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容忽视的“小小计算”

2020-09-10周仕凯

启迪·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习数学七年级难题

摘要: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学生学好初中数学的基础。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一张满分为120分的数学试卷,计算量能占到65%甚至95%,特别是大题分值高,一步小小的计算出错,就能导致整体失分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准确找到学生计算能力偏弱的原因,对症下药。

关键词: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难题;对策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的最大的难题,莫过于代数的计算了。新学期刚接触有理数没多久,我就发现班上的学生常在计算上出错,即使我反复提醒,错误率还是居高不下,没有得到改善。还有些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计算速度慢、计算方法笨等问题。

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进度及学生学习的质量。一张满分为120分的数学试卷,计算量能占到65%甚至95%,特别是大题分值高,一步小小的计算出错,就能导致整体失分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准确找到学生计算能力偏弱的原因,对症下药,我开始着重观察孩子们的计算过程与习惯,并与他们交心谈心,了解他们在计算时的想法与思考方式。通过研究与分析,我总结出如下三点因素:

1、受情绪影响。出错的学生普遍存在计算“情绪化”现象:对简单计算题怀有“轻视”心理,计算时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干脆心算或者跳跃步骤,希望尽快算出结果,算出结果后也不愿检验,认为“这么简单我不會算错的,不用检验了”,从而导致出错。而当遇到计算数字较大或计算过程繁琐时,则怀有“畏难”情绪,容易出现排斥、烦躁的心理,不认真分析,敷衍了事,从而导致计算结果出差错。如:当一个“丰满”的有理数混合计算题摆在面前时,很多同学面对题目没有明确的解题思路,只凭感觉发挥:“看着好难,先把那个简单约分约一下看看……”“咦?顺手把这个小括号去了吧!”“怎么还算不出来?!就这样吧……”题目没有计算完全,逻辑也一片混乱,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

2、受习惯影响。有的学生审题不认真,自认为没有问题,看题时看错数字,演算时誊抄出错,如把46×62看成了42×64,把“+”写成“×”,把小括号抄丢了等等。有的学生书写习惯不规范,字迹潦草,做题不打草稿纸,直接在课桌上、作业本角落或左手手心里列竖式,自己都看不清演算过程,更无从谈起检验。还有的学生做题时注意力不集中,边做边玩,受不良学习习惯影响,导致计算常常出错。

3、受思维影响。有的学生概念、法则基础较弱,公式记不住,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影响运算的方法和速度,还出现运算顺序尤其是简便运算方法的错误。比如小数运算中的去括号,26.75-(8.2+1.78)可以变成26.75-8.2-1.78,而类似的26.75-(8.2-1.78)去括号后则会变成26.75-8.2+1.78。而学生往往把后者的符号判断出错,也写成26.75-8.2-1.78。

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学生学好初中数学的基础。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那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呢?我认为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良好计算习惯。一是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简单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除了少数人确实能直接口算出正确结果外,大多数学生更容易“栽”在这一步。针对这一情况,我为学生准备了专门的草稿纸,要求他们对折成方格,标好每一题的题号,写清楚每一步的计算过程,避免计算“跳步”,也方便验算检查。二是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我要求学生审题时做到“三看三想”,即:看一看整个算式的组成部分,看一看它的运算顺序,看一看有没有重要的文字信息;想一想一般方法怎么计算,想一想有没有简便运算,想一想有没有特别条件。三是培养学生检查的习惯。我让学生在检查时着重核对抄写的数字、括号的变化、运算的过程,避免在细节上出错。

2、巩固计算法则基础。概念与法则的熟练掌握程度,不仅会影响学生计算的准确率,还会影响计算的方法和速度。例如学习绝对值时,我用正数与负数在数轴上运动的方法举例,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为什么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在去绝对值符号的时候,也就会注意分类讨论是否存在多个答案了。

3、培养正确思维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想要打牢计算基础,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并加强思维训练。比如在教混合运算时,我着重引导学生用序号给整式标注运算顺序,并让学生说出:这道题有哪几个部分,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路和思维的条理性。“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我还让学生收集自己的错题,分析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怎么去克服。

4、反复进行计算练习。从口算训练入手,利用游戏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如:小组玩“钓鱼”、同桌竞赛、限时口算、互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如同《卖油翁》里的一句话:“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经验技巧是在反复练习上提高的。我还在安排计算训练时,有的放矢地安排练习内容,比如运用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等进行简算,专项去绝对值的练习,倒数的加减乘除训练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初步形成,习惯也慢慢在改善。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也会继续努力探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为他们更好地学习初中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乔国栋.关于七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研究[J].东西南北,2019(18).

【2】杜曼.七年级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策略[J].科普童话,2019(48).

湖北省潜江市王场中学 周仕凯

猜你喜欢

学习数学七年级难题
难题大作战
画“树”解难题
浅谈七年级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度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教学设计(片段)
巧解难题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培养思考能力
健康难题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