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2020-09-10黄廷艾

南北桥 2020年17期
关键词:问题策略课后作业教学设计

黄廷艾

【摘    要】在以往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广大任课教师虽然认识到了课后作业环节的重要性,也在相关设计引导活动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显然他们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理念的影响,因此通常较为重视作业的量,而对质有所忽视,甚至大搞题海战术。实际从结果来看,这样的做法通常会对学生数学学习态度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阻碍其能力迅速发展。据此,小学数学教师就需有意识地基于新课标指引,科学转变思想,加强课后作业设计研究工作,以便于每次课堂结束时为学生巧妙地布置适用的作业,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高效拓展与增强。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后作业  教学设计  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7.074

课后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长久以来都担当着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角色,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利用能力。教师通过合理地安排课后作业来检验和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让学生根据作业巩固知识以及思维。如果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就可以了解到在相应困难之处存在着知识理解上的偏差,于是可以查漏补缺。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整理统计,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共性和个别问题,又可以给进一步的课堂指明方向,对此,教师要优化课后作业设计,发挥课后作业的教育功能。

一、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题量大、难度高

通过对目前小学生数学作业的布置情况调查来看,普遍存在数学作业题量大、难度高的特点,很多教师认为熟能生巧,所以在作业布置方面突出题量大,认为题做多了自然就会了。而且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其在考试中能够取得较高的成绩,就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上提升了题型的难度。这样也许会在短期内提高一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并不利于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的长远发展,因为过于繁重的课后作业会让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

(二)课后作业的布置中缺乏对学生能力的锻炼

在小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的教学不仅仅要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因此,教学生如何做对一道题不如培养学生如何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阶段打好基础的目的。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这种针对性的培养并没有体现出来,导致学生只是一味地做题而各项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缺乏对课后作业的及时反馈

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后作业时是带着一个目的布置的,而不是随意地给学生留一些数学题目让学生做完即可,教师是可以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发现学生对于知识掌握以及每一位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问题。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对于课后作业的反馈做得不够及时,甚至有部分教师将课后作业的反馈环节直接忽略,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课后作业对于学生学习以及各方面能力培养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策略分析

(一)注重课后作业内容的趣味性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设计过程中先要能够充分地注重作业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清楚地认识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内容产生充足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地融入数学学习过程。作业内容的设计同样如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具体特征,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来进行相关的作业内容设计,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二)强化课后作业的生活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生活。而社会是一个大学校,大多数的教育方法、内容和工具都来源于社会生活。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着手,把课后作业尽可能地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后作业充满生活性,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小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成就感。例如,在进行“圆”一节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课后作业:(1)学校打算修建一个圆形花坛,直径为5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画这个圆呢?

(2)为了呈现花坛的效果,学校打算安装一个灌溉器,应该将其安装在哪里比较合适?这样的课后作业,既能够与学生的学校生活进行有效融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画圆的技巧,使他们能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后的作业要有课上的内容

为了加强课后学习和课上内容的结合,不少作业内容应该在课上进行汇报,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上更为投入,还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点和作业内容建立联系思维,明白哪一块作业对应的知识点是什么,以此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部分教师认为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做题是对课堂时间的浪费,对此我并不这么看。课堂时间的一部分用于展示课后学习效果,虽然占用了部分授课时间,却也加强了学生做作业的效率,同時也让课堂引起了学生的重视。但课堂时间毕竟非常宝贵,所以说在课堂上对于课下内容的结合要注意掌握好节奏。

课后作业在课堂的汇报应当依据课堂状况、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进行,不必做到每堂课都拿出固定的时间来给学生进行课堂汇报。当教师发现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课堂反应不积极时,则应当随机挑选学生进行作业汇报。以此来找寻学生课后作业完成存在问题的原因或者课堂表现差强人意的原因。

课后作业的设计如今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改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就要把课后作业作为一种补充和延伸。过去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安排上显得过于机械和呆板,通常只是要求学生做完课后练习题,没有加入其他的作业形式以及作业内容,让学生进行知识技能锻炼的空间大幅度缩小。对此,教师要认清过去在课后作业设计与指导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之上改进教学思路,调整作业设计方案,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度。

参考文献

[1]叶瑾.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方案探讨[J].启迪与智慧(中旬刊),2019(10).

[2]覃选敬,罗跃平,周兴华.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创新设计[J].考试(教研),2012(22).

[3]施建国.小学数学课外作业创新设计例谈[J].考试周刊,2018(85).

猜你喜欢

问题策略课后作业教学设计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高三数学“先考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试析高校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问题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