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略谈

2020-09-10袁媛江守武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创造教育陶行知思想现实意义

袁媛 江守武

摘要: 在教育思想领域,颇受大众关注的是陶行知先生关于创造教育的思想理念。此教育理念强调教学做合一,强调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现行的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既符合现代教育要求,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力推动了现代教育迈入新的阶段。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 创造教育 现实意义

在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必须实行改革,需要通过开拓创新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的创造能力加强了,无论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能够通过自身的思考独立去面对各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处理方式,进而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

1.培养什么样的创造力

陶行知创造能力思想的重点在于治学与治事。治学与治事,两者缺一不可。治学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治事的能力则是培养学生待人处世的能力。学校是一个集体,学生通过交流与沟通,相互学习各自的优点与长处。在处理同一件事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处理的方法也会各有差异。当自身没有能力去完成此事,学生则会思考其他的方式。此过程就需要彻底了解此事最终想要达成的结果,处理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寻找其他替代性资源。对资源的统筹就是创造力激发的过程。加之自身方面的全面化跟进实施,进而使得整件事情得以完成,达到自己所希望的理想结果。

2.怎样培养创造能力

如何培养创造能力呢?根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剖析。

第一,创造的源泉在于实践。在此方面的阐述中,陶行知列举了大量的实例来说明读死书的危害性。在读死书的影响下,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固定成型、一成不变的。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知识,创造出更多其他方面的价值。如一味通过死记硬背获取知识点,知识则像一枚硬壳,始终只是高高挂在学生脑海中。因此,教师应当结合教育教学开展的实际要求和具体内容,为学生创造教学实践的机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层次,调整优化实践教学组织方式,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能够顺利、有效。另外,教师还应当重视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避免由于评价方法不当而影响评价结果,最終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第二,激发和解放学生的创造力。虽然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已经得到了发展,但家长和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激发和培养。大部分学校仍沿用比较基础和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没有通过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系统的更新,为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这实际上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会产生一定阻碍作用,也是目前基础教育工作应当重视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接触的外界事物、自身所积累的知识点、经验积累的差异,对所遇到的事物的反映也不同。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开发培养就更为重要。在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需要放开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与更深层的方面,而不仅是停留在表面。了解事物的本质后,得到的结论则会更加真实。放开学生的手,让学生勤于动手。动手过程中,需要做全面的规划工作,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准备的材料是否合适,第一步需要做什么,第二步和第一步的衔接点在哪里,都是需要考虑的地方。动手的次数多了,学生就会形成惯性思维,做任何事都会从多方面思考,最终的结果也会更加完美。放开学生的嘴,让学生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样家长与教师才能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欠缺,再去做引导工作,让学生收获成长。

第三,发展创造才能和引导创造力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引导的方向不同,学生所受到的启发及其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以理想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懂得利用知识武装自己,提升自身素质。

第四,在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教育者发挥潜能,做新时代的创造性教育者,依靠自身所学的知识点,通过相应的实践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创造学生所需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在创造力的道路上发挥自己的潜能。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说,当其具备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的能力,其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这也有利于教师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此方面的工作中,教师需要多学习,善于学习,提升自我,严于律己,给学生树立学习的典范、创造的榜样。这也有利于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这种榜样的带动力量和持续性都是非常强的,所能起到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现代经济形势下,创造力将是人们改造自然的基础。缺少了创造力,缺少了创造力的培养,人类的文明将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社会无法向前发展。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念是对创造力的鼓励与推崇。

第一,教育体制须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考试是学生的主要关注点,大考加小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只晓得将知识点向脑袋里输入,创造输出的部分却少得可怜。长此以往,学生一味被书本、考试所包围,从小就已经失去了创造力。长大后,得到的创造力培养则更加匮乏。对于此方面存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早提出过反对性意见。

在素质教育方面,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全面性,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开阔,心智及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提升。此教育理念是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人们需要努力的方面。

第二,课程设置需从单一的学习转变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名句中可以看出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探索。经过长期积累,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将得到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基础教育课程,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进行丰富和完善,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语文这一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进多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组织不同类型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包括《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等神话故事,其情节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平台找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画作品、纪录片或其他创新的教学视频,就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教學方法要以启发性学习为主。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为引导,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勤于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依靠独立思考、创造取得更好的成绩。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教学以“填充式”为主,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则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什么知识点,学生就接受什么知识点,在知识点的掌握方面完全是死的。当教师换一种方式再次提问,学生就摸不着头脑。而引导、启发式教学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通过一定方法进行引导,而不是指导学生怎么去做。有了方法的引导,学生就可以创造性地发挥,最终所展现出的创造力将是无穷的。

在此模式下,学生的头脑、双手、嘴、眼睛、空间、时间均得以解放,能够自由地去思、去想。而每个人对事物的观察点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最终的结果也会有差异。以此差异为基础,学生所发挥的创造力更是不同的。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生创造力的塑造者,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对于教师来说,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主要目标。另外,教师要重视教学引导工作,从教授学生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思路和方法。这种教学目标的转变需要教师提升和优化个人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能力。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教师自身的学习提升有重大意义。教师只有自身的知识丰富了,教学方式灵活了,能够从内心深处了解学生,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才能在创造力培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三、结语

创造力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基础,创造力培养的工作做不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完全变成死读书,输出部分则少得可怜,而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也会大减。只有在创造力的影响下,学生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生活的各方面,学习的动力才会提升,进而才能发挥自身的潜能,向更深层的方向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王祥.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J ].教育探索,2005(7):24-25.

[3]鲁印服.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初探[J ].邢台学院学报,2005(2):114-115.

[4]李玉胜.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J ].理论界,2010(7):30-31.

[5]卓胜彬.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前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 J ].中国农村教育,2011(1):42-43.

[6]李志凯.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60-61.

猜你喜欢

创造教育陶行知思想现实意义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数学课程中的创造教育浅议
陶行知教学思想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渗透行知思想做好班主任工作
在绘画中将创新教育与陶行知思想相结合
“创造教育”引领幼儿生活与学习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借鉴陶行知思想,小议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幼儿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