郭叶坤.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7(004): 92-93.
[2]徐红敏.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激趣的创新教学策略[J].软件:教学2016(1):1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