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语堂《吾国吾民》为例研究生态翻译学 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
2020-09-10张玲
【摘要】 生态翻译学理论中选择与适应都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随着该理论的深入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译者的重要性。本文以林语堂先生在其著作《吾国吾民》中引用的关于中国特色文化的部分,如汉语国俗词语、文化典故等英译内容为例,结合生态翻译学理论来探讨林语堂译者主体性的研究。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译者主体性;林语堂;《吾国吾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6-0091-02
一、前言
林语堂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在国外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翻译家。《吾国吾民》是林语堂受赛珍珠应邀而成的一本英文著作,以中国人的视角向西方读者来讲述客观真实的中国。该书在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我国学者将翻译与全球性的生态思潮联系起来。2004年胡庚申在其《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中对“翻译生态环境”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到2008年生态翻译学的学科术语被正式提出。它主要是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基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并且以译者为中心,来研究翻译的本质、原则、方法和译评标准等。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方法是译者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的转换等,这体现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林语堂先生所著的《吾国吾民》为例,来探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有哪些体现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二、译者的主体性
在翻译学界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但是传统的翻译研究长期以來都坚持翻译实践的客观性原则及忠实对等的原则,以及对翻译本质的探求从而忽略了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译者。自20世纪70年代后,翻译界的研究开始转向译者,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格局逐渐显现。国内有学者认为译者的主体性具有自主性、目的性等特点,译者在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在翻译过程中会体现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仲伟合和周静两位学者也认为原作者和读者不可能成为翻译的主体,因为它们在翻译中并不可能起到主导作用,而译者则始终是最具有主观能动性、最积极活跃的因素。
基于这些译者的理论,我国的学者胡庚申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起到主导作用。
三、生态翻译学对译者的主体性的解读
2001年12月胡庚申教授《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的发表为我国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指出,“翻译生态环境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它涵盖了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可见译者的语言、社会文化环境、历史时代背景等,以及自身的主观意识等都会对翻译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原著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读者群体在无形中也会对译者产生影响。
因此,译者应该尽量解决翻译过程中的一切“矛盾”,将自己置身于翻译作品涉及的特定的时代和文化中,超越传统翻译活动中将两种语言进行简单转换的行为,从而突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和地位。
四、生态翻译学视阈下译者主体性在林语堂
《吾国吾民》中的体现
从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来看,译者需要对原文本的类型、语言风格特色以及读者群体等因素的翻译生态进行考量,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使译文有效地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吾国吾民》这本书主要是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因此该作品包含了大量关于中国本土文化和中国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例如,国俗词语、诗歌、戏曲、小说等,作者将这些承载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学内容翻译成了英文。
本文将结合生态翻译学理论,来分析在这本书中林语堂译者主体性在引文、汉语国俗词语、典故等翻译上的体现。
(一)译前文本选择林语堂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在译前阶段,译者能够自由选择翻译材料,这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文本的选择是译者能否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体现和关键,如林语堂先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引用相应的内容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例如,作者在第一章讨论北方诗歌的豪放雄壮与南方的恋情诗词之间的迥然不同时,就引用了这样一首诗歌:“遥望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胡家儿,不解汉儿歌。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作者译文为 “In the distance I descry the Mengchin river,the willows and poplars stand in silent grace.I am a Mongol's son, and don't know Chinese lays,a good rider requires a swift horse,and a swift horse requires a good rider.When it clatters off animals a cloud of dust,you know then who wins and who's the outsider.”
明显可以看出,作者之所以引用这首北朝的诗歌,主要是想让读者感受到北方诗歌所体现的豪壮情怀与南方诗歌所描绘的你侬我侬的情感之间的鲜明对比。
(二)汉语国俗词语翻译林语堂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吾国吾民》这本书涉及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大量国俗词语的英译。语言一直被人们当作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语言表达方式。
不同的文化环境会赋予某些词组特殊的含义,但是在翻译过程中这些词组往往在目标语言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组。因此,译者在翻译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国俗语所用到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便能够体现其的主体性。
例如,作者在“妇女生活”这一章谈到古代对妇女的束缚时这样描述到:“In the Ming Dynasty this doctrine of chaste widowhood from any age under thirty to the age of fifty were officially honored with pailou……”这段话里提到了“牌楼”,这是中华特色的建筑物,在封建社會一般用来宣传封建礼教、标榜妇女贞洁。
但是在西方社会,这种建筑物并不存在。因此作者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即能提醒读者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又能让读者接受。此外,作者还运用了其他的翻译方法。
例如,在引用一些民间俗语时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如隔岸观火the method of watching a fire across the river(detachment of style)等。
对一些汉语特色太鲜明的词语,如京戏chinghsi(Peking plays)、小调the odd dramatic songs (hsiao tiao)等,林语堂运用了意译加音译的翻译方法。对于不同的情况,作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这里就体现出了译者的主体性。
(三)典故翻译林语堂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这本书涉及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所以作者不免会引经据典去论证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林语堂在书中第二章中国人的性格时谈到中国人的精明干练时,借用了《寒山问拾得》这一段经典问答来体现中国社会中这种极端精明的哲学思想。
原文为:“寒山曾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林语堂译为:“Once Hanshan asked Shihteh:‘If one slanders me, insults me, sneers at me, despises me, injures me, hates me, and deceives me, what should I do?”原文精炼简洁、以动词居多。林语堂先生遵循了原文的风格,译文也用了一系列的动词,跟原文相对应。
五、结语
译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他的地位和作用一直都是翻译研究关注当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生态翻译学的发展有利于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加深对译者主体性的认识。
林语堂在《吾国吾民》这本书中英译了大量的国俗词语、诗歌、戏曲、小说等等,他对这些原语文本、语言风格特色以及读者群体等翻译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的适应,在译前文本的选择以及翻译汉语国俗词语、典故时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技巧都充分体现了林语堂的译者主体性特征。
参考文献:
[1]耿秀萍.生态翻译学及批评体系研究[M].长春:吉林出版社,2017.
[2]罗迪江.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的作用与本质探析——兼论对“译者中心”的质疑及回应[J].山东外语教学,2018,39(06):119-125.
[3]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12):28.
[4]仲伟合,周静.译者的极限与底线——试论译者主体性与译者的天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42-46.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现代外语译论研究,2011,(2):5-9.
[6]林语堂著,吾国与吾民(双语对照)[M].黄嘉德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
[7]LIN YUTANG.My County and My People[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作者简介:
张玲,女,湖南衡阳人,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笔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