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三策略”

2020-09-10林丽容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三策略提问能力问题意识

林丽容

摘要: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问题。学习不断深入的过程就是一个个问题不断解决的过程。有没有问题意识、能不能发现问题、会不会解决问题,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尺,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敢于提问。文章从三方面对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思考,助力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 思维 提问能力

布鲁姆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创新的前提,对学生学习过程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明白”,产生对该数学问题的思考,以探求缘由和结果。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下,学生努力思考,提出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如此往复,创新成果,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以良好氛围使学生产生提问勇气

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紧追新课程教学理念步伐,教师在教学环境上需要从两方面来着手调整:一是给学生创设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二是给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只有在平等的课堂学习环境中,才有勇气将自己的疑虑分享给教师,让教师帮忙答疑解惑。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遵从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对学生的行为多接纳,多一些民主。数学课堂应当拥有积极、自由探索的氛围,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与老师、同学展开交流讨论,使学生更加透彻地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字加减法运算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本算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借助直观图的演示或学具操作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去经历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的过程,从而发展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再如,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教师可以提出与学生共同探讨相关的数学问题。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数学问题,如市政工程中需要对道路两旁栽树,第一天种植了8棵大树,往后的每一天都要比前一天多种植3棵大树,那第三天以及第八天要种植多少棵大树?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将此题目中的问题、条件以及重要条件找出来。给学生一个民主讨论、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分析,每一位学生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设想。由于讨论是开放式的,学生敢于反驳,提出疑问。通过这种自由开放式的讨论学习,学生渐渐地敢于将自己的问题表达出来,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也是问题意识启发的重要表现。

二、以有效方式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为了指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探索与求证,教师在开始阶段需要引导学生完成提问,指导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让学生的问题内容有现实价值或意义。通常来讲,数学问题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需要依靠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解决问题,简称记忆性问题;第二种需要通过数学推理才能解决的问题,简称推理性问题;第三种需要凭借数学创新能力才会解决问题,简称为创造性问题。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过程中,教师需要格外注意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拓展。由一个主线问题、核心问题,慢慢演变成一条问题串。学生则是以主线问题为载体,通过思考举一反三,将原始问题变成问题链、问题网等,从而提升提问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的学习中,该课程学习理解什么是几分之一及几分之几的概念。教师根据以上两个主要问题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使得在这两个学习板块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形成数学问题链或问题网,如在学习几分之一的时候,学生可以问“几分之一一定是平均分吗?”“什么才叫作整体呢?”而在学习几分之几的时候,教师可以举例一块蛋糕平均分5份,五个孩子每人分得几分之几。那么如果是6个小蛋糕两个小朋友分,每人分2个小蛋糕,分得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更要给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空间。这样才可以有效引导学生针对新知不断探索、思考、辩论、提问,使提出的问题有效性得以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提问的小方法,让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更有质量,从而强化其提问能力。

三、以“反思学习”,促使学生乐于提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时,学生只有突破自己敢于提出问题,然后提高问题的有效性,最后乐于提问,才会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获得显著收获,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境界获得提升。此外,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主要是学习数学提问。教师需要时刻提醒和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反思,突破敢问,走向乐问。学生一旦进入了乐问阶段,问题意识就成功地被激发出来了,数学感悟逐渐加深。另外,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时候,教师需要清楚,能够影响问题意识的思维必定是批判性的。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比较倾向于被动式的学习,听从教师的安排,依照教师的指令,按部就班地完成数学新知的学习。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需要学生打破传统习惯,颠覆常规教学操作方法,会疑、会思、会问。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学习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反思性问题。让学生通过梳理并回顾知识的方式提高对图形的认识以及对面积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认识的图形都有哪些、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思考上学期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对比周长定义同面积定义的区别,思考线段是否拥有面积。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

再如,在蘇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学习中,为了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不断对新知进行反思,如两、三位数的加法计算中,两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转化为乘法计算中数与数的相乘问题。学生通过以上问题进一步了解,反思新知。这也让学生在不断的挖掘和探索中,感受到数学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奥秘。学生一旦有所收获,其问题意识就会越来越强烈,也就更加乐于提问,从而显著提升了对数学新知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数学思维变得更加清晰。

四、结语

总之,通过上述策略,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且学生在了解了问题的作用之后,也会对未来的数学学习产生极大的信心,从而为学生未来的数学思维模式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惠妹.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6):55-56.

[2]姜吉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实验研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134.

猜你喜欢

三策略提问能力问题意识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