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刍议

2020-09-10刘中勇

南北桥 2020年18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核心素养

刘中勇

【摘    要】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之一是落实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如何在教学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的改革,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以及不同的学习能力,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制订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064

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采取相对应的学习措施。对于小学生来讲,每个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不同的。分层教学是现代教育领域比较先进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根据我国小学生现在的情况提出来的合理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下的分层教学,就意味着可以更好地培育学生,使之更好地发展以及成才。根据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开展相对应的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下文是我针对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进行的探究。

一、核心素养视阈下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认识

1.目前小学语文授课存在的缺陷。在小学教学中,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距,急于求成,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采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授课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面对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时,没有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有些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而有的学生却完全不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进而产生厌学的情绪。此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严重打击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一些学生不愿意学习甚至放弃学习。为了这种教学缺陷,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本文提出了分层教学模式。

2.分层教学的基本内涵。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以及性格特征等不同情况做出相应分类,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上利用分层教学的授课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我价值肯定,建立较强的自信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说,这种分层教学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授课模式,可以将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然后再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特色相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最终达到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二、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意义——构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教师想要上好一节语文课,需要合理地进行课前备课,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了解自己学生的语文水平,然后科学合理地依据学生的语文水平来划分学生的层次。加强分层的授课观念,是建设核心素养下语文课堂的前提,两者的相互融合会使语文德育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使每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充分的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把教学手段、分层教学和精神层面上培养学生德育观念进行融合,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学好语文。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把分层授课观念作为备课的核心,并且要把核心素养融入课堂之中。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课前要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课上提问的时候,如果问题比较难就提问语文成绩相对好的同学,如果问题比较简单,就提问语文成绩水平一般的同学。让每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都可以得到与自己知识掌握情况相对应的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提问的环节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1.科学制订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前,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家庭辅导能力等进行合理分组后,针对每组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然后再对照这些目标制订不同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以实现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例如,有的学生认识的汉字较多,家长平时辅导能力较强,可以要求学生在学习完课本知识后加强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有的学生阅读能力并不是很突出,但对演讲具有浓厚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多练习演讲、还有一些学生基本的课堂知识还没能很好地掌握,应该先要求学生着重把课堂知识掌握好。通过对照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中,也要不斷调整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逐渐进步。

2.依据学生基础科学合理分组。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详细、具体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等情况并进行分析,根据每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况把班级学生科学分组分层。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因材施教。同时,分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每个学生在每组的表现情况适时调整,把学习能力明显提升的学生调入上一档小组里,把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学生往下调入下一档小组。使全班学生能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实现因材施教,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落后学生迎头赶上。

3.分层提问及布置作业。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学互动显得尤为重要,提问就是一种常见的互动方式。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学习,还能有效防止学生做小动作,提高课堂效率。在提问的时候,需要针对不同分组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既能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得到锻炼,也能让成绩普通的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如根据成绩普通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一些简单问题进行提问,使其能够回答互动,将不断激发成绩普通学生的学习欲望,非常有利于成绩普通学生的进步。

4.做好评价方面的分层教学。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每位学生的情况不一样,制订的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他们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也不同,我们需要对这些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要引导其发挥自我优势,不断提高自我竞争力;对成绩中等的学生,要多激励,不断提高其学习热情;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要多表扬,发掘其潜力,鼓励其建立自信心,摆正学习态度。

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出现,对于基础教学是一个重大挑战,教师应把分层教学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进行更好的融合,使二者都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把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理念,更好地融入语文分层教学中,使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受益最大。

参考文献

[1]焦艳,刘秀霞.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才智,2014(29):147.

[2]刘卫宗.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核心素养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