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庸》“诚”的思想探究

2020-09-10孙小琳

今古文创 2020年25期
关键词:中庸

【摘要】 《中庸》在开篇之始就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立意,可见“性”之重要,那何为“性”,《中庸》说为“诚”,“诚”乃复归本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赤子之心。它的作用是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如何达到这种境界——致诚的途径就是“尊德性而道问学”,两者相辅相成。

【关键词】 诚;性;尊德性;道问学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5-0044-02

《大学》和《中庸》虽然成于不同的时期,但两部著作之间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互为表里,互为补充,是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的体现。这二者尤其是《中庸》都是围绕一个核心概念展开的,它就是“诚”,所以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对研究先秦儒家思想有着根本性的意义。

一、“诚”乃复归本性

《大学》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可见正心是修身与诚意的桥梁。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正心?《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那么正心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来驾驭情感,不可有傲慢与偏见,起心动念都要诚实,勿自欺,更不能欺骗别人,因为心乃身之所宰,所谓“诚于中,形于外”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孟子也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失其本心”“放其良心”,就连经典蒙学《三字经》开篇即为“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对“心”的论述就是“性”,是上天赋予的纯粹的情感。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如何“保纯存真”?只有正心,把意欲、杂念、迷惘放下,澄明本心。也正如佛家所说“心如明镜台”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样,这里的“屠刀”不就是指人的一切欲望和私心吗?所以“诚意”便是要使这些欲望消退,达到天人合一的平和的境界。

那么“诚意”方法便是“勿自欺也,如恶恶嗅,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比慎其独也”“诚意”就是勿自欺,表里如一,而这种如一是建立在遵循内心的天性之上,不欺人也不自欺,重点是做到不自欺,这就是复归天性的途径。《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乃情,情由性而来,“未发”是属于纯粹天然的状态,无过无不及,如同孩提时代的赤子之心,如果过度的思考利弊,甚至对于蝇头小利表现出前仆后继,那就失去了内心的平衡,也就失去了平常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之所以要复归本性,是因为性无不善,顺乎自然,合于大道,“道”乃《大学》“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论语》中的“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所以达道之法莫过于内省于己,“诚意”就是达到“正心”与“修身”的方法,而修身正心就是复归本性的前提。

二、“诚”乃天下之大本

《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就是“致诚”,而“诚”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也。但天下并非皆为圣人,圣人也不是一蹴而就能在其位的,他们坚守善道,无一日懈怠,就像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人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三省”“三”并不是真正的三次,而是多次的意思,不断反思自己,并且认识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还要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故一般学习“诚”的人须要选择善道并坚守不渝,便可达到修身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此乃为一“诚”字的作用,滴水穿石,不可小觑。《中庸》又进一步说明“唯天下致诚,唯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见天下需要的是其德能配其位的圣人,这样天下才能如沐春风,人皆受益。那么,也只有天下至诚之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天赋,如此能洞明己性,也就是在修身这一层达到极致,又继而发挥其他人的天赋,此乃推己及人。从“修身”到“见道”的这一过程,可见最终的“见道”是如此重要,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道;“过犹不及”是道;“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是道;儒家“内圣外王”更是其理想之道。

由此,“诚”已经上升为遵循道、发扬道、化育万物而参天地的根本。因为“诚”乃“性”,“性”即“道”,《中庸》已论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不诚乃万物不能生长发育,可见,这里把“诚”真乃上升为天地之道,万物之本的高度。如此,那么人的道德使命就是达到“诚”的境界,既独善其身,也要兼济天下,内外兼修。

三、致“诚”的途径——尊德性而道问学

《中庸》中“诚者,天之道也;诚之道,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里讲“诚”是上天最初赋予人的本性,用心使自己做到诚实是人的本性。虽然天生至诚的人无须勉强便能合乎中道,但一般学习“诚”的人如何获得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達到“诚”的具体途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疑必明,虽柔必强”,那么如果按照“学、问、思、辩、行”的方法如此做上上百次上千次,即使愚笨的人也会变得聪明,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刚强。

《中庸》中“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这便是致诚的途径,也就是“尊德性而道问学”。蒙学《三字经》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也在讲本性与教育的关系。孟子讲“人皆有不忍仁之心”这里的心便是性、纯粹的善、顺乎自然、天人合一的本心。但后天的教化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品质皆是与生俱来的,但倘若想让这五种品质发展表现出来, 后天的教育尤为重要。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乃后天成圣人的必经途径。那何为“自诚明”?即由诚而明,诚乃本性;明乃通晓道理。这个过程是由内到外的,诚乃性,可以直接洞明天下万事万物,这也就是《中庸》实现修齐治平而采取的“尊德性”这一方法。

“自诚明”是最高境界,《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圣人也”,诚者的一切都合乎自然,顺乎规律。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这个道理,能这样做的人便是天生的圣人,老子《逍遥游》中“圣人无己”,无己就是达到天人合一,是自然的化身。那么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做到如此,离“诚”则不远矣,关键还是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心乃身之所宰,无论处于境地,受何种待遇,遭何种罪受,都不为所动,保持其天性,不可让“浮云蔽白日”,白日乃为纯粹的本性本心。孟子云“大人者,存纯真”和“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可见“保纯存真”乃不为外物所动,也如范仲淹所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但问题是我们都是三千红尘中的凡夫俗子,如何达到“明心见性”这是一个与“尊德性”不同的由外到内的过程。如果仅靠天性而不致学来保其天性,那么天性则会被种种诱惑所迷乱。“苟不教,性乃迁”就是这个道理。孔子讲“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诚”是一步步学习修养而来的,所以《中庸》提出“致诚”的第二个途径,那就是“自明诚,谓之教”。因为在第一个途径当中,我们当中很少很少有人是天生的圣人,所以既然圣人的境界难以达到,就做个贤人,这一点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而实现。具体说此途径就是“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唯能化”,这一途径就是“道问学”,其层次仅低于“尊德性”。“其次致曲”中“曲”就是要将本性付诸实践,《大学》“格物,致知”也是在论述“物以穷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真理。《中庸》也论述“诚之者,择善而固执者也”,也就是说人当由所行之事出发,事事坚持善道,最终方能致诚。“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诚己而已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这一段论述的就是诚乃君子之本性,但君子不能只做到自我完善,还应推己及人乃至万物的道理。“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这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晓道理就要去实践,实践又能使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继而再把新的理论付诸实践,如此反复最终就会“致诚”。

这两种致诚的途径——尊德性和道问学并不是两条没有关系的平行线,他们更需要相辅相成。上述讲天下皆非圣人,其性或多或少都有执念,而更多的是执迷不悟,佛家讲的“破执”“放下”都是强调在后天的学习中我们凡夫俗子要想达至诚之道,就需“格物,致知”教而有之、學而知之、自明而成。故“道问学”乃每个人最基本的修养功夫,在这一过程中做到真诚不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强调的便是通过学习加强理解的同时,也要靠实践来实现“道问学”,这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虽世人非皆为圣人,但每个人都多多少少禀赋天性,那就把自己所固有的性与灵抓住,做到勿自欺,孟子讲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一个内心修养的过程。放下“执”,做到清心寡欲,佛家讲“砍柴便是砍柴,做饭便是做饭,洗碗便是洗碗”乃为做一事无有二心与私心,“自诚明”要时时“吾日三省吾身”,澄明本性,才能与外界相互体悟,心有灵犀。“自明诚”的途径就是在学问和修行上下功夫,《礼记·学记》中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学习与实践是保养其本性的方法,也是完善自己的途径。但若只学习而不反证于心,遇事考验终将迷茫;但只知事理而不明于道,只纯养心,心性之悟不能通过读书实践来巩固,终为虚空,不堪一击,所以“至诚之道”乃“尊德性而道问学”,执其两端,无有偏颇,中庸其致矣乎。

参考文献:

[1]陈戍国.四书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作者简介:

孙小琳,女,汉族,江苏徐州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中庸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这道题很难吗
《中庸》名句节选
半途而废
“中庸”是做出抉择
中庸
读《中庸》致中和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