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舞台美术对剧目的影响

2020-09-10司雯雯

今古文创 2020年25期
关键词:舞台美术

司雯雯

【摘要】 舞台美术是戏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光、服饰、道具、高科技融为一体。舞台美术决定着剧目表演效果,也直接决定着剧目表演的成败。不同的剧目演出要求,对舞台美术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就戏剧表演领域而言,舞台美术是由专业人员根据演出需求进行统一、专业的艺术构思,通过多种形式来渲染营造舞台氛围,以求达到表演效果。

【关键词】 舞台美术;剧目表现;戏剧表演效果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5-0062-02

舞台艺术最基本的出发点围绕一个“虚”字展开。舞台上最终表演的目的是虚拟化的景象。而舞台美术则是通过舞台的实景布置来突出虚拟化的景象。在整个舞台的立体空间内,通过各种方式手段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通过实景的布置进而突出虚拟化的景。

一、舞台美术相关概述

(一)概念界定

戏剧表演业的日渐发展,衍生出多个类别的舞台美術。其本身也是由多种反复杂多的艺术门类组成,体现的形式多样化。不再追求仅仅简单的表现现实生活,而是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来体现最终的表演目的和效果。舞台美术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其概念的界定就是为了烘托艺术氛围而采取的多种表达方式和手段(通过各种方法)。

(二)舞台美术重要意义

作为戏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美术本身相对于戏剧表演实际效果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1.增加美感

戏剧表演的发展历程在不同阶段的体现方式和风格是不同的。最初阶段是为了表达某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结构,从而对故事中的人和事进行完整的展现。这一阶段被称为“写实”。在这个阶段,舞台美术的呈现主要通过道具服饰来衬托。手段也较为有限。随着戏剧表演的发展脚步加速,舞台美术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阶段。从开始的单一写实发展到写意-写实-写意写实兼备的多种类艺术结合的合成体。就戏剧表演而言,舞台美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为广大观众打开了一扇想象之门,无论表现形式还是意境表现都让人耳目一新,脑洞大开。在充分满足观众视觉美感的同时。舞台艺术也为观众带来美妙的意境享受。

2.突出主题 传情达意

就戏剧表演领域而言,无论是最初阶段还是发展到后期阶段,舞台美术的存在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主题而进行的环境烘托和多维度配合。相对于剧目来说,舞台美术的一切因素也是围绕剧目本身而进行的,人员搭配、道具服饰、舞台上方空间应用、高科技应用等都是为了展现剧目本身而设置。舞台美术本身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凸显剧目的实际表演效果,是戏剧最直观最形象的表现形式,也是剧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自身审美素养的提升,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的舞台美术表现形式,这对舞台美术的美感要求、想象空间提出了更深的要求,但是追根溯源,无论是从观众的审美角度出发还是从表演的本身出发还是剧目自身需求,最终都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审美,表现出剧目的主题,进而塑造一系列人物情节,突出剧目所要呈现意念和思想主题。

二、舞台美术功能及特征

(一)舞台美术功能

1.丰满剧目人物形象

剧目的中心点是舞台。舞台艺术中只要有演员出现,那就需要舞台美术的衬托。演员的出现目的是为了再现剧目中的人物原型,让原型人物有血有肉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舞台美术利用自身各种手段、功能对所要展现的人物形象进行立体化多方位的塑造从而达到丰满再现原型人物的目的。

2.丰富舞台表演的表现力

传统的舞台布景多为静态,剧目影响则可以在真实的剧情中融入动态背景,比如风吹草动可以将“草”的动态表现出来,可以更好地渲染整个节目的节奏及氛围。舞台设计中需要应用书法元素,传统舞台布景仅能展示出形态作品,而剧目影响则可以将书法作品的形成过程一笔一画的展示出来,观众通过抑扬顿挫的笔法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书法艺术的精髓。再比如春晚的杂技节目《花式篮球》中,虽然其背景仅是不同姿势的动态人物剪影,但是看似简单,却将整个节目的氛围推向高潮,使得杂技表演突破了传统的表现形式,时代感更加突出。

3.可将电影语言融入舞台设计

剧目影响可以实现非线性叙事处理,无论时间跨度多大均可通过剧目影响无缝转换,因此在现代舞台设计中应用多媒体可以将非线性叙事融入其中,比如倒叙、插叙等叙述方式,更换舞台背景即可直观的展示时间的转换。应用多媒体背 景还实现了电影蒙太奇与舞台设计的结合,如技巧转场、连贯式转场等分割方式,均可通过剧目影响应用于舞台的背景转场,大大提高了舞台场景转换的自然性、合理性、连贯性及流畅性。并且剧目影响丰富了舞台背景的形式,传统舞台背景中不可能出现的大海、太空、沙漠、草原等,均可以利用剧目影响人搬上舞台,更好地烘托戏剧作品的主题。比如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排演的音乐剧《最后一枪》,其整体结构是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串联起来的,故事的基本框架是五个士兵的亡灵对自身生前故事的回忆与追访,剧中采用大量的倒叙手法,由于该音乐剧包括五个独立的故事,故牵涉到的人物、场景都十分复杂。而应用电影蒙太奇组合与剪辑,将每组人物的生前背景、故事发展立体直观的表现在影视背景上,最终形成了回忆与现实互相串联的独特结构。

4.可有效降低制作成本

传统的舞台布景多采用实物摆设的方法,需要更换舞台布景时就要拉上帷幕,不仅实物摆设需要耗费大量道具制作成本,而且更换背景的过程容易打乱节目的表演节奏,导致背景设计单调、呆板。而剧目影响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可以实现舞台背景的无缝更换,不仅保证了节目表演的连贯性,而且多媒体视频、音响资料等可长时间保存,无须花费巨资制作实物道具,大大降低了道具制作及保存成本。因此,现代舞台设计中应用剧目影响可有效降低制作成本。

三、现代舞台设计对剧目影响

(一)参与角色的构建及剧情的发展

舞台美术在承担人物塑造、场景烘托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推动剧目中所有参与角色的构建和推动剧情的发展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和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场景一样,也是通过各种手段、道具服饰、立体空间、音乐感知等多种方法来促进剧情的发展,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扩展观众的心理空间

戏剧表演过程中舞台设计除了向观众展示一个现实的舞台空间外,还会为其设计一个心理空间,而观众的心理空间会对其观看表演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而在现代舞台设计中应用剧目影响不仅扩大了戏剧时空的自由度,而且无限扩展了观众的心理时空,比如呈现戏剧人物的心理活动,将舞台空间设计成心理造型空间,引导观众更好的理解剧中所表达的抽象、深刻的思想内涵;且多媒体还可将实现演员动作与影像的互动,这个过程中所营造的舞台空间意象可以使观众更加深入的沉浸到戏剧场景中,提升观众的心理审美体验。比如古典舞剧《青竹修雅》中,舞台设计师就将水墨、诗词、中国画、漆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到舞台布景中,舞剧开场以中国古代园林中圆形拱廊桥影像为主,一滴水墨落下、散开,幻化成水墨竹子,并伴有远山,作品的标题《青竹修雅》以草书的形式出现在水墨画的正中央,突出作品中题。随着舞者的翩翩起舞,影像随着舞者的動作缓缓推进:拱廊、水墨竹林、山水,这些多媒体影像中的元素跟着舞者的运动而活泛起来,影像与舞者的肢体边界是模糊的,观众的代入感更强,即使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相对浅显,剧目影响也可以引导其快速地了解舞剧的主题。

四、结语

总之,戏剧艺术是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审美活动,是一种潜在的审美心理交流,这种审美交流是演员及观众在视觉审美、心理审美等多个层面的内在整体知觉,其涉及感觉知觉、想象联想、情绪情感等多个心理因素。而舞台设计是戏剧演出中塑造环境气氛的重要措施,剧目影响的应用丰富了舞台设计的展现手段,实现了多种艺术形式的和谐交融,技术与艺术动静结合、互动演绎,使得戏剧舞台体现出动态的流动感,使得观众感受到舒适、和谐的审美感受及感官体验,也与人们现代审美理念更加相符,其开创了物质上与美学上的新篇章。当然,舞台设计人员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更新的剧目影响,将其与传统的舞台布景设计完美结合,促使人们的审美体验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沈沈.浅析多媒体互动技术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3,(9).

[2]郭弢.论舞台设计中剧目影响的灵活应用[J].赤子,2013,(6).

[3]刘海峰.全新视觉的舞台语言——试论多媒体在舞美设计中的运用[J].剧影月报,2012,(6).

[4]闫娜.探析数码多媒体影像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应用的弊端及解决方式[J].现代装饰:理论,2013,(12).

[5]刘猜.探讨移动影像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现状——以Jared Mezzochi的作品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5,(5).

[6]王芳雷.数字动画技术在片头制作和舞台美术设计中的独特价值——以2014年央视春晚片头和舞美影像设计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5,(3).

[7]曹慧婷.剧目影响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2015,(14).

[8]王鹏,李淑琴.剧目影响在舞台艺术设计中的作用[J].东方文化周刊,2014,(14).

[9]吴宇,王坤.新媒体视域下戏剧艺术的传播与传承 [J].大舞台,2015,(9).

[10]刘海燕,刘洋,曹磊.多媒体对舞台幻觉艺术的创设与呈现[J].中国戏剧,2016,(3).

猜你喜欢

舞台美术
浅析舞台美术的写实与写意之美
舞台美术设计浅论
新媒体与舞台美术的关系
浅析戏曲舞台美术的继承与创新
试论戏剧服装及其管理
论新时期的滑稽戏舞台美术
谈舞台美术的综合性特征
浅谈舞台设计的形式美
谈舞台美术的象征性写意手段
浅谈舞台美术与高新技术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