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
2020-09-10胡铁英
胡铁英
摘要:阅读作为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内容,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去感受和体会语文学习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文章从培养初中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出发,探讨了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望能帮助有关教学者提升语文 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兴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从我国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根据阅读教学特点基本可归纳为静态式阅读教学,也就是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语文阅读要求相对静态,通常更为重视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一些结构,思想和特点等表面上的内容,缺乏对学生深入探讨和交流思想和见解的引导,仅仅保持在一个静态的表面的理解和分析文章的状态中,这种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过于程序化,局限了学生的阅读眼界,不仅无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甚至还可能由于没有意义和没有挑战性,导致学生丧失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所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从引导兴趣出发来有效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教学模式单一是我国目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层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备课是普遍采用的方式,即教师预先将阅读文章进行分析和理解,然后将重点记录,再在课上同学生分享自身对阅读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不会对语文阅读产生较深厚的兴趣,上课精神不佳,教学质量也定然不会显著。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做好对学生预先了解文章内容的要求和指导,同时在上课期间缺少对学生深层次的指点和引导,只简单地让学生掌握阅读文章的思想观念、写作手法及文章结构,缺少进一步的点拨就无法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在课外延伸方面也没有做到完善,通过阅读教学,学生仅会对已阅文章具有一定的看法和了解,而对与之有关的课外延伸方面的知识或文章知之甚少,就丧失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既无法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也没有达到培养或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二、初中語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针对以上提出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和现状,在下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层面出发,给出了几项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措施。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需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学生层面的课前准备。教师需要提前为学生制定文章阅读理解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语文阅读。第二是教师层面的课前准备。在阅读课前教师应当做好对学生阅读预习文章的引导和指导工作。这都是为了让学生有更明确的阅读学习目标,如此才会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而不会盲目浏览整篇文章,阅读学习目标一方面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会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分析,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掌握的文章内容,同时体会文章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因为能从阅读文章中获得成就感而对语文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而教师指导学生提前进行文章的预习阅读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同的人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文章,内容归纳文章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等,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去感悟文章的精神美和韵味美[1]。
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雪》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去想象整篇诗词做描绘的场景,在脑海中重现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并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来分析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来整体把握诗词的内涵与主旨,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把握情感抒发的方式,也能更深刻地理解当作者在面对这样的景色时心中的所思所想,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境界和写作意图。
(二)适当的点拨和延申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一股脑地直接给学生讲解和分析文章中不能直观看出来的东西,还是要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通过想象和思考来体会其中所要表达的含义,通过一些具有引导性的语句或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某些重点或优美的句子的思考和赏析,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思考自行感悟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比起教师直接的讲解,更能引起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比如在《沁园春·雪》的学习过程中,诗词中就描绘了大量的景致,需要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去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字里行间所想表达的意思,通过学生自己的推敲重现作者的视角,感悟作者的故事和情感,学生会更具成就感,同时也能在思考过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自然会对语文阅读产生更深的兴趣。此外还可以为学生引荐一些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与该作品类似的诗词和文章,来延伸在该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化阅读技能和阅读兴趣。
(三)激发阅读兴趣
从心理上来看,对某件事物兴趣的产生多是由于在接触过程中得到了精神或心理上的满足,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对语文的阅读兴趣,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从中获取知识或成就感和满足感,或者让学生能够对阅读文章的后续产生好奇。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可通过设置假想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如果换一种情况故事的开展是什么样的?引起学生对后续的思考和好奇,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三、结语
阅读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享受语文阅读过程,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鉴赏和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可以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能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而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让学生保持对语文阅读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达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9,2101:159.
辽源市第二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