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国音乐史上琵琶艺术发展的三个高峰期

2020-09-10周松林

今古文创 2020年33期

【摘要】随着隋唐时期特别是盛唐时期乐舞的空前兴盛,琵琶艺术以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高手如林、名曲如云的空前盛况,走上了中国乐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隋唐以后各代特别是明、清时期琵琶艺术指弹技巧的高度发展,乐器表现力的丰富拓展和名手辈出、学派林立,为琵琶艺术发展开创了第二个历史高峰期。琵琶艺术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近半个世纪来,琵琶艺术从乐琴改革、曲目创作、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均远远超过了中国音乐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琵琶艺术发展;三个高峰期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0)33-0077-02

琵琶能够充分抒发和描绘人们及大自然的万千风情,它那美妙绝伦的铮铮之声打动了历代多少帝王臣妃、文人墨客和黎民百姓的心弦,又使古往今来多少乐界仁人志士为继承和弘扬琵琶艺术事业而倾尽心血。当然,琵琶艺术的发展也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步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期间随着历史命脉的牵动而起伏。从宏观的角度看:琵琶艺术的发展曾在隋唐时期涌现起第一个高峰;在明清时期涌现起第二个高峰,而当代正处于第三个高峰的前进上升时期。本文拟从这三个时期概述古今琵琶发展之概况及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一、第一高峰期——隋唐时期

公元5世纪前后,波斯梨形曲项琵琶经西域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经过我国人民的再创造而逐渐演化为一件地道的华夏民族乐器。

隋唐时期,特别是唐贞观至开元百余年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高度繁荣,得到广泛的吸收和充分发扬①。由于在宗教、文化、艺术方面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开放政策,外域各国以及各少数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都收纳在其中。皇家宫廷在享乐、礼仪等方面的需要和统治者的大力提倡甚至亲自参与,使音乐歌舞艺术呈现出空前的鼎盛局面。作为音乐、歌舞中倍受人们喜欢和舞台上最具魅力的曲项,琵琶艺术同时得到了飞跃性发展,鹤立众乐之首,势不可挡地涌现出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也正因为如此,“曲项”二字被人们简化掉了,“琵琶”这一美称荣为曲项琵琶的专用名称,其他琵琶类乐器就只有“另选高名”了。如此中原原有的秦汉“琵琶”在唐武则天时更名为“阮咸”。

这一时期琵琶的广泛普及在历史上是罕见的。隋九部乐、唐十部乐中就有七部使用琵琶,且居于主奏、领奏地位,长安城中皇宫、官家及市井娱乐场所处处可闻琵琶声自不必说,就连西部地区的凉州也是“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唐岑参诗句)②。唐代官方所设规模庞大的“大乐署”“教坊”“梨园”等音乐机构中均设有专门研习琵琶的课目。京都这一时期的琵琶演奏名家层出不穷,如苏抵婆、曹妙达、雷海青、康昆仑、段善本、曹善才、贺怀智、李管儿、曹纲、裴神符等等;涌现出的琵琶曲更是多如繁星,如“霓裳曲”“六么”“凉州”“郁轮袍”“火风”“明妃曲”“圣蛮奴”“薄媚”“略略”“杨柳枝”等等。

二、第二高峰期——明清时期

琵琶在长期的進行过程中,吸取了阮咸的两大优点:一是“指弹”;二是“多柱(即品)位”。在明清时期特别是进入清代中后期,琵琶指弹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左右手各种技巧就有二三十种之多。持琴方式也由唐时的多横抱完全改变为竖抱。乐器本身发展至四相十品或十二品等,音域大大增加,高、中、低各音区之师的色彩得到了充分运用。无疑,指弹之灵巧,手法之丰富,乐器音域音色之扩充,给琵琶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唐代的琵琶演奏多处于宫廷及上层社会之中,而明清之际则以民间流行为主。其结果使琵琶艺术为更广泛的社会各阶层与广大民众所欣赏和喜爱,研习者遍及各地③。特别是富庶的江浙一带,优秀的琵琶名手,世家辈出,形成了百家争妍的昌盛局面,于是继隋唐之后凸现起琵琶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

这一时期虽然没有像唐代涌现出那么多赞美琵琶的绚丽诗篇,然而琵琶艺术却扎扎实实在广大演奏者的手中相互传承和全新地发扬光大。与前世显得不同的是地域内和世家中的传承,促使了各种琵琶流派生机勃勃地创建、发展和成熟起来。这一时期的琵琶演奏家有张雄、李近楼、汤应曾(号称汤琵琶)、钟山、查鼎、陈牧夫、王君锡、一素子、鞠士林、华秋萍、李芳园等等。

继明末清初的南派(又称浙江派)、北派(又称直隶派)之后又有崇明派、无锡派、浦东派、平湖派等等琵琶流派。各流派的创启人不但以自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擅长曲目积极传授、推广琵琶技艺,同时也注重琵琶谱的收辑整理、规范记载和乐谱撰集,甚至出版④。现存清代手抄或出版的琵琶谱很多,这里仅举数例:一素子抄于1762年的《琵琶手抄本》、华秋萍1819年刊行的《试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李芳园1895年刊行的《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1898年传抄的《陈子敬琵琶谱》等等。不少书谱中详细地整理订正出左右手的各种技法及演奏符号,并从艺术总风格将乐曲分为“文曲”与“武曲”两大类⑤。按已知的传存琵琶谱目约计就有上百首,下面仅举几首展示其艺术表现之风采。

《阳春白雪》(又称《轰阳春》。这些珍贵的琵琶谱不但有利于依谱传授,更重要的是传承了一批古代琵琶名曲和大量当时创编的优秀琵琶作品。从而使得我们今天能够直接欣赏到那些优美动听的琵琶古曲,这比起从诗句中揣摩和联想自然有本质的不同古曲),虽名“阳春白雪”,听起来却通俗易懂,曲调清新流丽,音乐明快愉悦,表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发、万象更新的精神风貌。

三、第三高峰期——当代琵琶艺术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央及各地的高等音乐学府都将琵琶设为主要专业学科,使琵琶的教学与科研从此纳入正规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轨道,迄今已培养出成千上万的琵琶专家、学者及优秀演奏人才。琵琶乐器也由清代的四相十品或十二品发展到当今的六相二十四品或更多,音域大幅度加宽,品以十二平均律排列,半音俱全,可任意转调⑥。新作品表现的范围涉及历史典故、现实社会、人生苦乐、山水风情等古今中外各个方面,并且在继续拓展。左右手的技巧多达五六十种,其表现手段之丰富精妙,对人体手指技能开发之程度当属世界乐器之最⑦。琵琶不仅是民族乐器中主要的独奏乐器,同时还广泛运用于各种中小型乐队、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以及戏曲、曲艺与歌舞的伴奏乐队之中。琴弦也从丝弦改为钢弦以及尼龙钢绳弦,指端戴上采用赛璐珞等材料制成的假指甲演奏,无疑使音色更纯美,音量更宠大。现代琵琶制作精良,音域从A-e3达三组半八度之多,高音区清脆明亮,中音区圆润柔和,低音区坚实雄厚。

从最能体现琵琶艺术之进步的曲目创作方面看,则更是一派“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繁荣景象,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批琵琶新曲涌现,促成一部“琵琶新曲集”出版传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产生出大量的创新发展,一些琵琶曲被国家列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之中。例如,《彝族舞曲》(王惠然曲),乐曲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以优美抒情的旋律和粗犷强悍的节奏,描绘出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們欢乐歌舞的盛大场面。创作上,具有和声、伴奏和一定复调性和多层次、多声部表现手法,以及对许多新技巧的运用,使琵琶的艺术表现更加富有光彩。

《狼牙山五壮士》(吕绍恩曲),该曲以琵琶特有的语汇诉说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五位战士与日寇浴血奋战,威武不屈,气壮山河,最后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天鹅》(刘德海曲),既充分运用和发展了琵琶传统技法,又融汇吸收了西洋吉它技法,形象地再现了天鹅悠然翱翔于天空的千姿百态。曲调中富有伤感、动情、秀美、幽默、崇高等多种情态,隐喻出人生(包括作者本人)道路上的坎坷不平和知难而奋进的哲理。

四、结语

纵观古今这三个代表时期卓越的琵琶艺术成就,充分体现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对人类精神文明、文化艺术的至高追求与不屈不挠、永不止步的进取精神。衷心祝愿我国音乐界、琵琶界的同仁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期发挥更大的创造力,使“琵琶艺术”这颗中华及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放射出更加璀璨艳丽的光辉!

注释:

①张舒翼:《浅谈琵琶艺术在中华文化发展、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魅力中国》2018年第45期第87页。

②张鸣、王范地:《杨少彝先生与中国民族音乐琵琶艺术》,《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③黑连仲:《琵琶中的文学艺术》,《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29期。

④王哲华:《从琵琶窥中国传统文化》,《大众文艺》2014年第15期第180页。

⑤徐鑫:《传统琵琶曲在普及教学中的难点》,《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年第7期第82-83页。

⑥张莉:《新疆石窟壁画中琵琶的考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11期第199-202页。

⑦黑连仲:《琵琶中的文学艺术》,《乐府新声》2011年第1期第178-182页。

参考文献:

[1]张舒翼.浅谈琵琶艺术在中华文化发展、传播中的重要作用[J].魅力中国,2018,(45):87.

[2]张鸣,王范地.杨少彝先生与中国民族音乐琵琶艺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5,0(1).

[3]黑连仲.琵琶中的文学艺术[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29(1).

[4]王哲华.从琵琶窥中国传统文化[J].大众文艺,2014,(15):180.

[5]徐鑫.传统琵琶曲在普及教学中的难点[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7):82-83.

[6]黑连仲.琵琶中的文学艺术[J].乐府新声,2011,29(1):178-182.

[7]张莉.新疆石窟壁画中琵琶的考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33(11):199-202.

作者简介:

周松林,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方向:民族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