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呼兰河传》的散文化特征

2020-09-10李盼盼

今古文创 2020年30期
关键词:呼兰河传萧红分析

【摘要】 萧红是最能体现“文体意识”的一位作家,她个人的小说学是:“小说应拥有一定的写法且需具有某几种东西,不需要如果契诃夫或者是巴尔扎克的作品那样。但我并不认可,而应是只要有各式各样的作者,便会形成各式各样的小说。”萧红不会盲目地以传统小说结构展开创作,其是在有意识地对小说结构进行创新,即构建只属于她个人的小说美学。她以独具一格的笔触塑造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是兼具群像性人物、音乐性结构与情感性情节的“萧红体”小说。而她的散文化小说代表《呼兰河传》,具体很大的分析研究价值,对此,本文将以《呼兰河传》的散文化特征切点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 《呼兰河传》;萧红;散文化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0)30-0004-02

有关《呼兰河传》,是将呼兰河城作为主角的一部小说,立足于呼兰河这个大背景,铺展开呼兰河城这个广阔的生活画卷,向读者呈现出那里的房屋、村舍、大地、乡民。《呼兰河传》全书一共分为七章,其中的每个章节均可以独立成篇,而且每章也是构成整本小说的不可或缺的枝节。将其中某一章去掉并不会影响到小说全篇,如果进行再延伸则是无尽头的。也正是因为伸缩自由且开放性特征明显的散文化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小说在创作意图方面的广度和深度。正如茅盾先生所言,《呼兰河传》如同一首叙事诗、一幅风俗画更是一支哀婉的歌谣。

一、小说意境散文化

小说通常为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与丰满的人物形象,可在阅读《呼兰河传》的过程中,更多感受的是其所传达的意境,也正是因为这种散文化的意境才深深吸引广大读者。文章认为在《呼兰河传》中,浮现着萧红针对童年时光与家乡的深深怀念与眷恋,不仅难以忘怀更是刻骨铭心。在很多作品中涉及家乡与童年均是温暖的,那是作者美好的精神家园充满着温暖与动力,可我们在《呼兰河传》中,即使萧红是在回忆自己的童年与家乡,但实际传递的却是孤独悲哀。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城?遭遇不幸但麻木不仁的人们过着愚昧且单纯的生活,因为小团圆媳妇的爱笑大方被称为“不规范”,在小团圆媳妇折磨致死后,大家认为婆婆很可怜。这座城里虽然没有所谓的人心险恶与冲突矛盾,但却有着无法改变的习惯与约定俗成。本应该是批判、抛弃这样的生活与环境,可却在萧红的笔触下充满着深深的怀念。由此,我们也体会来自萧红内心的悲哀寂寞。正是这份复杂的心境塑造成一个立体多面的意境,虽残酷但真实,也是因为如此才会直击读者的内心,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在最艰苦的抗日战争阶段、在离开萧军之后,在最后的生命时刻,萧红孤身一人在陌生的香港时刻思念着自己的童年与故乡。现实的艰辛、感情的落寞让萧红紧紧攥着生命当中的一丝亮光,虽然如萤火般微弱可依然难以忘怀。是当时所处的状况决定了写《呼兰河传》时萧红那份复杂的心情,因此折射于《呼兰河传》立体抒情的意境创作上。

二、小说情感散文化

作者在小说中若想传达某种情感通常会依托故事的叙述来实现,可是《呼兰河传》中不仅没有情节而且也缺少时间线索,看到的仅是回忆式的淡淡叙述,不漏痕迹地体现着浓烈的情感,让读者印象深刻。通过对萧红《呼兰河传》长时间研究,部分学者认为《呼兰河传》属于一部自传,还有人觉得应是一部回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评价是由于小说写的是正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可在小说前两章的情感表达上却使用一个独特的方式,即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将著叙分离,这样读起来会觉得作者是通过一个旁观者的角色针对所发生的事件加以叙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作者将自己置身于作品构造世界的外部,这样会形成一种客观冷静之感。以第三人称描述小说过程,由于很多作者是没有亲自经历的,往往在表达情感上会显得有些畏首畏尾,但是在《呼兰河传》中却做到了小说中表面是“无我”,但真实感受“我”的存在,从而使读者更能体会来自作者的真诚。

隐性评论是小说另一个情感表达特点。作者在小说的前两个章节中,通过第三人称展开叙述,由此也出现了多个小说人物与一个叙述者。一般以第三人称推进小说能做到多角度上的转变,如果可以和事情基本发展规律相符,便能对人物的描写不断转变,有其视角阐述观点看待世界。每一部小说均有其各自的主题思想,从多角度对待事态发展能让叙述者和读者处在相同的平台展开沟通交流,通过对不同人物心中和眼中状态的设立,评论世界与事情,进而透过他们将个人认知和观点表达出来,对于读者而言,也是借助人物刻画感受叙述者未在字面表面阐述的观点,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如在《呼兰河传》第一章中有关大泥坑的相关叙述,萧红采用“冒险”“勇敢者”“懦怯者”等字句,通常情况下一个大泥坑并不会有多大,更不会说明有多大的困难,其只是作为生活当中的一个微小构成,萧红在对琐碎的事物描写时应用如此“大的描述”,会让读者觉得略有突兀而且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可要是读者能立足叙述者视角针对词语用意进行评析,则很容易发现当中蕴含的深刻情感,有关类似的隐性情感表达真是以第三人称视角来刻画完成的,更是一种针对社会的隐性评论。反观这样的隐性评论不会让文章显得突兀,其是在散文化表达情感方面的柔性体现。在《呼兰河传》的后续章节描述中重新回归了第一人,可仔细发现其中还是隐藏着“我”这名叙述者。“我”是回忆着正在经历过去的一种进行时态,至于小说外的作者则以回忆者角色而存在的,这两者不断重合和分离有利于作者将情感表达更容易融入其中。例如在《呼兰河传》的第三章中关于大针与祖母的描述,“在我三岁……我记得……”类似的语言加以铺垫,这句话中的第一个“我”主要是指会议当中正在发生的“我”,至于后者则是隐藏文中的叙述者,如果没有仔细体会则容易认为是通过第一人称展开叙述,但实际上则是把两个“我”相分离,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让读者可以隐约感到是存在这叙述者推进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在后面以儿童视角看待世界则显得十分真实,借助用儿童的“我”来描述,使隐藏的叙述者基于这一角度看待社会,将社会真实的一面揭露出来,进而突显成人观点。《呼兰河传》就是采取叙述者和作者相分离的方式,隐藏文章中的各方面情感,以相对含蓄方式表达情感。

三、小说结构散文化

故事情节的淡化是《呼兰河传》小说结构散文化的一个主要表现。着眼该角度,小说并依据传统模式对故事情节进行完整描写,仅是作者的随感而发,主要选取当中若干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加以简述。在《呼兰河传》这部小说中的每个章节、场景等均能独立作为一篇散文存在,是一幅生动且色彩鲜明的风俗画。在《呼兰河传》这部小说中,故事情节怎样发展针对小说自身来讲并不是很重要,仅是作者借助相应的片段化情景营造一种氛围,进而得以在气氛当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呼兰河传》虽然划分了章节,可是却没有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小说结构更倾向于松散的“串珠”,每个章节之间仅是在情感上存在着联系。例如在小说第一章简为我们单介绍那里的社会环境与自然景致,在小说第二章则是对呼兰城的人文风貌进行描写。在后花园关于“我和祖父”的事情放置于小说的第三章。而之后的章节所描写的是主要是家庭和周边人们的精神与生活状态。若是从小说结构分析根本找不到能将小说全文串联起来的线索,每个章节之间均能够独立成篇。我们应知道《呼兰河传》并不是和传统小说那样追求结构美,《呼兰河传》所追求的应是结构方面的断裂与情感方面的联系。如果关注小说内容则能感受到全文贯穿这浓郁的抒情,让《呼兰河传》具备可分可合、形散神聚的散文化特点。与此同时,这部小说另一大结构散文化表现是忽视“时间性”。在《呼兰河传》中“时间”不仅没有促进情节发展的作用,而且呈现出一种“假设性”。就像葛浩文这样评价萧红的作品:是超越时空的存在。正是因为萧红作品缺少时间性,因此使其的作品形成一种“持久力”。不将时间作为线索,不将具体时间作为背景,作品中的事件存在着共时性而且是能超越时间意义的。萧红的《呼兰河传》没有根据时序对文章内容进行组织,更像是信手拈来摘取深刻印象的画面加以处理。逐渐淡化事件自身的“时间性”,很多事件并未向读者交代时间背景,更没有依据变化的时间描述事件进展。其实对于萧红本身来而言,她的生命历程十分短暂宛如璀璨的流星划过夜空,虽然在中国文坛萧红没留下过多作品。可也正是因为流星的短暂才会更引起人们的注意。虽然萧红写得小说不多可每篇都能称得上乘之作。萧红小说创作的巨大成就体现在推动现当代小说的进一步发展,对体式与内容加以丰富的同时,构建了一个韵味独存的艺术世界。

四、结束语

萧红的代表作品《呼兰河传》,可以说在艺术上是独特的成熟,不仅具备童话的美善而且也彰显着散文的轻快。《呼兰河传》在30年代的文壇上,刮起了一阵清新的北方边塞之风。不管是这部作品的结构、语言或是其塑造的意境均体现着明显的散文化倾向,也正是因为这种倾向的存在进一步丰富了《呼兰河传》的创作,是小说作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一座里程碑,而且这样的创作个性也为之后的作家们带来一定的启发,是对我国文学创作极大丰富。时至今日,当再次阅读《呼兰河传》,仍然能给读者带来艺术的享受与思想的启发。文章坚信伴随时间的推移,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部作品具有的艺术价值,针对其艺术魅力深度发掘。

参考文献:

[1]李迎春.试论《呼兰河传》的散文化特征[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7).

[2]郭建平,桑晓飞,许净.《呼兰河传》的散文化特征探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8).

[3]郭素荣.浅谈《呼兰河传》的散文化倾向[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5).

[4]张建伟.论《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4(2).

[5]张红翠,庞芮.囚困在乡土与都市之间——重读《呼兰河传》以及萧红[J].南方文坛,2020,(05):132-136.

[6]阮学云,丁根发.论民俗文化在《呼兰河传》中的作用及意义[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22(03):115-121.

作者简介:

李盼盼,女,汉族,河南人,大学本科,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呼兰河传萧红分析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分析:是谁要过节
萧红墓畔口占
回头潮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笔下旧中国人民的生存图景
萧红临终讲述的往事
琴声不再响起的遗憾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