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模仿行为

2020-09-10朱依婷

启迪·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班班级幼儿园

摘要: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一个过程。在幼儿园班级活动中,动作和语言的模仿行为尤其是同伴间的模仿行为很常见。而幼儿的模仿活动通常反映着他对周围生活、人物的浓厚兴趣。基于这个事实,我们在幼儿园开展了角色游戏,通过扮演角色来与其他幼儿进行社会性交流。

关键字: 幼儿园 角色游戏 模仿行为

本文主要对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体现的模仿行为的类型及成因进行了解,再对可能的因素进行调查,并总结出一些模仿行为应用的教学策略。

问题的提出

(一)本选题的意义

1、根据《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列出的3至4岁幼儿的年龄特征,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个年龄段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来学习别人的经验和行为习惯。而幼儿园开展的角色游戏活动,幼儿是基于生活经验,模仿他人来进行角色扮演。我们对此进行观察研究,希望从中总结出幼儿模仿行为的类型及成因。

2、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国内对“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研究尚未完善,而且对于本选题的研究,对比和参考了前人的研究,尚未发现将“小班幼儿模仿行为”进行分类的相关联系的研究,因而研究者认为很有必要。同时通过研究国外的先进理念,引进到国内教育研究的领域,能够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有所启发。

一、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模仿行为的类型

1、动作模仿

动作是指由头、身体和肢体运动构成的具有指向性的活动。所以笔者认为小班幼儿的动作模仿是基于头、身体和肢体运动构成的具有指向性的活动模仿。幼儿在还没充分角色意识时,只能够通过观察身边人物的行为动作进行模仿,来完成相关角色的扮演。

例:当幼儿在“小超市”进行游戏时,扮演营业员的幼儿能在初期就熟练地摆弄收银机。当我询问他,你为什么要按这个收银机时,他回答我:“我之前去超市,里面的阿姨在收钱的时候就是用这个机器的。”尽管此时他并不知道,他所摆弄的机器我们称为“收银机”,但是他已经能够了解,收银员的工作之一就是通过摆弄这个机器完成的

2、语言模仿

笔者认为语言模仿是指模仿或重复他人所说的话。语言模仿在小班较为常见。儿童的年龄越小,模仿的痕迹越明显,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模仿的痕迹会越来越少,并有了语言创造能力,逐渐形成个性化的语言。在小班角色游戏中,语言模仿通常出现在较为固定的角色人物身上,是幼儿通过生活经验的迁移习得的,并且常常出现同伴间的模仿

例1:班级里新开了一个甜品店,但是由于缺少游戏经验,没有人愿意去当小老板。于是我在班级里展开讨论,蛋糕店的老板需要做什么。小海回答说:“老板要照顾客人,给客人拿蛋糕。”我又问:“那万一没有小朋友来买蛋糕,你怎么办呢?”大家想了一会儿,乐乐说:“我可以大喊‘蛋糕今天买一送一!’”大家纷纷表示“我上次去的面包店也有买一送一的”“我也听到大喇叭喊过的”在这番讨论下,小老板们对蛋糕店都信心满满,争着抢着要开店。

例2:蛋糕店的成功营业使其他店铺纷纷效仿,旁边的点心店、理发店老板都一起大喊:“我们今天打折啦!”甚至连小医院的医生也在喊“我们今天看病不花钱!”

分析:案例1中,幼儿的模仿行为表现为生活经验的迁移,他们将生活中遇到的场景和角色游戏结合得很融洽,能够在相似的场合模仿合理的话语。案例2中则是同伴间的模仿,这种行为在小班更为常见。在这两个模仿事件中,可以看

到乐乐的语言水平是略高的,而其他同伴看到乐乐的语言达到了他们想要的效果,就纷纷开始模仿。同样这样的情况,在教学活动时也常常出现。

3、外表模仿

外表包含了一個人的外貌、穿着、仪态、风貌等。 而在小班角色游戏中,幼儿关于外表模仿的现象常见为所穿衣服、鞋子、包、扎头发所用发饰的模仿等等。

例:“娃娃家”的妈妈每次出门带宝宝逛街,都会背着一个大大的包。有一次我问楠楠:“你为什么带宝宝出来要背一个这么大的包呀?”楠楠说:“妈妈每次带妹妹出门都要带大包,里面有妹妹的奶瓶、尿布,还要给我带吃的。”旁边扮演爸爸的可乐抢着说:“我爸爸上班也会背包的,还会打领带,但是我在娃娃家里没有找到。”于是我们在游戏结束交流分享时再一次商定,班级里的角色游戏还缺少一些什么东西。

分析: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对于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观察得十分仔细,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通过观察、模仿,他们在不断地学习进步。

二、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成因

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幼儿的学习方式。为了更有效的了解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成因,本文对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1.电视的影响

笔者所说的小班幼儿模仿行为受电视的影响指小班幼儿观看电视剧、电影、动画片等发生的模仿行为。根据笔者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小班幼儿对动画片的模仿居多。他们对动画片的模仿涉及动画片主人公的做事方法、穿着打扮、说话方式,动作行为等等。

例:我们班“娃娃家”开了一个“小猪佩奇之家”,小熊很喜欢在里面玩,并且每次都愿意扮演乔治。我发现小熊每次在角色游戏时,手里都会拿一只小恐龙。一开始我不明白,于是问他:“小猪弟弟,为什么你总是拿着小恐龙呀?”小熊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因为电视里,乔治最喜欢这个恐龙了,一直带在身上的!”

2、教师的有意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针对教师的有意指导,笔者对本园内的教师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询问。

教师访谈1

访谈者:幼儿在小班角色游戏时,常常很茫然,例如在“娃娃家”他们不知道做什么事情。这样的情况下你要如何去引导他呢?

某某教师答:在小班这个阶段,幼儿刚刚接触角色游戏,难免有些不知所措。所以我们在娃娃家的小家具上贴上了如何使用的图示,幼儿可根据图片模仿。另外,我们在结束时的交流分享中,也会通过谈话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思考生活中这些角色会做一些什么事、说一些什么话。我们还会引导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去带动那些稍弱一点的幼儿,以此来让他们体会到角色游戏的快乐。通过不断地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会不断模仿成人、模仿同伴,以此达到扮演角色的目的。

3.盲目从众

小班幼儿的思维大多是由行动引起的,往往会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不会思考了以后再做。这样导致了盲目模仿的不良结果。

例1:蛋糕店的通过喊口号的方式吸引了不少小客人,使其他店铺纷纷效仿,旁边的点心店、理发店老板都一起大喊:“我们今天打折啦!”甚至连小医院的医生也在喊“我们今天看病不花钱!”班级里不停地传出一阵阵的叫喊声。

例2:小兰规则意识较为薄弱,在角色游戏中常常横冲直撞,不遵守游戏规则。这天,他把“小超市”的推车推了出来,在教室“满场飞”。不少男孩子看到,觉得非常有趣,也学样把小推车推出来到处跑,场面一度非常混乱。

在这两个案例中,幼儿都是在模仿同伴的行为。小班幼儿同伴间的模仿行为是很常见的,每一件事情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但是也由于这个情况,很容易造成班级混乱的情况。教师一定要时刻保持注意,常规的养成是及其重要的。对于上述现象要及时发现并进行相关的教育。

4、对被模仿者的喜爱

笔者所在幼儿园幼儿七点四十五分来园,十六点整离园。白天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中渡过的。幼儿社会交往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从家庭成员扩大到了幼儿园教师等。处于该年龄阶段的幼儿模仿性强。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在玩角色游戏的时候,幼儿最喜欢的是“娃娃家”。在“娃娃家”里面,幼儿们争先恐后的想要当家长。有人扮演爸爸,有人扮演妈妈,也有人扮演奶奶,但是扮演小孩这个角色的却寥寥无几。经常一个家里面出现两三个妈妈。他们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照顾宝宝。笔者尝试询问幼儿为什么喜欢大人。回答是他们爱他们的父母,爱他们的家人。正是出于对家长的热爱和敬佩,使得家长成为了小班幼儿的模仿对象。

幼儿教师是小班幼儿刚踏入集体社会中最先遇到的授予他们知识的人,小班幼儿刚踏入这个社会,对这个社会的认识还不够,而正在这时候教师交给他们生活的技能技巧以及社会的知识,所以对小班幼儿来说幼儿教师是他们所热爱和敬佩的。

例:右右很喜欢扮演“娃娃家”的 妈妈,每次扮演妈妈的时候,都会去翻出一个假发带在头上。有一次我问她:“你妈妈是不是也是卷发呀?”她回答我:“对呀,我妈妈的卷头发很漂亮的,我以后长大了也要做和妈妈一样的头发。”

在幼儿园中,教师是往往成了幼儿依恋的对象。喜欢呆在教师身边。这就引发了幼儿模仿教师的行为。在家中,家长则成了幼儿模仿的对象。幼儿在这个时期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成人所教之事。所以家长和教师都应该正确引导幼儿。

5、对新鲜事物的好奇

3岁儿童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看到新奇的事物会主动接近,专注的看看、动动。在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对于彼此都是陌生,都是新鲜的。对于这些新鲜的人与物,他们都会感到很新奇并產生模仿的兴趣。

例:安安是班级里的大姐姐,能力较强。这天她在蛋糕店做点心师,她用我们提供的橡皮泥给蛋糕店的蛋糕重新装饰了一番,小客人们看到都觉得非常喜欢。到了第二天、第三天,每个去蛋糕店工作的小员工,都会用安安的办法重新装饰蛋糕。

安安用橡皮泥装饰蛋糕的行为是其他幼儿之前没接触过的,对他们来说这个行为不仅很新奇,还很有成就感,因此其他幼儿争相模仿。

三、对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教育策略

1、克服盲目性

幼儿园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对幼儿的引导很重要。对幼儿模仿的引导,首先要积极引动学生克服模仿中的盲目性。要对幼儿的模仿进行引导,让他们明白和认识模仿什么是好的,模仿什么是不好的。要经常留心观察,及时制止负面的、无效的模仿行为。

2、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至四岁幼儿十分依恋父母和教师。所以在小班组织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树立好的榜样,其他幼儿在观察好的模范榜样时,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获得好的某些技能以及掌握社会规则意识。幼儿会由于同伴在课堂上回答得到了教师的表扬与认可之后开始模仿。笔者认为这不一定是好的现象,对于被肯定的幼儿来说,教师太快的给与认可,可能会抹杀幼儿的创造力,这种类型的模仿一旦成习惯,将不利于班级的教学。对于幼儿的模仿行为,必须客观对待。

由于小班幼儿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以及爱模仿,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家长在家中要做好示范作用。家长自身不良习惯容易起到了反作用,由于不良的示范,使得幼儿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3、鼓励与帮助

要鼓励和帮助孩子模仿,因为这是他迈向独立的中间站。模仿是三至四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宋宁(1987)实验发现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家长或教师对于他们好的模仿行为给与表扬和奖励,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模仿行为。

上海市东方幼儿园 朱依婷

猜你喜欢

小班班级幼儿园
班级“无课日”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爱“上”幼儿园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想念幼儿园
以牙还牙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