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逆向教学设计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2020-09-10朱立飞

启迪·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通用技术

摘要:随着社会与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大多数人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滿足当代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通用技术》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大部分学校普遍存在教学定位不清晰,目的性方向性不强,教师课堂教学方式老套,教学内容死跟教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这时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那就是以理解为基础的逆向教学设计。基于此,本文将对实施逆向教学设计,转变高中通用技术课堂设计的教学方式进行阐述。

关键词:目标达成;逆向教学设计;通用技术

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与普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地发生改变,课程在不断地改革也促使着教师不断地寻找和改变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如何将课程的理解高效地与课标和评估相结合是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所面临的问题。逆向教学设计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也给教师带来了有关课堂教学的新的思路和方向,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逆向教学设计视域下的通用技术课堂也变得更加的灵活高效,充满趣味而富有创造性。

一、逆向教学设计的概念

逆向教学设计最先在美国被提出,是一种新型的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它强调在课程实施前就要有确切的学习结果,也就是要从清晰的学习目标出发,再明确达到预期结果的证据,最后根据最先的预期结果设计相关教学活动。这种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二容,提高学生课堂的配合度与活跃度,同时发展新的思维,提高发现问题与探索的能力。[1]

二、逆向教学设计视域下的通用技术课堂设计(以高中课本中“技术发展标志,人类社会进程”课堂教学为例)

(一)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

一次完整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是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预判时开始的,在每次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先了解本章节要学习的教材内容,结合相关的课程标准,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清晰明白地确定下来,使本章节的课程学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与活动方向。

比如,教师在进行通用技术苏教版教材《技术与设计一》中,“技术发展标志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课堂教学时,教师先备课,确定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1、大致了解从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青铜时代、奴隶社会……一直到当代社会的技术发展历史;2、能够例举一些有关技术进步的重大事件,了解这些事件在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3、知道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应关系,明白技术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二)确定各项学习目标的评估证据

学习目标的评估证据是教师在欲仙确定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已有的学习经验,评估与所期望的目标之间的差距,思考课堂教学要符合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的最优设计方案,最后,根据预期的学习结果,结合提前确定好的学习目标,为各项学习结果提供相应的评估证据。

比如,针对(一)中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为达成提前预估的学生学习的目标提供可证明的有效的几条评估证据:1、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若能够大体描述各个社会时期代表性的技术或工,具说明达到了目标1;2、学生若能够理解并组内交流有关社会交替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内在联系,证明达到了目标2;3、通过本次课堂的学生,学生更加重视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热爱与敬畏科学技术说明达到目标3。[2]

(三)围绕目标设计各种教学体验活动

逆向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教学设计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教学活动设计依据的不同:在逆向教学设计的课堂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本章节知识有更好的体验和更深的理解,逆向教学设计不是把教材或常规的教学活动作为依据,而是依据教师提前定好的学习目标与达成这些目标的各项要求要求,对教材与教学方式做出挑选与进一步的修改,最后再设计相关的教学体验活动。

教师在(一)与(二)的基础上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思考我们认识的技术有哪些?学生思考后教师讲解课件“技术发展史”,内容可涉及造纸与印刷术、飞机、杂交水稻、手机等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技术;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了解不同社会时期技术的类型、特点,发展史等,体验不同社会时期技术的使用;情境体验结束后,让学生交流与分享心得,教师最后再进行总结,对本期知识点进行总结,进一步强化。

结束语

逆向教学设计让通用技术课程不再局限于对课本的机械性学习,给学生知识的认识理解与问题探索带来了更大的乐趣,也给教师通用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很大的启示,更多地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这种“逆向”的教学设计能够满足高效的课堂设计的要求,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开辟了新的道路,也让我们更加坚信:通用技术课程的不断发展进步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辉煌就在不远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秦亮. 指向高阶思维的逆向教学设计[N]. 中国教师报,2020-09-23(004).

[2]盛仕英.逆向教学设计中的三个一致性[J].高考,2020(35):108+110.

[3]王新玲.逆向教学设计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20(36):16-17.

杭州市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 浙江省 杭州市 朱立飞

猜你喜欢

通用技术
“产培研”一体化的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培训新模式
高中技术学科实施创客教育的点滴思考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通用技术课教学结合浅析
高中通用技术教育中的困惑及对策研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城镇化中学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