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公共选修课学生体育兴趣培养探究
2020-09-10王乖燕
摘要: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不仅能够促进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对体育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参与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意识。本文结合当前高校体育公共选修课开展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体育公共选修课;学生;兴趣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对体育锻炼和室外活动缺乏兴趣,严重阻碍了心理和身体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通过考察多个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素质较差,很难适应高校的体育训练强度,以至于对此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学生在社团活动和休闲娱乐中花费了较多时间,对于体育训练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参与热情。总体而言,高校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兴趣较低,参与时间极少,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这种状况极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培养高校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必要性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培养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趣味性的前提下,从内心深处主动自发地进行体育活动,从而不断增强自身体育运动能力,提升运动水平,养成锻炼习惯,为身心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只有让学生对参与体育训练怀有较大的兴趣,才能保障体育教学顺利开展[1]。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训练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学生必须在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熟练掌握体育技能训练方式,而学生的参与度是影响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培养学生自身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有助于极大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水平。
二、影响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关键因素
(一)受传统观念影响,对体育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很多老师和家长眼中,孩子的学习成绩永远排在第一位,这种过度追求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的情况是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体育活动兴趣的重要原因。很多高校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训练很累且用处不大,因此,便以各种理由逃避体育公共选修课,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宁愿把时间花费在逛街、睡觉、玩游戏上都不愿意参加体育训练[2]。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仅需要帮助学生们从思想方面进行改善,让大家充分了解体育训练的巨大作用,还要尽力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训练改进生活习惯和学习状态,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地区发展差异较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条件较差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高校的教育条件水平不等,在体育教育上投入的费用自然也是不尽相同。随着高校扩招,学校需要容纳的学生数量日益增多,以往的体育场地已经无法满足训练需求,各项设施设备的老化和短缺状况也阻碍着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3]。部分高校在分配教育资金时,更侧重于投入在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以及文化课领域的建设方面,对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重视,导致体育资源严重缺乏,体育训练所需物质层面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落伍,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
当前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训练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枯燥,学生没有参与感,无法真正享受到体育训练的乐趣。部分教师对自身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学生难以从教师身上体会体育学习的真正内涵。还有一部分体育教师不善于进行深度思考,没有创新意识,对体育教学目标认识不到位,没有将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展现出来。
三、培养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有效方法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体育训练设施
高校应严格遵照针对体育训练场地的相关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体育教学设施设备,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训练条件,这样能够极大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和兴趣度,同时也能使体育训练的效果得到更好地发挥。其次,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各项体育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加,通过开展集体运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激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不断提升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度。此外,由于大学体育公共选修课每周课时较少,难以真正完成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和运动兴趣的教学目标,因此,高校应着手开发课内外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课下的运动情况进行统计和管理,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体育训练意识和运动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4]。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合理配置相关资源,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促使其不断提升对教学课堂的把控力,同时,高校还应注重和周边院校进行优势互补,加强学校之间的沟通合作,多方位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二)丰富体育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高校公开课体育训练课程以实践为主,同时也应加强对相关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体育课程完整化,而这一点,恰恰是当前高校体育教育者所忽略的。学习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体育训练的方法和意义,因此,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设计时,应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互相融合,以便更好地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同时,还应侧重于使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趣味性,通过设立阶段性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较为成功的学习体验,进而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校体育教师应注意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增强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型教学手法,还应积极关注各项赛事新闻,主动参加教师技能培训活动,保持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增进师生感情,以身作则,为学生参與体育学习和锻炼提供正确指引[5]。具体到实际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两相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知识和训练技巧。此外,在安排体育训练课程时,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当前学生特点,设置更具针对性的训练课程,以达到最佳效果。
(三)与时俱进,改进体育训练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最后环节,也是开展后续教学工作的重大参考。在构建体育训练评价和考核体系的过程中,应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技能水平、日常训练状况、身体素质、团体考核和自我考核等多项指标结合起来,使考核评价工作更加全面[6]。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明确体育训练的目标和意义,帮助学生增强对于体育训练的学习信心,不断强化体育教学的力度。
四、结语
体育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才能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因此,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使学生自发自觉地进行锻炼是当前高校开展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高校应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积极革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和氛围,促使学生的体育训练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秦明昆.大学生体育行为与部分心理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
[2]王亮.基于有效性教学的大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实证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7):92-93.
[3]王莹.“慢生活”理念下大学体育休闲化课程观合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4]牛猛.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风,2017(06):73.
[5]潘路路.西安部分高校不同专业女大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
[6]唐旭,黄强.论综合能力培养视野下大学体育教育理念的战略取向[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2(01):64-66.
作者简介:王乖燕(1975-),女,陕西人,大学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