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腿支撑训练对网球底线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

2020-09-10王雪

体育时空 2020年20期

王雪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10-035-02

摘  要  目的:探讨多种形式的单腿支撑训练方法对业余网球运动员底线技术的影响。方法:采用访谈法,实验法对10名业余网球运动员进行8周的传统底线技术训练法和单腿支撑底线技术训练法分组对比研究。结果: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单因素实验测试的数据指标显示单腿支撑训练的实验组的底线正反手击球技术的精准度以及深度,平衡素质指标和网球实战比赛中的稳定性得分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组内对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单腿支撑训练法对业余网球运动员的底线技术、平衡素质以及比赛得分制胜有显著性的效果。

关键词  单腿支撑  网球底线技术  平衡素质  比赛得分

网球运动与其他小球类项目相比是较难上手的一项运动,其主要难在场地范围大,击球动作结构复杂,击球时需要动用全身的肌肉关节协调配合以完成一个流畅的击球动作链,其动作链的构成由下肢的蹬地发力到髋关节的外展及核心力量的支撑再到肩肘关节的持拍转动击球。因此,下肢的稳定性是一个流畅击球动作链的基础,这是许多网球教练在教授基本正反手动作时所忽略的问题,如此导致许多业余网球选手们击球时动作链断裂,其中有不少运动员仅用手击球,这样击出的球不仅没有力量和速度,还易造成运动损伤。基于此,本文采用下肢的单腿支撑训练对业余网球运动员的训练进行教学干预实验,并在实验前后测试其底线正反手,平衡素质,比赛得分数据指标并进行分析以评定该训练的效果,希冀为业余网球训练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实验

(一)实验对象

选取成都市音乐花园网球俱乐部已有五年网球基础的成人会员10名,平均年龄为(28±0.6)岁,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男女比例相当。

(二)实验方法

采用单因素变量的实验方法,自变量为网球训练中的单腿支撑训练干预,因变量为业余网球运动员的一般身体素质,网球底线技术以及比赛中的击球稳定性得分。实验前后对所测得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当T检验结果(P>0.05)记作差异不显著,(0.01

(三)实验设计

实验指标测试在进行训练干预±3d,实验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年龄、身高和体重等无关变量因素进行控制数据统计显示(P>0.05)基本无差异。训练干预实验为时8周,每周两次,每次一小时。实验组将单腿支撑训练融入常规步伐练习,底线基本技术以及体能训练部分,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方法,其中步伐,底线及体能训练部分则不刻意融入单腿支撑训练元素。实验所需要用到器材为绳梯药球、波速球、平衡垫以及弹力带。

(四)测试内容

1.平衡能力测试:闭眼单腿站立。

2.底线技术测试:测试标准按照国际网球INT测评标准,测试选手底线击球正反手的精准度与远度。

3.底线深度测试方法:被测试员位于底线中点位置,教练员位于前侧手抛球,10个正反手交替击球。击球得分计算如图1。

4.底线精准度测试方法:被测试员位于底线中点位置,教练员位于前侧手抛球,10个正反手交替击球。击球得分计算如图2。

5.比赛中击球稳定性测试:记录被试者在一盘比赛中底線抽球时的得分与失误情况。

二、实验结果

(一)底线基本技术

对业余网球运动员在实验干预前后进行前测与后测,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下表1显示,实验前的底线正反手击球精准度与深度数据(P>0.05)则有实验意义,实验干预后的组间测试和组内测试的数据显示(P<0.05)则差异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时8周的传统训练方法与单腿支撑训练融入法均对底线正反手击球有影响效果,但后者影响效果更为显著。

(二)平衡素质

闭眼单足站立是国标中反应平衡能力的测试项目。由数据分析得出,采用了单腿支撑训练方法的实验组的前测与后测显示(P<0.01)则该训练方法对网球运动员的平衡素质有显著性的作用

(三)实战中的击球稳定性

通过对单循环单打比赛对实验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赛中的得分与失误情况的对比分析得出,单腿支撑训练法能有效的减少在比赛中移动击球的失误情况。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训练中加入重视下肢的灵活性与力量性的训练能有效提升网球选手的击球稳定性。下肢单腿支撑训练对网球击球中所需要的平衡性与全身协调配合有显著性的作用能让业余网球运动员在实战中有更好的得分机会,并能减少由于下盘不稳导致的击球脱节所产生的失误的情况。

(二)建议

在进行网球训练中应注重对运动员的下肢训练,提高其下肢的力量、速度、平衡等素质,但这往往被现代教练有所忽视。通过本实验可知,在网球教学训练中下肢的多维训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衍,吴昊.单侧肢体抗阻训练对柔道女子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07):126-133+144.

[2]梁海丹,潘慧炬,林辉杰.掷铁饼单腿支撑旋转阶段下肢关节间运动协调对运动水平的影响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4(04):1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