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征理论探析下土味文化的亚文化主体特征

2020-09-10王子童

今古文创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主体

【摘要】 “土味”是近年来在互联网上非常流行的一种亚文化形式,目前并没有专家学者给“土味”下过明确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土味文化”即是发源并流行于乡村的,凭借快手、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传播的,内容多为浮夸的表演段子或舞蹈的视频、图片、话语等。以“土味视频”为例,“土”是由于它具有明显的农村特色,拍摄地点也多为乡间的小路、宅院、小镇等,表演者多穿着不符合潮流的服装,用浮夸的台词和情绪表演一些无意义的对话,并且常有對经典电影或电视剧的戏仿,或者做出夸张的行为来吸引眼球。那么“土味”的发起者们为什么会拍摄“土味”?为什么这些文化会兴起?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隐喻。

【关键词】 土味文化;乡镇文化;文化循环;主体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3-0052-02

斯图亚特·霍尔(1932—2014),英国左派思想家、社会学教授、当代文化研究之父、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主要开创者。霍尔的“文化的循环”是伯明翰学派乃至整个文化研究的关键理论,利用文化的循环理论,我们能清晰地看出“土味鉴赏”圈层的形成原因。

以土味表情包为例,表征是符号、图片等,比如一些谐音梗:我太“南”了、火冒三“藏”等。拿近期非常火的“我太南了”分析,这些网络少年用“南”来替代“难”,将麻将里的南赋予了难的意义,越来越多的人能认同将“难”替换为“南”的规则,也开始使用“我太南了”这种表情包,并制作出更多关于“南”的表情包,甚至有人看到了商机,将这个小文化制作为商品,比如手机壳等,认同这样文化、觉得很搞笑、很新潮、很另类独特的人也会去购买这样的商品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抑或是跟随潮流,于是也产生了消费。至此,一个完整的文化循环就完成了。

霍尔说,文化涉及的是“共享的意义”。我们通过语言去理解事物,生产和交流意义,我们只有通过共同进入语言才能共享意义。“我太南了”实际上没有任何书面意义,它的意义实际上是通过文化的循环被传播而得成的。

一、小镇青年的风格抵抗

为什么会有人不断的创作土味?威廉斯在《文化分析》中对文化进行了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可以理解为,文化是一种行为,“土味”作品的创作者的意图根本在于对自我表达的认同。

“自我”和“抵抗”是亚文化形式之下的主观核心, 伯明翰学派对青少年的亚文化现象的研究表明, 青少年越轨文化形式及其内在都欲在表现自我。其实不止国内现在的“土味”,原来的嬉皮士、摇滚、朋克等其实就是早期亚文化对传统主流文化的一种反叛。伯明翰学派认为,青少年亚文化制造出独特的符号和风格:音乐、文学、舞蹈、行动、暗语等,通过风格来协商他们的阶级存在。

也就是说,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表达和行为,来获得同样认同这种表达和行为人的肯定,之后他们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圈层”。

从印刷媒体到电视媒体,占据话语权的一直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精英文化,无论是金钱、教育还是品味,都像是一层壁垒,把小城市、乡镇的人群封锁在主体的城堡外。所以当互联网出现,新媒体成为大众媒体,主体消失,小镇青年终于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有了不需要过多资金投入和教育基础也可以展示的平台,快手、抖音、微博等平台上迅速涌现大量良莠不齐的个人作品,大部分视频作品要么是对精英文化的模仿,要么是一些“励志”的剧情。

如早期爆火的“土味维密”,一位青年用树枝、塑料膜、编织袋等作为材料模仿维密天使走秀,就是对主流精英文化的模仿。又比如一些土味情景剧,最常见的剧情就是穷人变富人的逆袭,创作者试图通过土味视频表达自己的欲望,想要冲破壁垒,融入主流文化,成为城市精英。

还有一部分人,现实中也不是土味和浮夸的,但当知道精英文化对这种小镇亚文化表现出排斥和贬低时,反而生成一种抵抗的行为。赫伯迪格说,亚文化并不是直接对主流文化进行正面挑战,而是通过风格来表达其抵抗意义。“土味”就是代表乡镇文化的风格,土味创作者通过自己的作品,带动其他乡镇青年与自己一起狂欢,引来更多精英的反对声,反而给予创作者一种与精英文化进行了博弈的成就感。

二、土味追随者的主体特征

传统的观念把“主体”看作一个有完全意识的人,一个自主而稳定的整体,行为和意义的独立的真正来源,而福柯认为,“‘主体’是在话语内生产出来的。”主体不能游离于话语之外,他必须服从于话语的规则和惯例,服从于其权利、知识的处置。因此“主体能成为话语所生产的知识类型的承载者。它能成为权力通过它而得以传递的客体。但它不能作为权力和知识的来源而站在它们之外。”

如快手上的主播“牌牌琦”,他有一众粉丝,每晚在快手上准时等待他直播跳社会摇,这些人自称为“牌家军”并像追星一样,在评论中统一打标语,在网络的其他“阵地”维护牌牌琦的声誉,学习牌牌琦的社会摇舞蹈、穿着打扮、录视频的手法等等。福柯认为知识和权力之间是有联系的,与权力相关的知识不止拥有“真理”的权威,而且有权使其自身真实。

如果说这些土味视频的创作者是立于小镇和城市之中的尴尬地界,那么这些“追随者”就是站在乡镇中央的人,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去自己发声,只能通过对这些“领头人”的追随和模仿来表达自己。社会摇中的“花手”在网络上被众人模仿,被大众称为“发芽”,一度在各个平台上引起模仿狂潮。相比起社会摇,一些土味台词短语传播的范围更广,甚至于大众对其进行了解构,重新赋予新的意义,更造成了全民的土味狂欢。如“老铁”“安排”“666”,这些土味短语冲破了层层壁垒,甚至连新闻联播、春节联欢晚会都曾使用它来展示自己的“接地气”,土味的流传具有了全民性。

而土味视频的主体为何逐渐颠覆,动摇了精英文化?一是源于猎奇审丑的心理,二是源于主体追随性。

微博实际上是让土味走向精英视野的幕后推手,如红人giao哥,每段视频都在田地上录制,画质模糊,衣着土气,表演夸张,口音独特,因一句“一给我里giao giao”火遍全网,刚开始大家只是抱有一种玩味、审丑、打趣的眼光看待这个人,大量转发,嘲讽此人为“说唱鬼才”“rap界的泥石流”等。很快,大家的转发让giao哥越来越火,大家纷纷传播,用他的素材做鬼畜视频,大众群体也开始对他进行戏仿,录制视频,模仿他奇怪的口音、夸张的动作,和经典口头禅“一给我里giao giao”。

这时,中心大城市的青年从审丑猎奇变成搞笑戏仿,甚至有些人通过模仿获得大量点赞和粉丝,其在这样的矛盾对立中,反而把土味文化推向了巅峰。而没有直接接触到土味视频的精英由于想要融入大家的话题中,又去主动了解土味文化。如果这部分精英青年不去了解giao哥其人,就跟不上现在社交媒体上的热点,就游离于大家的话语之外,就不能够成为大众主体的一分子。福柯的主体概念表明,话语自身间建构了使它因此而有意义和有效的主体的位置,个人也许在阶级、种族、性别、民族各方面不尽相同,但他们只有在认同话语所构建的那些位置,使他们自己受制于其规则,并因此成为其权力和知识的主体,才会取得意义。

三、淹没或收编的归宿

新媒体的出现虽然为乡村小镇青年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心的窗户,但没有实际的提升他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层次,而小镇青年的自我表达也受到主流文化的排斥,无奈之下,小镇青年只能在乡村和城市的边缘游荡,成了“四不像”,土味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情绪释放和新媒体推动下衍生出的青年亚文化产物,乡镇青年在作品中将自己塑造成很“土”的形象,实际上是一种对社会的话语体系以及由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不平等带来的阶层壁垒的抵抗,乡镇的青年通过土味来塑造风格,再通过风格形成一种仪式,用这种仪式进行对主流文化的抵抗。这种抵抗是一种“消极式抵抗”,是“迂回的、狂欢式、消解式的抵抗”,伯明翰学派认为,亚文化的风格只是符号层面的抵抗,这种风格抵抗并不会对主流文化进行实质性的颠覆,但土味文化在互联网上风卷残云般的传播似乎破坏了长久以来主流文化苦心经营的传统正能量文化,所以主流文化必定会对土味文化的传播有所反应,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试图将土味文化进行转化或消解,这就是对亚文化的收编。

霍尔的《通俗文化》中讲道:“青年文化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和粗制滥造的东西的矛盾混合体,它是青年人自我表现的场所,也是商业文化提供者水清草肥的大牧场。”当土味文化在互联网上刮起飓风,自然有资本嗅到商机,搭上这趟顺风快车。

比如吴正强,网称“发际线男孩小吴”,因在某发廊体验免费修整发际线和鬓角项目事后被要求付款一万八千元报警而被节目报道,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小吴的表情上,于是将小吴做成大量土味表情包在微博上转发,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不少官博都进行了转发评论,短短两天,那条微博的阅读量就达到了4000万,随后有公司看到商机,将小吴签约为艺人。

可以说,土味文化也不是被动者,而是和商业打着“配合战”,并不是土味文化被商业消解,而是借由风格半主动的与商业进行谈判,既是被商业收编,也是借由资本运作和宣传自己。可是由于土味文化的内涵和文化底蕴不足以支撑众多网友持续的关注,观众也只是在全民审丑的狂欢中无意识的填了一把柴火,即使真的被商业收编,也只是乘风而上,借着东风烧一把旺火,割一波韭菜,随后又会有新的热点出现,慢慢淡出话题中心,无人问津。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胡疆锋.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6](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志实践[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英)斯圖亚特·霍尔.通俗文化[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北京:北京新知三联书店,2005.

作者简介:

王子童,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猜你喜欢

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多管齐下,主体评价小学生的习作
何谓“主体间性”
技术时代人的主体性迷失与出路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七项政策支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平面设计主体间性设计观初探
冯契对毛泽东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的解读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