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恒的激情

2020-09-10宫浩钦

今古文创 2020年12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审美

【摘要】 航空画是以飞机、飞行器、航空事件为题材的绘画门类。近百年来航空绘画以其特独特的面貌,丰富着绘画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成为工业时代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飞机上凝聚着人们的如梦理想、浪漫情怀和理性精神。现实主义航空画创作,要真实而典型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现实本质,抒发人们飞翔的梦想和激情,营造航空时代人们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  现实主义;航空画;审美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78-02

一、航空画的缘起与现状

(一)航空艺术的早期探索

从1903年莱特兄弟开创人类动力飞行的历史以来,以飞机、空战、航空活动为主题的航空画便应运而生。优秀航空绘画作品,不仅描绘细腻逼真,对航空事件本身也要严格考证,因此往往兼具史料和艺术欣赏双重价值。航空绘画历经百年,在西方各国获得长足发展,不仅从业者人数众多,风格式样也是精彩纷呈。人类对天空的向往由来已久,埃及的墓室壁画上,玛雅文化的遗存中,都能看到人们翱翔蓝天的各种有趣设想。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绘制的飞行器手稿,无论是扑翼飞行示意图还是空气螺旋桨和降落伞的设计草图,都展现出他天才的想象。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墨子、鲁班就曾研制过飞行器。敦煌、麦积山、克孜尔的两汉、魏晋时期的石窟壁画上,我们看到的飞天,就是古人围绕飞行展开想象的艺术遗珍。然而,中国的航空绘画艺术,却没能延续这一繁荣。民国时期工业落后,内战不休,航空事业未能获得实际发展。航空主题的绘画创作十分鲜见,仅零星有些艺术家的作品见诸报端。只有梁又铭抗战时期绘制过一批航空画,举办过专门的航空绘画作品展,其他的航空绘画创作基本绝迹。

(二)空绘画的发展

伴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二战后国际上的航空绘画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军事题材画家和风景画家纷纷尝试航空画创作,航空绘画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工业社会较早,形成了与现代工业文明相匹配的一系列制度和文化体系,因此在这样的基础上,航空画自然而然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航空画还以书籍插图、宣传海报、杂志封面等许多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起到了普及和宣传航空的作用。长期的耳濡目染,人们也因此与航空建立起了感情,并逐渐形成了航空艺术创作、航空艺术欣赏、航空艺术品收藏的文化土壤。航空画作为航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推进航空文化的发展方面一直起着重要作用。放眼西方航空强国,无论是航空研究机构、航空企业、民航机场、空军基地、航空博物馆,航空画几乎随处可见。从事航空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成立协会,定期开展活动,客观上促进了民间航空文化的风行。

(三)航空画中的社会土壤

古老的中国由于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画家和民众的审美趣味还长久驻足在农耕时代,然而社会的发展亟须培育航空艺术的土壤。现代人挥之不去的文化的乡愁,比以往更需要寻觅心灵的归属,在这个物质丰沛的社会,人们缺乏的是精神家园。试想人们在吟诵“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时候,胸中涌起的会是怎样的豪情?一名飞行员在日记中写下:人生性是热爱自由的,所以才会向往飞行。显然,在他看来,飞行是为了拥抱自由,逃离来自大地的禁锢。然而,当飞行成为一种信仰,就不仅仅是短暂的逃离,更像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创造出震撼心灵的艺术作品,需要深层的精神挖掘,需要挖掘和表现航空中超越的、至上的精神世界。

二、航空画的精神内涵和审美范式

(一)仰望星空的文化传统

中国自古就有“画里的功夫在画外”的说法,航空画的艺术手法,不在于选择写实还是写意,也不在于选择再现还是表现,航空精神的发掘一直处于航空画创作的核心位置。两千多年前,大诗人屈原的《天问》,飞扬的激情和浪漫的想象,从天地离分、日月星辰、阴阳变化,一直问到天下治乱兴衰,诗歌的瑰丽雄奇令人赞叹。屈原的诗作突破了时代的限制,上升到了沟通天人的哲学高度,从格局上碾压了后世千年。中国自古就有追问“天人关系”的传统。帝王隆重的祭天仪式表明了深厚的空天文化传统,人们敬天、畏天,遵照天的意志来行事,甚至专门设置钦天监,来解读上天的意志,“天”一直处在中国人生活的中心,天的文化几乎构成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內核。古人观念中的天是神秘莫测的,天是万物秩序的隐藏之所,是伦理道德的依据,也是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来源。当今时代,飞机和飞行就是为沟通天人的最佳载体,表现超越、至上的精神,也是航空绘画走出图像再现,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关键。

(二)航空绘画创作的精神内涵

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感染人,源自艺术家的生活体验和作者内心的感动。那些能引发人们对生命进行严肃思考的艺术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好的航空绘画作品有艺术家对生命的哲学感悟,以及对自由的独到理解,它折射的是人性光辉。飞行是勇敢者的游戏,正因为它的高度危险,才展现了一种不屈的意志,一种顽强的精神,一种超越自我、奋发向上的雄心。航空精神的内核是人类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航空画的创作首先是一种文化创造,是对航空精神的重新诠释和解读。这不仅需要艺术家敏锐的直觉,更需要他对航空精神深刻、独到的理解。工业革命以来,机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以航空器为代表的“人造物”不仅承载着所处时代的科技水平、社会发展和审美风尚,而且以其独有的形式展现着人类创造的智慧,启迪着人们对科学和理性精神的认知。

(三)航空画的审美范式

艺术家是社会的“触角”,往往能最先感受到美。优秀的航空绘画能够给人一种向上、超越的视觉感受,仿佛是在“带着观众一起在飞”。航空之美卓尔不群,特点鲜明,内涵十分丰富。航空绘画所展现的机器之美、理性之美和速度之美,既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讴歌,也是对科学理性精神的颂扬,它包含着一套全新的文化体系和审美范式。人们对航空科技之美的发现也与对航空的认知紧密相连,航空之美丰富了人们的审美经验,拓展了人们的认知空间。勒·柯布西耶说:“飞机是现代化工业中一个最精炼的产品,飞机的发明是人类智慧、胆量、幻想以及冷酷理性的集中体现,飞机设计要把产品造型的艺术性与技术性合理地融合……”飞机美丽的气动外形是依据风洞试验来确定的,是艺术创造与科学实验的融合,是科技之美与理性之美的结合。法国著名飞机设计师达索甚至表述得更加直白:“凡是看起来漂亮的飞机,就是好飞机!”

三、现实主义航空画的创作

(一)现实主义航空绘画创作的灵魂

艺术是对生活的一种审美认识和再现,它关注人生和社会,反映现实生活。好的现实主义艺术作品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不仅再现客观存在的真实,还揭示现实中民族、时代的本质精神。抗战期间的航空绘画作品,秉承了朴素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抗战时期为了发动民众宣传抗战,画家们来到前线,将目光投向炮火连天的战场。梁又铭的亲身抗战经历,成为他创作空中抗战系列作品的深厚基础。一件好的艺术品,关键要看它是否拥有灵魂,有灵魂的作品才能打动人,拥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二)现实主义航空画创作中的浪漫精神

现实主义世界观,看到的往往是人类经验中周而复始的悲剧。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也需要浪漫的“神话”来舒展和释放,需要表现人们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来鼓舞群众。实际的艺术创作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往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浪漫作为革命现实主义的一个元素存在,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如高尔基的作品,就充分地体现了革命现实主意文学的浪漫传统。浪漫主义推崇所谓“艺术是艺术家自我的表现”的观点,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其实,在尊重艺术家的艺术感觉和内心情感方面,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三)现实主义航空绘画的永恒与不朽

航空绘画创作,首要的是震撼人的灵魂,而非愉悦人的眼睛。那些能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要求,引起人民大众共鸣的作品,才称得上大美之美。艺术是对现实的一种认识、再现和反思。航空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思想倾向,更是一种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性和不朽性。因此,现实主义航空绘画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关注社会和人生,反映社会现实,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现实主义绘画藝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是通过各自的艺术语言来追求理想和表达精神世界。艺术家们将作品,当作承载自己文化意识和精神内涵的工具,有明确的社会目的及思想教育目的。航空绘画所展现的机器之美、理性之美和速度之美,既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讴歌,也是对科学理性精神的颂扬,它包含着一套全新的文化体系和审美范式。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航空艺术将会迎来快速发展并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宫浩钦.中国航空绘画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20.

[2]饶鸿競,陈颂声,李伟江等编.创造社资料(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宫浩钦,男,博士,籍贯湖北随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航空艺术、设计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审美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敦煌艺术考察所感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新现实主义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