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策略分析

2020-09-10李萌

体育时空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

李萌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4-049-02

摘  要  中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院校,招收的学生均为初中毕业的学生,在进行三年的技能培训后即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因此身体素养也是其在校期间培养的重点,而中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培养主要通过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因此如何高效开展体育教学是所有中职院校体育教师都必须解决的问题。当前中职院校学生由于其叛逆心理较强在管理上有一定难度,而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也不例外,因此本文将着重论述在中职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关键词  中职院校  体育教学  教学策略分析

中职院校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巅峰期,这时期如果没能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或打好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在学生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工作岗位上的压力和工作性质导致的工作环境的不同都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影响,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因此在校期间通过加强学生的体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一、当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中职院校由于其学年较短,且培养的学生需要进入社会后即时产生效益,因此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对文化课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教学上较为重视,对于文化课之外的例如体育教学等内容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在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上因为有着严格的考核制度,学生也不敢偷懒,而体育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管理模式较为老旧和落后,学校对体育课程教学迟迟没有进行改革更新,导致不仅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不积极,把体育课程更多的看作了课外自由活动和休息的时间,教师也对体育课程的教学缺乏重视,而学校由于对体育教学的忽视,导致对体育设备的资源投入力度也不高,校园内的体育器材简单,进而导致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迟迟得不到进步。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单一

由于早期我国应试教育风气带来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用灌输式的教学法,将理论知识强加给学生,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吸收消化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也在体育教学中有所体现。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多是对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学方式单一,而这种教学模式的常态化也导致了教师在业务能力上的不思進取,教师对专业素养的疏忽进而导致了教学内容的模板化,缺乏个人特色,更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迟迟得不到实现。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运用到学生身上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削弱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学生逐渐丧失了对体育活动的主管积极性,又反过来造成了教学内容的迟滞,以此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由于对教学内容的不上心,导致在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也较为敷衍,常常出现一个学期结束,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类型只有寥寥的几种,这种教学内容的重复性使得学生对多样化体育器材的熟练度掌握远远达不到要求,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起不到帮助作用。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教学既不能一味的展开课外活动,也不能全部窝在教室内听教师讲解理论,而是要室内室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交叉式的教学,一味的对学生开展室内理论教学,刚开始出于新鲜感学生还会有所兴趣,而久而久之空有一身理论却得不到实践,学生只会对体育教学越来越感到乏味无聊,甚至觉得体育教学和文化课以及专业课教学一样是种负担,积压的学业压力得不到释放,还会对体育教学产生抵触感。而如果一味的进行室外活动教学,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会有受到伤害的可能,即使参与一些活动量较小不会造成伤害的体育活动,因为不科学的锻炼姿势也只是白白浪费体育活动时间,对体育教学的质量毫无帮助。因此学校要在体育课程的安排上注重科学合理性,实践和理论课程合理交接使教学达到完美效果。

(四)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

前文提到由于以往应试教育风气的影响,除了导致体育教学在内容上的单一化和迟滞化,也导致了教学评价方式中过多参考分数的情况发生。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对于体育课程的考察标准过多的依赖分数,这种分数高则代表学生体育素质强的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忽视了学生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很多学生由于发展程度的不同和天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导致学生之间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有很大差异,如果盲目的设定统一标准,对于学生的发展评价十分不公平,也磨灭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如果过多依靠考试这种单一的考核标准,一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即使平时疏于锻炼也能达到合格标准,而对于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即使按时参加体育活动也难以取得合格分数,因此为了避免打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就要对考核和评价机制进行改革。

二、提升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加强学校和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学校和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与否是体育教学能否得到发展的根本,因此要加强学校以及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明确体育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课程尤其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即将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中职学生来说,拥有强健的体魄是其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基础。因此学校要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资源投入力度,保证体育器材的全面化和先进化,同时对体育课程加以改革,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契合度提高,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以达到教学目标。

(二)打造亲密的师生关系

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叛逆心理较强,对于教师和学校制度通常都有抵触心理,如果教师一味的利用身份和威严去压制学生,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要避免出现针锋相对甚至剑拔弩张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距离的远近是教师能否带领学生展开高效体育教学的关键,因此打造一个良好、亲密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中职院校的学生虽然有叛逆心理但是在本质上仍然是渴望得到认同的孩子,教育心理学中提到:认同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因此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要对学生的表现多加表扬,不要刻板的根据规范化的流程对学生进行评价,要允许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或开放性,给学生适当的自由活动的空间。另外在教学时,教学内容也要贴合学生生活,仅仅讲解体育常识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惊醒足球活动的教学时,在讲解足球基本动作时还可以加上对足球明星的介绍,或者以“哪些动作是哪几个足球明星最喜欢用的”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增加了课堂趣味性,也把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进一步抹除,在讲解之余还可以让学生来讲解他们对足球明星的认识,在交流中做到尊重学生、公平交流,这种教学内容的穿插能快速调动学生的情绪,通过建立师生间平等亲近的关系来激起他们对课堂参与的热情,为教学的高效开展带来帮助。

(三)增加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对每个学生身体素质和发育情况的差异有基本了解,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盲目的统一标准只会给教学质量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不能再沿用以往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模式,要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上完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身体情况的学生,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比如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耐久力不强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进行跳绳或短距离往返跑以及羽毛球等难度较低、活动量较小的体育活动,而对于一些身体素质强、爆发力和耐久力都不弱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进行马拉松式的长跑等活动,通过这种差别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并且还要注意体育器材的多样化使用,避免重复性的教学内容和体育活动出现,在进行球类运动时,可以把体能较好和体能较差的学生分成两组,体能较差的学生们在进行篮球之类的比赛时可以采用半场制,体能较好的学生就相应的采用全场制,通过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保持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不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学校到教师都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明确意识到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其日后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因此不断加大对体育教学的建设,在课程上做到与时俱进,贴合时代需求,在内容上做到灵活多变,满足课程大纲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另外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身体素质不是依靠短短的在校几年就能维持一辈子的,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养成及时锻炼的良好习惯,在日后的发展中始终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才是未来能有更好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建.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提升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7(30):109-109.

[2]李信慈.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策略探析[J].运动,2017(05).

[3]丁卫兵.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策略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167,161.

作者单位:西安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体育教学
中职院校实行分层德育的必要性研究
Photoshop图像处理教学中的思考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