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现代中国民间狐狸故事呈现的新特点

2020-09-10李琢斐

今古文创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新特点民间故事

【摘要】 多年以来,学者们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狐狸故事的研究广泛而深入。本文以“民间文学集成”系列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对现当代的民间狐狸故事进行考察,并与古代文学狐狸故事相比较,着重分析其充满地域特色的时代新特点。

【关键词】 狐;民间故事;古今对比;新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35-02

一、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狐狸故事

从秦汉之际开始,中国对于狐狸的遐想就未曾止歇。到魏晋南北朝之时,志怪小说崛起,狐狸在其中常常崭露头角,捉弄人类,带上了神秘的色彩。虽然常常只有寥寥数笔,却开始形成狐狸故事多姿多彩的雏形。

唐宋时代,狐狸在古代文学中的形象进一步丰满,有《任氏传》等钟情人类的狐妻故事,也有求娶女子的狐婿形象。有的调皮作祟,有的知恩图报,有的博学明礼。《太平广记》作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一部总集,其中讲述狐故事的就有9卷83例。

明清时期的狐狸故事更加丰富,开始成为长篇小说里面的配角甚至是小说故事集里面的主角。《狐狸缘》《三遂平妖传》等长篇小说中的狐狸吸人精血,吃人骨肉,是反面角色的代表;《聊斋志异》等小说中的狐狸却常常温柔可亲,一往情深。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的狐狸故事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狐貍相较于其他动物而言,是中国文人与平民们津津乐道,最愿意赋予想象力的一种动物。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民间的狐狸故事

狐狸的踪迹在中国古代的文学类书籍中多见,甚至史书中也会出现它们的身影。进入现代社会,中国人对狐狸的文学念想仍未停止。中国民间保有着丰富民俗作品,其中就包括口耳相传的故事。为了收集和保留这些学术资料,我国文化部门于建国后联合组织编辑出版了一套书,名为《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各省市都先后有专业人员参与这项工作,编纂本市甚至本县本乡镇田间地头人们吟咏的故事。这个庞大的系列包括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三种。而笔者在此主要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为考察对象。

以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上海市、江苏省、四川省、辽宁省、贵州省等地区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为参考,可以发现中国现当代民间文学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上既有一脉相承之处,又有新的特点。

三、中国现当代民间狐狸故事的继承

现当代民间故事中狐狸的怕狗;母狐狸用以身相许等方式报恩,公狐狸爱魅惑少女或者学识渊博;神话及寓言故事中的狐狸则有机智狡猾、爱挑拨的特点,这些都与中国古代小说里面狐狸故事的特性一脉相承。这可能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影响当地人民口头故事的来源类型是共通的。即从中国古代书面的狐狸故事发展而来。

如河北邯郸卷《王三儿卖梨》 讲的故事是卖梨的王家老三救了狐狸,于是凭借狐狸赐予的宝物获得了皇姑的芳心,和皇姑到世外桃源共度余生。山东日照卷《石头拉粪,狗屎薄地》 讲人狐斗智的当地故事。农民利用狐狸和人对着干的恶作剧心理,反而让狐狸为己所用。江苏淮阴卷的《狐仙报恩》 讲一只被救的狐狸精,为了报答恩人,使恩人的家宅免受火光之灾的故事。

中国现当代民间狐狸故事中狐妻故事数量较多,狐婿数量却很少。出场的雄性狐狸基本都以负面形象为主,但也存在学识渊博的类型。

四、中国现当代民间狐狸故事的新特点

除了与古代狐狸故事相继承的相同点,这些故事确实在小说、诗歌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新的特色。有以隐形为功能的狐仙帽,代表故事是辽宁省岫岩哈达碑镇一带《胡大姐除熊精》,作为帮助当地村民扫除恶势力的狐仙帽子,在帮助正义人士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防御功能。但在望都卷的两则故事《狐仙报恩招烦事,呆子得意惹祸端》和《狐仙帽子》中,可以助人隐身的狐仙帽被人意外所得,却滋长了人类不劳而获的心理,最终反而酿成闹剧,甚至乐极生悲。

报恩类故事中,除了古代故事中出现的以身相许、提供情报等方式外,新出现了采用拜把子的义气方式报恩,代表故事是辽宁省岫岩哈达碑镇一带的《胡大姐除熊精》,这样的狐狸就像是21世纪新的女性标准“女汉子”,有着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

古代故事中狐和狐的后代主要是对恩人直接报恩。如今民间故事里的狐若没有机会对恩人直接报恩,也会帮助恩人的后代。上海杨浦收集的民间故事《狐仙》狐狸报恩》即是如此。山东日照卷《朋友》《狐仙楼》则表达对贪财之人的鄙视和嘲弄,这比古代故事中的学问狐更有文人气节。

在中国民间故事中可以看到,狐狸的报答对象常常是家中最小的弟弟 ,而家中年龄较大的兄长则普遍品行不好,贪财自私。以上都是中国古代狐狸传说故事中不曾存在的新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狐狸故事和当地的历史文化有所结合。宋朝著名爱国将领岳飞的故乡在河南,所以河南的狐狸故事也丰富了岳飞足智多谋形象 ;河北望都作为中国圣明皇帝“尧”的故乡,狐狸故事也用来展现了尧帝的与众不同 ;大连地区的狐狸故事则有着明显反抗日本、苏联的感情色彩。下面分别举例来详细说明。

《尧帝诞生》讲帝喾的妻子庆都十四个月才生产,她觉得说不清道不明,想把孩子扔掉。养父伊祁侯来劝也无效。头两次婴儿都安然无恙。庆都硬起心肠第三次扔掉他。当晚让人把孩子放在一个封冻的池塘上。随着一只大鸟的叫声,几只大鸟飞到孩子身边护着他。大鸟朝树林叫了几声,跑出一只狐狸。那狐狸分开鸟群,把肚子靠在孩子头上,给孩子喂奶。吃完狐狸奶,孩子渐渐睡着了。庆都见此,“哇”的一声哭出来,又愧又恨。伊祁侯给孩子取名放勋,因为出生在伊祁山,就以伊祁为姓。尧是死后封的谥号。

尧帝是长期以来被奉为圣贤的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之一。在河北省这个神话故事中,尧帝由于在母亲腹中久于常人,所以三次被母亲遗弃。而狐狸喂奶的情景最终让母亲折服。狐狸等不通人智的动物尚且愿意保护一个婴儿,说明这个孩子有着异于常人的特质。在这个传说中,狐狸虽无成精成仙的资质,也却是这则传说故事中不可或缺的配角,使得望都“尧帝故里”更具地域特色。

《借狐仙巧治小鬼子》和《狐仙显灵》是大连当地关于狐仙的两个传说。《借狐仙巧治小鬼子》 流传在大连湾镇一带。日本军队占领中国大连的时候,据说有个叫土井的炮兵小队长,烧伤抢掠,无恶不作。这天他又上了南山打猎,远远发现一只红毛狐狸。当地人都说“千年红,万年白”,他打了两枪都不能击中。狐狸钻进了洞里,土井钻进去只闻到了狐狸的腥臊味,也没再发现狐狸。第二天老百姓们听说了这件事,纷纷说骚扰狐仙,定遭报应;狐仙已经变成了穿红裤红褂的漂亮大闺女,挨门挨户问土井做过的坏事,要惩治他。汉奸把这些话报告给了土井,土井本来不信,到大街上来打听,真的远远看到一个穿红衣服的大闺女,在和人们指指点点。可他跑到跟前,那大闺女却不知去向。老百姓们向南跪下,嘴里念叨着“狐仙保佑”,还一扫平日的胆怯,愤怒相视。还带着各色供品都往南山上去拜狐仙。后来土井就生了病,疯疯癫癫,没过多久就死了。

《狐仙显灵》 则流传于大连市的前关村一带。大连湾镇的和尚岛山的洞里据说住着一位狐仙。日本军队占领大连后在大连湾修建了兵营。那时候在夜间常看到一只白狐狸直立站着,耍一个火红的圆球。某天,日军一个叫山本太一郎的副官在此打猎,他凶恶好色,看到了上山挖野菜的红花姑娘,追过去想非礼。危急关头,山坡上走下一个浑身穿白的美女,拦住山本。于是山本放了红花来抓她,这军官正要抱住白衣美女,却觉得毛茸茸的,再一看,一只大狐狸后脚站立,前爪搭在他的肩上。山本吓得摔了个仰面朝天,昏了过去。醒来回到军营没多久就死了。几天后,山本的上司司山一郎带两个士兵上山来报仇,南山的白狐狸真又出现了。他们连打三枪,却怎么都打不中。司山一郎回到营地也头昏脑涨,没几天就死了。

《小老俄》 同样是一个倾注了大连当时百姓民族感情的故事。故事流传于南关岭一带,由60岁的铁路工人讲述。日本占领东北时,修满洲铁路死了很多中国劳工,南关岭北边的后山口成了乱葬岗。看管中国劳工的日本翻译是日俄混血,总做一些欺男霸女的事。这天他晚上出来闲逛,被一个漂亮姑娘引到了乱葬岗。姑娘一头扑到他怀里。还没等他高兴完,却发现怀里是只狐狸,正四脚蹬着,还冲他撒了一泼臊。他被熏得晕了过去。醒来后逐渐神志不清、一命呜呼。当时的百姓们都说是狐狸显灵。

大连甘井子卷中共有7则狐狸故事,其中为抗击当时侵略者为背景的就有3则,充满了当地人民保家卫国的强烈意愿。狐狸故事中加入了新的时代色彩,与河北望都卷的故事一样展示了当地的地域特色。

在中国文学故事中,狐狸作为一种智谋型动物,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印记。现当代的民间狐狸故事,在继承古代狐狸故事特点之上,也跟随时代拥有了新的特征。在大量搜罗整理资料后,本文简单地对中国现当代狐狸民间故事的时代新特点特别是地域特色这一点进行了梳理。

参考文献:

[1]杜学德主编.中国民间文学集成 邯郸市故事卷下[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12.

[2]山东省日照市三套集成办公室.中国民间文学集成 日照民间故事卷 第1卷[M].1989.

[3]淮阴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淮阴市卷 下 故事·歌谣·谚语 江苏省[M].1991.05.

[4]白庚胜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 河北 望都卷[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07.

[5]白庚勝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 上海杨浦卷[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10.

[6]成都市东城区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中国民间文学集成 四川卷 成都市东城区卷 文献本[M].1989.03.

作者简介:

李琢斐,汉族,邢台学院职工,韩国全州大学在读。

猜你喜欢

新特点民间故事
让民间故事成为培养幼儿文学想象力的沃土
十二生肖·鼠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
服务成长:“民间故事进幼儿园”
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传播格局演变
电视新闻播音语言的新样式和新特点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的新特点
现代女装设计中图案应用的新特点
2014年度陕西网络传播十大案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