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关键指标体系研究

2020-09-10杨建彬

环球市场 2020年1期
关键词:能源

杨建彬

摘要:煤炭作为一种传统的资源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都是社会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源供应形势,在当前能源结构日益紧张的前提下,煤炭资源的发展也逐渐转好,面对这种形势,对煤炭产品质量管理进行深入探讨的意义非常重大。本文主要分析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关键指标体系研究。

关键词:能源;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关键指标

在当前工业水平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力发展极为迅速,煤炭领域面对新的牛产以及市场环境,必须要面提升煤炭产品质量以及资源管理水平,这也是当前整个煤炭行业重点的研究课题之一。只有采取合理的煤炭质量管理措施,才能让企业顺应时代变革发展。

一、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煤炭行业按照党政和政府共同责任、共同管理、读职要求,不断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履行企业主要责任,确保安全生产投资,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水、火、煤、煤尘、屋顶等灾害防护,全面推进灾害防治,预防和抑制中大型事故。煤矿安全工作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导致了事故总数、死亡人数、严重事故和百万吨死亡率“四大下降”。煤矿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在2012年为779起,1384人在2018年为224起,333人下降了71.25%,75.94%。大型事故从2012年的16起减少到2018年的2起,减少了87.5%。百万吨死亡率从2012年的0.374降到2018年的0.093,减少了75.13%。

(二)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

煤炭产业不断推进,消除落后整顿封闭,加快安全高效矿山建设,取得产业结构调整重要进展。自2012年以来,全国累积了9.5亿t的煤炭能力,2018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了5800个,全国平均单井规模从30万t/a增加到了90万t/a以上。神童黄龙宁洞新降级14个国家级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初期果实累累,宝石弹产量全国占95%。根据2018年6月国家能源局煤矿能力公告,拥有120万t/a以上的878个大型煤矿,能力26.9亿t/a占全国72.9%。

(三)煤矿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围绕煤炭安全高效的绿色智能采矿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势,获得了很多新的成果、新技术、新技术等。在煤矿科技研究中,极厚煤层大采高机械化放顶煤世界技术问题克服,工作面年产量超过一千万吨;煤矿成功开发综采设备智能系统,创建“有人巡视,无人值守”远程采煤工作面。成功开发了第一个煤矿大盾构型高速挖锚设备,加快了煤矿地下开挖支护的速度。煤矿井下公里方向钻机开发成功,最大钻孔深度达231米,刷新了世界纪录。开发渗透增量技术,包括高压空气爆破引起的裂缝、地下分裂水力压裂、三维旋转水射流扩孔等。首次TBM建设在煤矿科技应用中,长距离煤矿斜井神东布兰塔煤矿建设,首采全面矩形快速掘进机,8m大采高采煤机,8.8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3-4m煤层千万吨智能综采设备国产化。大型煤炭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从1978年的32.5%增加到2018年的97.9%,隧道机械化程度从14.5%增加到54.1%,建造了145个煤矿智能无人面。

二、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关键指标体系研究

L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是各单位煤炭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煤炭产品虽然是大宗散货,其质量管理也应纳入产品质量范畴,在煤炭生产、分选加工、转运储销等环节的质量环节也适用以PDCA模式来不断持续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其过程管控水平,并从用户关注点出发反推生产端各环节需注意的重点工作,达到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效果,为提升全员的质量管理理念起到促进性作用。

2.引入卓越质量评价准则,对煤炭产销运储等环节煤炭提质增效的领导、规划及计划、上下游单位、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结果等7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注重相关方的概念,即煤炭产业链条上下游单位的关系,促进各单位在煤炭全面质量管理时间方面的沟通和共享,帮助各单位进行煤炭全面质量管理的改进和创新,引导各单位追求卓越煤炭质量,持续提高集团公司的整体绩效和煤炭产品全面质量管理能力,推动集团公司全面发展。

3.先进有效的煤质管理工艺、设备实施和新技术的应用是提质增效的基础保障。煤炭生产单位新进的煤炭采掘工艺可大幅减少源头外水、岩石、杂物的混入;分选加工单位利用原煤深度分选、干法智能分选、块煤防破碎等工艺可有效实现煤泥减量化,提升煤炭的整体质量水平,丰富煤炭产品种类,生产高附加值的煤炭产品,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煤炭转运单位通过使用精准的配煤生产工艺可更为精准地提高产品质量与顾客需求的契合度;先进的实验室以及准确及时的检测各类产品质量可指导生产,为服务顾客。

4.全面通畅的信息系统平台是提质增效工作高效运行的重要平台。在集团公司层面统一完善煤质管理信息系统顶层设计,建设覆盖煤炭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内部煤炭用户等单位的全产业链条的煤质信息网络,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利用信息系统进行辅助分析、规范日常煤质管理、科学合理安排计划、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人工误差、实现生产单位、销售单位和用户单位的数据比对工作,利用各种数学模型和优化方法,对企业未来进行预测,并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方案。

三、結束语

煤炭行业发展在安全生产、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矿区环保、从业人员等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己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为煤炭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立足我国煤炭行业现状,认清发展形势,充分认识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元芳.如何实现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9,44(04):190-192.

[2]崔涛.乘势而上推动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J].煤炭经济研究,2019,39(03):1.

[3]尚英莲.新形势下煤炭质量管理的应对之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1):219+213.

[4]李晋平.大型煤炭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经济研究,2019,39(O1):4-10.

[5]何秀玉.大屯选煤厂煤炭产品过程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03):67-68.

猜你喜欢

能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能源问题
绿色清洁能源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7年2月商品及能源市场数据
丰富的能源
2016年7月商品及能源市场数据
2016年2月商品及能源市场数据
脚底下的能源——地热
能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