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2020-09-10张颖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9-021-02
摘 要 本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分析我国步入新时代后学校体育改革的新诉求,并且理性面对当前学校体育改革存在的缺失,提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向: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工作重心转向基层、政策制定采取分类和分地区的方式、完善学校体育相关法律法规。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改革 改革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一直在谋求不断地改革与创新。国家对学校体育的目标需求和内容认知在不断明确与细化,学校体育也的确在改革中开辟出了一条新道路。2011年国家教育部在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版)》中明确指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和评价建议等[1],对全国所有学校和学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从宏观层面对学校体育给予了指导。
一、学校体育现有改革
(一)立足大局,从宏观层面把控学校体育工作
多年来我国的学校体育能够立足于大局,并且能从一而终地进行改革。学校体育改革是从宏观层面开始的,国家对其改革方向、力度上有着宏观把控,以保证改革能切实获得成效。目前,学校体育有着统一的领导机制、宏观的改革意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好几代教育人和体育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人为本,把学校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此看来,学校体育的改革目标日益明确,其不仅以单纯培养学生运动能力为目标,更注重体育在发展学生身心健康上不可替代的价值。
(三)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构建体系健全、制度完善的机制
在举国体制的统领下,学校体育不断改革创新,目前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制和管理机制,使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逻辑可循、有向导可依,为今后的学校体育改革奠定夯实的基础。
二、学校体育改革的新诉求
(一)顺应新时代改革新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学校体育应顺应时代发展,在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基础方略,进一步明确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意义,以此为新目标积极进行改革。
(二)学校体育使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
2017年国务院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此后十九大也强调“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体育在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全青少年人格、提高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视,能肩负如此,使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更显任重道远,为此,学校体育应更加审视自身、正视不足并加以改进。
(三)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现如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下滑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学校体育最初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但学校体育开展至今,大多数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却停滞不前,甚至下降明显,且绝大部分学生在上了多年体育课后仍未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这不由得让人疑惑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效果。显然,当前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存在诸多不足,为更好的发挥学校体育强健学生体魄、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塑造健全人格、养成锻炼习惯等作用,学校体育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刻不容缓。
三、学校体育改革现实缺失
(一)体育课程改革仍不完善,“四重四轻”现象依旧存在
体育课程的改革目前仍存在很多不足,如长期的“重建设、轻评估”“重学科、轻教育”“重体质、轻健康”“重技术、轻情意”;传统的体育课程过度强调技术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和道德素养的培养。体育作为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不应只是单纯的学科教学,更要发挥其“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然而目前的学校体育教育对于现在所要求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的完成稍显无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二)理论与实际脱节,专家教授理论成果很丰富,基层学校和体育老师却手足无措
在当前百家争鸣的学校体育理论学术讨论中,有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潮,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国内一流高校或研究所里,专家教授极力创设更完善的学科规范和方法论[4]。学术研究从理论上应是与实践相结合的,而现实是两者脱节,这些理论成果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许多专家教授在探讨理论时并没有深入实践,如此创造出的理论成果自然难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导致一线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再以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据,而是以自身的工作经验为依据。这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导致尽管对学校体育改革理论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却很少能落于实践。
(三)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导致许多老师“不敢教”
对于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而言,学校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必不可少。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学校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仍处于不完善的状态。一是对于體育伤害事故的各方责任承担办法没有明确规定,判决过程繁琐复杂,导致很多老师上课“不敢教”,以及体育课中安排的运动负荷多数未能达标;二是在学校体育相关政策实施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给予保障,如此使学校体育政策的实施不充分、不到位。
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方向
(一)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发展人才的必然需求,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新时代的德智体美劳五育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价值不可分割的整体。学校体育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进行深化改革,在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德育、智育、美育和劳育等功能,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标。
(二)工作重心转向基层,确保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加强政策落实与实地考察
专家学者对学校体育改革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固然重要,但在当前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下,学校体育改革的重心应从理论层面转移到基层实践层面,因为只有制定出可行性强的改革方案才能对学校体育实践带来实质性转变。在制定改革方案时应以学校学生实际情况为参考标准,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在方案制定成功后,政策的落实同样重要,这也是基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三)完善学校体育相关法律法规,为学校体育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政策实行的有效保障,同时也是老师教学工作的可靠支柱。为保障学校体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应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相关法律法规,如在体育相关法律中增设有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相关条款,对伤害事故的各方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使老师在上课时有可靠的法律依据,能无后顾之忧地开展体育教学。另外,法律的强制性同时也能保证学校体育相关政策的落实效果。
五、结语
多年来学校体育改革的成果颇丰,但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改革也需同步前行。明确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价值需求有利于理清改革思路,同时就当前改革所存在的不足为依据,进一步推进改革,以保证学校体育在教育的“立德树人”总任务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季浏.对中国体育健康课程模式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06):12-22.
[2]季浏.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J].体育科学,2019,39(03):3-12.
[3]潘绍伟.改革开放40年中国学校体育思想探析[J].体育学研究,2018,1(04):21-30.
[4]王锡营,邢金明.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现實缺失与发展路向[J].中国学校体育,2018,5(11):48-52.
张颖虹 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