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后果区防护技术在油气管道中的应用

2020-09-10刘宝明于忠宁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油气管道

刘宝明 于忠宁

摘 要:高后果区是指管道发生泄漏会对公众、社会、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高后果区会随着管道周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高后果区是管道隐患治理和安全防护的重点区域。而油气管道是国家能源输送的重要线路,油气又属于易燃、易爆和已扩散的化学危险品,因此油气管道的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后果区;油气管道;管道防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油气输送工程的建设,油气管道周边的人口和环境的变化导致耳聋高后果区的位置和范围发生了变化,高后果区的油气管道防护问题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管道工程建设和日常维护中要明确高后果区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该区域的具体要求开展防护工作。

1 高后果区的识别

高后果区管道泄露一般会造成三类后果:人员伤亡、设施损毁和环境污染三类。对于油气管道而言,油气泄漏会造成一下后果:①发生火灾或者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区会引发重大伤亡事故;②泄露导致的火灾和爆炸会对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导致重大经济损失;③油气泄露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破坏,尤其是对湿地、森林、生态区等地段造成严重污染和长期影响。因此,按照油气泄露的危害形式可以分三类来识别。

1.1 人口密集区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将挂到沿线地区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的三级和四级地区人口相对密集,在《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中将三级和四级地区认定为输油管道高后果区,地区等级划分区段的最小长度为2km,最长没有限制,特殊情况会出现长达几千米的情况。人口密集是无法准确描述和评估的,因此,确定而来两条规则来确定人口密集区:①管道两侧200m范围内有城市、城镇、乡村、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区区;②管道两侧50m以内有人口聚集的特定场所,比如像医院、学校、监狱、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且此类公共场所人群难以疏散。

1.2 重要设施区

重要设施主要包括与经济建设、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地面和地下设施、交通设施等,地面设施如工厂、加油站、机场等,地下设施如隐蔽的封闭空间,油气管道等,交通设施则是指铁路、公路等。重要设施区通过三条规则来识别:①管道两侧各200m以内有工厂,加油站、军事基地、机场、码头、易燃易爆仓库、大中型水工建筑、文物保护区等;②管道两侧各50m以内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航道等交通设施;③管道两侧20m以内有输送易燃易爆炸的管道、隧道等地下设施。

1.3 环境敏感区

环境敏感区是指油气泄漏之后可能造成较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域,通过三条规则来识别:①管道穿越或者死跨过大中型水体;②管道两侧200m以内有引用水源地,大中型河流、湖泊、水库等;③管道两侧200以内有自然保护区、生态风景区等。

2 高后果区的管理方法

高后果区的分类主要是通过对外界环境的不同来进行分类的,但其还还受运输介质类别、管道本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高后果区的油气管道管理要从以上者三个因素的角度出发。

2.1 优化管道建设线路

一方面,在油气管道工程建设之前,应该开展高后果区识别工作,尽量避开高后果区,选择一条最优的管道线路,如果线路无法避开高后果区,应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设置警示牌、增加深埋、盖板、管道壁厚等;另一方面,要强化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油气管道的建设工程。

2.2 安装泄露检测工具

整条输送线路应该设置管道泄露检测系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当线路中发生管道泄露时可以很快标记处泄露的位置,并展示泄露位置的周边环境,以便及时制定处置方案,降低损失。对于高后果区,要发生油氣泄露时还需要设置警报,并及时通知当地的政府或者是负责部门。

2.3 对高后果区要重点巡护

油气输送线路工程建设完成之后需要制定管道的巡护方案,首先要明确巡护内容,包括关注的对象、巡护频次、巡护事项等等;其次选择巡护方式,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实时监控管道巡护,还可以通过无人机巡护技术,补充人员巡护的不足;最后,要完善管道巡护监督机制,明确巡护责任人。对于高后果区的巡护,除了要做到以上的巡护要求,还要增加巡护频次,并且制定特殊的应急预案。

2.4 定期对管道及沿线设备进行检修

一方面,油气管道的管理方应该定期对高后果管道和沿线设备进行检查,或者是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定期对高后果区开展检测,对检测出来有缺陷和破损的设备要及时进行修复,防止破损增加;另一方面,要建立外腐蚀控制程序,定期检测分析管道保护电位,识别和减缓杂散电流对管道的影响,定期开展管道外防腐检漏敢做,及时修复破损的管道防腐层。

2.5 自然灾害控制和人为因素控制

自然灾害控制是指要建立自然地质灾害管理程序,建立预防和减缓方案应对如法灾害对管道造成的破坏,对于特殊的潜在的灾害现场,采取针对性的监控措施和工程治理措施。

人为因素控制是指在油气管道两侧附近有施工作业的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核实信息,进行现场勘查,并做施工危害评估,同时还要进行现场监护和竣工验收,防止因为人为施工导致的油气管道泄露或者死相关设施的损害。

2.6 针对不同的高后果区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根据不同高后果区的不同情况,要制定不同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在人口密集区要与当地政府沟通,在当地政府组织的相关普法宣传中组织相关材料对《管道保护法》进行宣传,并加强安全教育,在管道沿线要设置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标语等,并留有安全作业电话,将高后果区的相关信息通知当地政府和安全责任单位,请当地政府积极协助做好管理工作。在人口密集区还需要联合当地政府及居民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发生事故的时候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甚至是避免人员的伤亡。

在重要设施区域,对于基础设施,例如工厂、加油站、文物保护单位等要提前做好防范预案;对于占压情况要联合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和相关安全部门与占压单位和个人等进行沟通,尽快清理占压,对于故意占压不清理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相应处罚,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环境敏感区,要对管道沿线定期清理,比如积压的落石和枯木等等,对于有野生动物出没的路段要搭建防护工程,环境敏感区最为严重的应该是森林火灾问题,因此,在森林入口应该设置检查关卡,严谨火种进入林区。

2.7 管理效果的统计及分析

定期对高后果区管理效果进行统计,包括管理时效,管理成本,统计分析后可以及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管理方式的调整,已达到降低成本,增加管理效果的目的。

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管理是一项从管道建设到管道运行再到管道保费的全生命周期的工作,因此,高后果区的油气管道管理具有持续性,对于已经识别的高后果区要进行重点关注和管理,针对特定的高后果区域制定专门的管理方案,包括巡护方案和应急预案等。另外,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油气管道的外部环境会随之变化,高后区也需要重新判定和评估,所以,还要定期开展高后果区的识别和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管理方案的调整,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运用,增强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思良,王勇,张廷廷.高后果区识别方法在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当代化工,2017(10).

[2]崔德旺.松辽盆地二氧化碳气层录井识别方法[J].石化技术,2017(10).

[3]夏克文,沈钧毅,李昌彪.一种基于计算智能的油气层识别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05).

[4]唐家琼,胡可以,李成,周洪恩,龙辉,罗拥军.四川盆地天然气录井特点与识别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7(11).

作者简介:

刘宝明(1981- ),男,籍贯:辽宁丹东,就职于中国石油管道沈阳输油气分公司铁岭输油站,站长,工程师。

于忠宁(1980- ),男,籍贯:河北衡水,就职于中国石油管道沈阳输油气分公司铁岭输油站,副站长,工程师。

猜你喜欢

油气管道
油气管道冲刷腐蚀分析与防护对策研究
低温地区油气管道焊接安装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
油气管道腐蚀的检测技术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加强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若干思考
某油气管道广西段用地压矿调查评估研究
基于有限元法的含凹陷油气管道应变分析
油气管道及站场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