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太宰治《人间失格》中的“丧”文化

2020-09-10张琦云

今古文创 2020年23期
关键词:文化

张琦云

【摘要】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用真实的文字诉出彻底的绝望,作“丧”文化的鼻祖,他影响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中国,“丧”文化更是随处可见,中国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更是被充分的显示出来。虽然还是有很多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地活着,但是在“丧”文化下所埋藏的仍旧是不屈的信念。本文以《人间失格》为例,剖析了其中的“丧”文化,分析了现代社会中“丧”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太宰治;《人间失格》;“丧”文化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3-0020-02

现代社会中巨大的压力不仅会给人积极向上的动力,还带来了一些“丧”,“丧”文化的流行看似是对这个社会的绝望,但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反抗,太宰治的“丧”更多的来源于他自己,荒淫无度,嗑药喝酒,一心求死……但是他热爱文学,一心创作,他把绝望写在书里,替代着“丧”青年们去感受痛苦,走向绝望。

一、太宰治

太宰治于1909年6月19日出生于日本青森县的士绅之家,本名津岛修治,在1933年开始以太宰治为笔名发表作品,太宰治内心敏感、情绪丰富,在短短15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30多部作品,每一部作品的文字都是美的,感情是细腻的,并表现出了大部分人无法言说的内心感受,其中《人间失格》是他短短生涯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太宰治也因此被推崇为日本战后文学臻至巅峰的大师级作家。

太宰治短短39年的岁月辉煌无比,但是他的意识形态非常消极,一生中自杀五次,并在第五次身亡,结束了灿烂的一生。第一次是在太宰治20岁的时候,因为非常崇拜大作家芥川龙之介,所以学他吃安眠药自杀,但是因为剂量不够而活了下来;第二次自杀是在21岁的时候,他跟一名19岁的咖啡女招待田部津子约好吞安眠药自杀,但是他又一次活了下来;第三次是在26岁的时候,他因为没能获得“芥川奖”,也没进《都新闻社》当记者,出于一时气愤跑到镰仓山上吊自杀,幸运的是绳子断掉,他也活了下来;第四次自杀是28岁的时候,他跟小山初代同居,后得知她曾与他人发生过性关系而精神崩溃,服安眠药自杀未遂;第五次是在《人间失格》创作完成一个月之后,他成功自杀,结束了自己短短的一生。

二、《人间失格》概述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半自传体小说,书名意为“丧失做人的资格”。该书发表于1948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绝望,而这也成为太宰治的绝笔之作。

通过《人间失格》这一部作品,太宰治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巧妙地隐藏其中,借助主人公大庭叶藏一生挫折无望的经历宣告给世人,读者们也借此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

而整本书都是在诠释,一个拥有深深的罪恶意识,一个在外人看来天资聪慧,生性活泼,作为一个“开心果”存在的孩子,是如何慢慢变成一个堕落的人,为了逃避现实让毒品、女人、酒来麻痹自己,一错再错,直至自我毁灭。

大庭叶藏出生于名门,幼小而敏感的心灵使他一直知道自己与他人思想、行为的差异,他就恐惧人类,并试图通过扮小丑“搞笑”的方式来掩饰内心的恐惧,而且表面上极力讨好他人,越来越畸形的世界观使他更加的痛苦,他在书中说:“别人送我的东西,无论多么不投我所好,我也不会拒绝。对讨厌的事不敢明说,对喜欢的事,也像偷东西似的战战兢兢,在那痛苦的滋味,以及难以言喻的恐惧下倍感苦闷。换句话说,我没有抉择的能力。我想,日后我的人生之所以尽是可耻的过往,可说主要都是这样的个性使然。”

成年以后的叶藏气质忧郁,说话搞笑,长相俊美,逐渐受到女人的喜爱,他不懂得拒绝,就这么当起了小白脸,和娼妓、寡妇、酒吧老板娘们厮混在一起。期间受到多个女人的哄骗,相继染上酒瘾、毒瘾,仅仅只有27岁的他看起来像年过四旬。

剧情推展到小说的后半段,叶藏被人们认为是精神失常而送到了疯人院,他也给自己这耻辱的一生在按下了烙印:“人间失格”。

三、《人间失格》中的“丧”文化

《人间失格》被称为“丧”文化的鼻祖,掀起了日本的“丧文化”风潮,小说里的“丧文化”其实都是来自主人公叶藏。

(一)对“人”的恐惧

叶藏尤其的恐惧人类,包括他的家人,这种恐惧感可谓是伴随着他的一生,而这种恐惧感也是太宰治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

在《人间失格》的靠头部分就通过“每当我想起吃饭的场景就不自觉地不寒而栗……坐在最后面的位置上,冷得直颤抖。”这一句话便表现出叶藏心靈的恐惧和压抑,作为幺子的他没有家庭的关注,只好故作愚蠢姿态取悦这个家里的人。

成年后的叶藏向往着平稳的生活,但是妻子良子的出轨彻底击垮了叶藏,叶藏病入膏肓,深深陷入对人的恐惧,敏感懦弱的他也开始彻底走向毁灭。

进入现代后,这种恐惧开始被解释为社交障碍,与他人的交往成为一部分“丧”青年的困难,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丧”生活。

(二)自我破坏,向死而生

主人公的自我破坏以及强烈的自杀意识充斥在整个作品中,这也是太宰治的人格体现,为了逃避这个世界,叶藏试图借助外力来麻痹自己,首先他通过堀木接触到了酒和陪酒女,并很快地沉迷其中,而且其频繁的应酒精麻痹自己,尤其是一旦遇到不愉快或者恐惧的事,酒精和女人逐渐成为他消除痛苦与恐惧的良药,后来又被蛊惑染上毒瘾,正如叶藏的独白:“不合法的事物,反倒带给我小小的乐趣。不,应该说让我心旷神怡。世上称之为合法的事物反倒更为可怕(有着无法感知的强大力量),那复杂的构造更是不可理喻。我无法坐在无窗而又冰冷的屋子里,我要逃到屋外去,哪怕是堕入非法的汪洋大海里淹死,倒也畅快淋漓。”

逃避现实也是当前“丧”的表现之一,越来越多人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网游、手机都是与外界世界隔开的重要工具,“丧”青年们更是离不开手机。

(三)母爱缺失下的复杂矛盾的女性观

母爱的自幼缺席也是造成太宰治一生不幸的重要原因,反映在他的作品中,而与卖淫的小姐交往成了最能让他忘记人类的恐怖的几样“东西”之一。

后来叶藏娶了单纯的良子为妻,但是亲眼看到妻子和别的男人上床让他感到恐惧,他说:“我从那一晚开始少年白头,渐渐对一切失去信心,渐渐对人感到无止境的怀疑,永久远离对人世生活的一切期待、喜悦、共鸣。”

女人的怀抱能够带来温暖、消除恐惧,拯救其失落的灵魂;但同时女人又会给他带来难以言说,甚至是无法愈合的创伤。

四、“丧”文化对青年社会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各种文化的激荡让现代青年社会的文化更加的丰富多彩,就中国来说,“葛优躺”标志着“丧文化”的形成,然后,“长腿咸鱼”这一生动的图片再配上“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咸鱼翻身之后还是一条咸鱼”等充满消极、沮丧等负能量的文字,彰显出人们心中满满的“丧”,并成为当前的青年人以自我戏谑的方式释放颓丧情绪的诉求。

同时,“丧”文化迅速从网络扩展到现实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社会巨大的压力下蹒跚而行,负重前行,这一过程或许漫无目的,也没有情感和意识,活下去似乎成了最重要的目标,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麻木,相比于暖心的正能量“鸡汤”,“每日一丧”的“毒鸡汤”成为朋友圈的主流,而太宰治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是当之无愧的C位金句。

如今的“丧”文化被官方解释为“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

对于中国的青年们来说,从小接受的就是“乐天知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样的警句,虽然“丧”文化的渗透让人们的行为、思想逐渐偏向衰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衰也是一种温柔的反抗,看似悲观绝望,实则内隐着无比充沛的力量,“丧”只是口头上的调侃或者自嘲,当遇到艰难险阻,仍然会想尽办法去解决。

新时期的青少年们在网络环境中受到来自多方文化的影响,“丧”青年也逐渐成为90后青年的标杆,但“丧”过一阵又会迎来新生。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丧”文化已经从作品反映到现实当中,《人间失格》中的叶藏似乎也成为每个人心中黑暗的一面,看着他在一本书里挣扎地活着,好像这种绝望也让人感同身受。

如今的社会对各种文化的接纳越来越广,中国的“丧”文化除了表现人们难以言喻的疲倦,更多地在这种戏谑下的成长,面对巨大的压力,应该“生而为人,活的灿烂”。

参考文献:

[1]王瑜.太宰治与“丧”文化的流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9-12(006).

[2]陈信汝.以《人间失格》为中心解读太宰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10):33-34.

[3]都雪菲.论太宰治《人间失格》中的自杀意识[J].名作欣赏,2018,(35):110-111.

[4]李东军.论太宰治小说《人间失格》的反讽叙事策略[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3):59-63.

[5]牛伟.《人间失格》论——以太宰治的创作目的为中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5):202-205.

猜你喜欢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摄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