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09-10周汶

南北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周汶

【摘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类知识难度相对较大,且需要学生具备系统性思维的学科,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本文中我就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为例,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激发展开探究,从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激发兴趣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77

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强调学校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概括来说就是相对于以往应试教育紧盯着考试成绩来说,素质教育更加全面,也更加人性化。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而不仅仅是培养模式化的“人才”。所以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各学科在教学实际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归纳、教学模式的选择都更加具有灵活性。如内容方面,教师在结合课程标准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时,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经验实现知识的灵活排列组合,从而规划更为实用的知识进阶系统;而教学模式的选择方面则更是多样化,尤其是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围绕学生兴趣和能力进行的启发、导学、分层次、探究等等。内容和模式上的创新都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总之,从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来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不同的特性,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到抓住主要矛盾,找到最佳的教学切入点,本文中我重点针对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部分展开探究。

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点教学特性:一方面是针对小学生的知识学习来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等特点,那么小学阶段的学生最突出的特性就是本身好奇心重,但耐性和恒心缺乏,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科的兴趣往往是支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而另一方面,从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特性来看,其专业性突出,知识系统性强,对于逻辑思维和举一反三的推理判断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虽然小学阶段涉及的知识内容相对基础,但是在小学生学习能力弱的前提下,学习内容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计算和应用题学生也会觉得难,所以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因为畏难等各种因素对于数学缺乏兴趣,进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尤其是施展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各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兴趣是基础。那么本文中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专门针对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探究。

一、做好开场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小学生如果一开始就对课程感兴趣,那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和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在课堂听课效率方面会呈现出非常大的变化。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最开始的课堂开场白入手,调动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首先,要做好课堂开场白,教师前期的备课至关重要。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准备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知识的打开模式”,不仅要结合自身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教学内容的难度定好基调,做好知识循序渐进的排列组合顺序;更要从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入手,結合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几种教学模式,设定一种合适的课堂开场白,然后在课前磨课过程中反复推敲,实现内容和模式的高度契合。简单来说就是让课堂一开始气氛热烈,有趣活跃,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游戏般的课堂氛围,同时用知识问题吊足学生的胃口,进而让学生一开始就具备好奇心。

其次,在课堂开场白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做气氛和进度的调节者,并且及时针对学生的反应进行灵活的应对。备课中的探究即是我们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所以,课堂开场实操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发挥引导作用,不论是抛出问题还是举例子都要密切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反应,从而灵活调整节奏和时间,做到见好就收,在学生兴趣最浓的时机及时引导学生转入对应知识学习,从而为接下来课堂教学内容的讲解奠定基础。

二、增强课堂互动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探究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基于一定的目的而展开的双边互动活动,所以课堂上我们还要明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位置关系,增强课堂互动,在互动中带动学生探究和讨论,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问题引导,但是问题如何最高效的呈现又不引发学生的反感情绪至关重要。我在教学实际中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使用情景式教学——根据问题设定对应的情景。这一情景要简单、明了,如学习加减乘除,我们可以给学生设置买卖的情景,将学生分为买方和卖方,根据问题进行简单的情景互动,让学生在类似于游戏实践中进行四则混合运算规律的掌握,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乐趣。

其次,在课堂中另外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互动模式就是探究式教学。小学生好奇心强,那么基本的求知欲也很强,但求知欲往往是短暂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好引导。通过问题探究、小组讨论、集体大讨论等方式,避免学生在学习上因为孤独感而退缩,通过整体的力量去塑造合作、自由的氛围,进而带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并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发挥教师的影响力,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期待和动力

小学生向师性强,所以学习兴趣构建过程中,教师的影响力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学中我们要以自身作为积极引导的因素,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和成就期待。

首先,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本着宽容、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尤其是对于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和赞扬,即使出现错误在纠正错误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继续前进,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肯定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期待,进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其次,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对于自身产生期待,尤其是结合课堂教学,抓住空闲时间和学生进行阶段性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和需求,给予学生鼓励,教给学生方法,从而让学生更能明确自身的能力和不足,进而在对自身了解的前提下获得自我认同和期待,那么对于数学的学习也就更有兴趣了。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主要从教学方法的创新入手,让整个数学课堂更具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自身要做好调控和引导,避免学生“浑水摸鱼”,同时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霞.论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5,000(003).

[2]黄伟星.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J].小学数学教育,2013,000(003).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