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像、文字、言语语言符号系统的关系

2020-09-10刘艺多

今古文创 2020年46期
关键词:图像文字

【摘要】 本文试图从汉字之“象”出发,阐释语言、思维与符号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图像、文字、言语符号系统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又彼此相对独立的关系。最后提及图像作为能指具有生产意义的能力和特质,说明在后现代社会越来越显现出其优越地位的原因。

【关键词】 “象”;图像;文字;语言符号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6-0044-03

一、从汉字之“象”说起

中国社科院王树人提出,象思维“指运用带有直观、形象、感性的图像、符号等象工具来揭示认知世界的本质规律,从而构建宇宙同一模式的思维方式。” “象思维将宇宙自然的规律看成是合一的、相应的、类似的、互动的,借助太极图、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等象数符号、图式构建万事万物的宇宙模型,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全息性。” ①《周易·系辞上专》中提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②象形字(甲骨文等)是汉字的最基本形态。名词是造字之初首先出现的词性,而后的词性则是由名词词义的引申。最初的名词,都是指向某物的,不是抽象名词,而是具体名词,即是通过事物本身的形象来表示它。随着抽象化程度的升高,字形越来越简化,词义越来越丰富,人们的思维模式也越来越超象。

以一首中国现代诗——陈黎的《战争交响曲》 ③为例,以便解释汉字之“象”的同时,引出各符号系统之间的关系的论述。

这首诗全诗共分3节,每节16行,全诗只有四个字形相近的字组成:兵、乒、乓、丘。第一节由每行24个、共384个“兵”整齐排列而成;第二节每隔若干“兵”便夹杂着几个“乒”和“乓”,出现频率由低转高,第十一行开始出现大面积的空白,“兵”字消失,“乒”和“乓”字也逐渐减少;第三节由每行24个、共384个“丘”字整齐排列。

具体来讲,“兵”即士兵,16×24的排列方式表示一个整齐行进的军队;第二节中,“乒”“乓”在字典中的本义只是一个象声词,在本诗中具有了双重含义:作为象声词,它们在本诗中代表战斗中的枪炮声;与上一节的“兵”联系起来,在字像上它们表示了在战争中瘸腿的战士们。字里行间出现的空白和停顿,也具有形象化的意义,代表了士兵们陆续死亡。“丘”,指坟墓,士兵们从肢体的残缺最终变成了战场上的土冢,整首诗暗示着战争的惨烈和对生命的摧残。

从声音角度,诗以“战争交响曲”为题,可以将诗看成交响乐的三个乐章。“乒”与“乓”代表战争中的枪炮声,最后一切归于静默和虚无,变成寂寥的坟墓。

二、语言、思维和符号的关系

在论述符号系统之间关系之前,有必要先简单地对语言、思维和符号的关系进行一点说明。

语言和思维具有同一性这一表述是建立在语言决定/影响思维和思维决定/影响语言的分歧上。而实际上,不论是谁决定谁、谁影响谁,前提都是将语言和思维放在一个统一体的角度来讲的,二者首先不能是绝对独立存在的个体,并且事实证明他们也的确不能离开彼此存在。而对谁决定谁、谁影响谁这个分歧的论证,往往集中在二者的发生学角度,去讨论如何产生和谁先谁后的问题,即到底是先有语言还是先有思维。

但事实上,抛开谁先谁后的开端,在历史长河里,不论是群体的语言与思维,还是个人的言语行为和思维方式,都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和时期,因此对这两个分歧的研究者就总能找到例证及反例,来论证自己并驳斥对方。不可否认,思维和语言总是如影随形的。

当提到语言的时候,总是将其与文字混说,在论证语言与思维关系的时候,人们要么拿语音层面论证,要么拿文字层面论证。但文字只是语言的“第二重符号系统”,语言既然阐明思维、并创造意义,那么一切能阐明思维、创造意义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语言吗?图像、文字、言語、声音都是语言符号系统。人的思维总是伴随着语言的,每一种语言符号对思维的表达存在不同的侧面。因为人们的思维和语言,不会直接面对意义,而是用各种语言符号系统来面对意义。人们可以用图像来表达语言,可以用文字来表达语言,可以用言说来表达语言。但是它们都是语言的一种符号化形式,也是思维的符号化呈现,但也是对思维的不同面的切割。

三、图像语言、文字语言、言语等语言符号系统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文者,物象之本。”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造字之初,汉字从一些“象”转化而来的。也就是说,起初人们的思维过程是,先有了对某物的“象”的认识,再有了对这个象的符号化表示。因此是一个“象——字”的过程。汉字最初通过象形的方式造字,随后又根据各种需求对其进行会意、指事、假借、转注等,不断发展成现在的汉字系统。因此,最初的汉字,具有了某种图像的性质。而西方的表音文字,从其本身不能窥见物的形象,从二者的造字思维能够窥见在中西思维的不同。上文提到的《战争交响曲》一诗曾入选美国新版大学文学教科书Literature: Craft and Voice,由于汉字字形、字义的独特性,除题目外,这首诗是无法译出的。曾有网友将其翻译成:a man(代“兵”), ah man(战斗惊呼), amen(阿门)。可以说这样改写虽然巧妙地将字音字形变化转变为英文,但是如果不看诗题,“man”便不会被人认为是“兵”;没有结构上的排列组合,就不能表达出“军队”的意象;在字形上,“兵”表现出的士兵们雄赳赳的精神气质也埋没其中。

当然,这并不是说西方的文字就不能转化为图像,但是根据他们的造字法与形象化思维之间的联系程度,汉字转化起来也许要比表音文字转化起来更容易。

无论中西,当有了整个文字系统,文字组合起来形成有意义的一段话时,人们先看到文字或者听到它的声音,然后浮现出对于这段文字的想象。这时候人们的思维过程是“字——图”的过程。因此接受者在接受语言时,例如抒情或叙事时,会有意无意地将文字转化为动态变化着的图像。这种转化不存在能量守恒,并且会有意义的损益。

四、图像语言、文字语言、言语等符号系统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

正如上述所说,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有意义损益的,因此不可能在两种语言系统之间进行完全对等的转化。例如在“象——字”的转化阶段,并没有让“象”完全变成“字”的形态,还保留了其他各种各样的形态,例如器皿上的花纹、洞穴上的涂鸦、部落图腾等,他们有些至今还存在并且繁荣发展着。

那么,为什么人们造字之初就能够将物象转换成文字,现在却很难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物象?

例如,在影视改编中,人们将文字叙事中的人物形象转化为荧幕演员,多少会让人感到对其形象有所损失。

简言之,物象不是图像,物象接近物,或是物本身;图像是对物本身的再创造,是思维以某种方式对某物的感受,但不流连于对物的模仿。因为最初,世界作为物象,承担的是所指的角色,人们希望用音、形、书写物等对其进行表达,指向这个所指。但如今图像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质上和量上都远远超出了给某事物命名、描述等简单地将能指与所指紧密结合的行为,人们的所指变得复杂,所指指向的不一定是物象世界,也许是梦,或是某种情绪、情感、主张、立场等。图像世界不再是一个“原生态”世界,对图像的创造能力远远快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塑造。所以,图像不满足于成为所指,而是和文字一样,是一种能指。

总有言语和文字是不面向图像的,例如理论;也总有图像不面向文字和言语,例如抽象画、后现代艺术装置等等。他们不能或者不愿意被转化。如今,似乎看不出,到底是文字还是图像或其他占据主导地位。人们不再满足于进行“字——象”之间的这种转换了,而是更希望图像直接呈现在面前,而不是靠其他语言符号的视觉想象。因此,第一,他们有时可以互相转化,但是他们不以互相转化为目的;第二,他们在时间的产生上也许存在先后,但他们在地位上不存在先后。他们一旦作為能指的角色存在,就都指向所指和意义。这样,文字和图像作为两种符号,他们不再相互转化面向对方,而是以不同的方式,面向对象,或者说对象的意义。

五、图像作为能指生产意义

维特根斯坦说,“一个名称的含义有时是由指向它的承担者来解释的”。图像和声音、文字、言语,都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媒介,或者说,媒介也承担了“解释”意义的效果。如前所述,图像成为一种能指,并生产意义。“如何去看”决定了“看到了什么”,因此,图像可以生产不同的意义、不同的所指。

假设,两位水平相当的艺术家,同时用写实的、摹仿手法画同一个物体,两幅画可能差别不大,但如果用抽象的手法画同一个物体,二者差别会很大。他们抽象的角度、程度、能力等各不相同,用电影来描述事件也是一样。因为前者画布上的那个东西,和现实生活中的物,非常接近,它和物几乎可以相当;但后者则出现变形,它自己变成能指,其抵达的所指,各不相同,在后者这里,是人们对“物”的一种阐释,人们用画的方式来阐释物(象)或者事件。图像本身成为能指,但这个能指不再指向物本身,而是自身又去生产新的所指,因此所指是什么取决于人们如何结构能指、如何塑造这一图像,也就是以什么方式阐释原本的那个物。方式问题,是一个思维问题,说到底,各种语言符号系统都是思维的某种方式,以某种或某几种思维方式来结构一个能指,生产意义。图像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也是一种思维的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当下社会中越来越重要。

上文说到,各种类型的符号各自表达意义,但他们都是思维想要表达的意义的某个侧面,因此他们既可以互相转化、也有必要独立存在,当然更需要结合。这一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图像或者视觉符号在后现代变得尤为重要。在后现代以前,文字、言语、声音符号的结合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音-形结合形成语词,音调-歌词形成歌曲;在中国古代,诗画结合是一种传统,诗歌的吟唱也是一种传统。随着摄影技术、后现代艺术品(装置)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在视觉感官上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当然,不论什么年代,人们对某事物的感知总会伴随着视觉化,不论是不是将事物实体化,都要对其进行视觉想象,这取决于人们对世界最直观的感受方式——看。人们能意识到,世界呈现给大家的是空间化的世界,时间的流动必须置于这个空间内才有意义,而图像世界,正在变得空间化。

文字、言语、声音都是线性的,它们也能构筑空间,但是他们构建空间的能力有限,大部分时候靠视觉想象而不是产生视觉接触,但图像世界则具有更强的空间结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乘着科学技术之翼,具有呈现视觉想象、使视觉想象实体化的野心。这种空间结构能力与其他语言系统相结合,将产生时空化的效果,人们的世界、思维方式、阐释世界和生产意义的方式变得一致,即时空化。

注释:

①王禹:《从思维到汉字象思维的审美特征研究》,《艺术科技》 2019年第3期,第98页。

②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系辞上传》(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84页。

③陈黎:《战争交响曲》,《岛屿边缘》,九歌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参考文献:

[1]段炼.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符号学:艺术史研究的新视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

[2](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刘燕.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述评[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2,28(02):89-92.

[4]杨朝春.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述评[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10):1-5.

[5]王禹.从思维到汉字象思维的审美特征研究[J].艺术科技,2019,(03):98.

[6]黄哲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J].青年记者,2015,(04):63.

[7]陈晓强.论汉字的“象”[J].古汉语研究,2015,(01):63-68.

[8]魏慧萍.论汉字的“形”与“象”[J].汉字文化,2001,(04):30-32.

[9]潘云萍.汉字“象”的分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作者简介:

刘艺多,女,汉族,上海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方向:20世纪西方文论。

猜你喜欢

图像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雨伞
A、B两点漂流记
会说话的书
会说话的书
梦中的文字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
趣味数独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