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分析与探究

2020-09-10杨鸢

体育时空 2020年17期
关键词:组织形式体育教学大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9-069-02

摘  要  近年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体育教学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大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及质量会受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为此,要想搞好大学体育教学,就需要充分了解当前大学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然后采取有效策略进行优化,使之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及提升大学体育教学的水平。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分析,探究其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大学  体育教学  组织形式  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改变,以期不断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水平。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依旧采用着班级授课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且体育选项课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较为普遍,未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兴趣爱好进行合理调整,使大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受到较大影响。基于这种情况,有必要深入分析当代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对其发展进行探究,使其能够朝着良好的方向不断发展。由此可见,本文围绕“当代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分析与研究是具有一定价值的。

一、当代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分析

从目前来看,当代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呈现出多维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并且班级授课及体育选项课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总结起来,当代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如下。

(一)多维性及多样性组织形式

一方面,对于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来说,能够将教学活动的人员、时间以及空间的组织安排特点反映出来。针对某一教学活动,在对其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分析过程中,需考虑人员、时间及空间要素;倘若未能针对这些要素进行考虑,那么则难以全面了解教学组织形式,当然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也不例外。从这些要素也可了解到,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存在多维性特点,其多维性体现在人员、时间及空间等要素上。另一方面,当代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存在多样性的特点,其多样性特点经历了一定发展而形成,即经历了“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友伴群体教学”的发展过程,这也使得组织教学的多样性得到有效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大学体育教学的多样性特点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等。因此,需明确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及目标,然后再结合教学对象,制定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大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得到保证。

(二)以班级授课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时普遍都是采用着单一传习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此其中,教师不仅扮演着大学体育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等角色,还扮演着管理者及控制者的角色,如此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这就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通过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解可知,在采用自然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都是较为相似的。因此,基于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显然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虽然这一形式能够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及沟通能力进行培养,但是无法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符合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1]。

(三)体育选项课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较普遍

一般体育选项课的开展是依据学生选择的项目进行重新编班,使兴趣相同的学生能够在同一个班级学习体育,这样可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体育选项课很容易出现“教”与“学”的矛盾,使得体育教学与学生的个体特征与体能素质不相符。另外,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学生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进行学习,难以对学生的体育精神进行培养。由于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体现出不分年级的特点,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导致教学内容的安排难度较大。同时,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程度及掌握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学生在完成选项之后,在后续的分层法、分层标准、分层选拔等环节还会面临较大的阻碍[2]。

二、当代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分析

如前所述,在对当代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也可以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依据问题来把控其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及质量的提升。总结起来,当代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一)班级授课制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的结合

在采用班级授课制开展大学体育教学时很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难以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然而尽管如此,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依旧是当前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其原因在于班级授课制体现出较高的教学效率,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未来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依旧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但是必须要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以便能够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从而促进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采用新的课程结构模式,提供一些可靠的个人指导,对班级教学中学生的组合方式进行优化,在完善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与其他先进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为大学体育教学能够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3]。又如,在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多媒体的音频、图像、视频功能,清晰、直观地展示一些体育项目的运动过程、运动技巧等,使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掌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达到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的目标。

(二)统一分层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进行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体能素质方面的差异,尤其是男生与女生的体能差距。为此,就需要采用不同的课程组织形式,确保大学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及有效性。而统一分层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它可以按照学生的运动能力、性别两个层次进行划分,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及素质的目的。例如,在进行体育训练时可先对男生与女生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需要认识到这一方式并非是针对体育项目的不同处或相同处,而是确保体育训练的强度及针对性,之后在充分了解学生体育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训练强度进行调整,使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领头羊”作用,带动其他学生进行体育训练[4]。又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根据大数据分析,男生掌握篮球运动的能力明显优于女生,因此可以将男生女生进行分性别训练,再根据学生的能力分为能够掌握篮球基本技巧和不具备篮球基本技巧两类,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针对具备篮球基本技巧的学生的教学,可以加入罚篮、3分球和突破等训练内容;对于不具备篮球基本技巧的学生,则从简单的运球训练开始,这样在采取统一分层教学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就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掌握相对应的体育知识或运动技能,从而使体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虽然大学生的人格越发健全,但大部分学生的社会经验较为匮乏,若是教师依旧采用强制性的教学方法,势必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给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选择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练习。例如,在进行体育训练时,多数女生对羽毛球、体育舞蹈、瑜伽等项目的兴趣较大,而男生则对篮球、足球、乒乓球等项目的兴趣较大。教师不能对学生的这些运动偏好加以限制,而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使之在进行必要的体育训练后,自主选择其他项目进行训练,以期通过学生单一项目的发展来促进其体育项目的全面发展。

(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般在进行大学体育教学的时候,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还要对体育理念和体育知识进行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未能充分理解体育训练的目的,对体育训练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不足[5]。同时,与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相比,当代大学体育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意志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时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为基,以实践验证理论,从而使大学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进而逐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五)开放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相比,大学体育教学可体现出其较强的竞争性,其要求在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同时,以体育的形式与他人进行竞技比赛。因此,就需要改变封闭式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开放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的体育竞争意识进行培养。例如,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尝试突破校园的局限性,带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以学校为单位的比赛,使学生能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水平,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6]。同时,还可以促进多种教学方式的交流,使学校之间得以相互学习,以此对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不断优化。就目前来看,运动会是大学体育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开放化的教学模式,是对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效果进行检验的理想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体育教学的需求。这就需要充分了解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现状及不足之处,重视班级授课制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效结合,注重发展统一分层、以学生為本、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和开放化等教学组织形式,从而提高大学体育教学水平以及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大学体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丁铮锴,许水生.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创新[J].中外企业家,2020(17):195-196.

[2]王健.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及其教学方法的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8(10):83-84.

[3]王怀建,孙立,高东方,张华新.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02):87-88.

[4]刘大铎.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探讨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0):347.

[5]赵志强,刘少英.大学体育课程组织形式及其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吉首大学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16,35(01):45-47.

[6]周庆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之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7):114-116.

杨鸢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组织形式体育教学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浅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旅游科普活动与旅游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