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风险为导向的管道燃气安全管理模式探索
2020-09-10李国策
李国策
摘 要:城市管道燃气安全运行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它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能源基础,而且一旦发生事故破坏性也比较强,因此燃气公司应该注重对燃气的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并且通过安全评估的方式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通常来说,燃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等级,本文正是基于管道燃气风险对其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管道燃气;安全模式;安全风险
0 前言
管道燃气的供应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基础之一,它的安全供应不仅便利了居民的生活,也提高了城市生活的质量。但是近年来,各地频繁爆发管道燃气爆炸事故,不仅对居民的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害,还导致许多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这说明了我国管道燃气安全问题仍然需要解决,管道燃气安全运行水平仍需不断提高。治理管道燃气安全问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互相配合的过程,燃气行业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燃气检查监督工作进行细化,燃气公司也应该提高管道建造质量和燃气供应水平,而作为居民来说,应该不断增加燃气知识学习,明确对管道燃气安全使用规范。本文从管道燃气安全管理模式入手,从风险角度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完成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的构建,希望能够为管道燃气安全管理提供良好依据。
1 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风险管理最初是一种企业管理方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50年代,当时美国的一些公司采用这种手段来进行风险决策,主要是为了避免企业产生重大经济损失。随着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爆炸事故发生之后,1984年美国在印度一家工厂再次发生毒气泄漏,多个案例的出现让美国政府开始利用这种手段来进行资源和财务等的保护,所以风险管理进化至今已经不仅仅是企业的管理手段,它在政府管理中也是非常常见的手法。建立风险导向燃气安全机制,强调的其实是风险的概念,也就是说管理手段围绕风险展开,无论是初期的预测还是中期的防范,还是后期的处理,所有的模型都是依据风险建立的。这种模式的优势就是能够定制安全管理方法,不仅完成安全管理,在应对危险事故的时候也能做到统筹兼顾。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许多油气管道都已应用了风险管理技术来指导管道的维护工作,随后加拿大、欧洲的发达国家也先后加入了管道风险管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行列。英国通过统计分析大量管道资料及进行灾害模拟试验,在对天然气管道的危害因素进行概率分析和事故后果量化的基础上,建立了输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其分析软件已经应用于英国及世界多个国家的高压天然气管道。加拿大也成功开发了管道维护和检测的风险分析软件包,用于管道的失效概率分析、失效后果和总风险计算。
1.2 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开展了有关油气管道安全风险评价的系列研究及应用试验工作,国内油气长输管道的风险评价技术发展最快。研究人员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评分法、故障树法和模糊数学等多种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
城市燃气管道系统方面,采用油气管道安全风险评价的研究方法,对管道的风险可接受程度进行探讨,考虑了天然气管道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严重度的影响因素,克服了只依靠失效概率进行评价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但由于城市燃气管道风险影响因素多,从设计、施工、操作到第三方破坏、腐蚀破坏、后果研究等方面多达几百个相关因素[1],加之我国城市燃气管道建设初期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历史数据和原始设计资料库,管道投入使用后的运行情况完全依靠人工记录,大量资料缺失,这些客观情况增加了建立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模型的难度,削弱了城市燃气管道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方法、新技术也应用于管道风险分析研究中。目前,国内很多燃气公司开始推广燃气管道GIS技术,GIS技术已经成为管道燃气设备设施管理、全寿命周期检测、风险分析、安全巡线、提高运营效率的有效工具。
2 安全风险控制工作总述
安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的前期工作主要分为对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分析,中期工作则包括对燃气风险模型的安全风险的评估,而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对管带燃气隐患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提出的控制和解決方案。
2.1 识别与分析阶段
管道燃气安全管理中对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分析处于管理工作的前期阶段,良好的安全风险识别能够为安全风险评估和解决提供良好的基础。城市燃气是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城市燃气系统是一个可维修的、复杂的、网络化的综合设施,包括低压、中压以及高压不同压力等级的燃气管道、各种类型的调压站或调压装置、各种类型的储配站、监控与调度中心、维护管理中心、用户燃具及其他设施[2]。安全风险评估系统会全面的对管道燃气供应整个流程进行分析,并且系统地分析目前燃气公司工作中每个环节的风险状态,并且给予响应的评估报告。燃气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采用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LEC)、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等方法分析,准确评估燃气供应作业全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这样就能非常具体和细致的对整个管道燃气做出风险分析。
2.2 评估阶段
管道燃气安全风险评估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建立风险模型,风险模型的建立主要依据是安全风险分析结果,按照安全分析数据,综合考虑到管道燃气供应的各项参数,例如管道压力等级、管道材质、管道的施工年限、燃气管道腐蚀程度、供应燃气的居民楼的楼龄,以及燃气管道途经的街道和城市居民数量等,结合这些因素进行一个风险模型的建立,然后进行事故爆发的模拟预演。安全风险评估阶段并不仅仅是对风险的预判,同时也是一种对管道燃气安全流程的筛查。如果在这个阶段里发现任何管道燃气安全问题,可以及时进行解决。
3 安全应对措施
安全风险识别工作是为了收集基础数据,对风险系数进行初级评定,安全评估工作是为了建立管道燃气安全模型,并且进行安全管理预演,前两项工作都是为了事前的避免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就需要安全应对措施。做好安全应对措施,要从应急管理、意识提升和风险转移三个方面做起。
3.1 应急管理工作
燃气企业应该加强管道燃气的应急管理工作,首先优化安全生产预案工作,完善燃气事故专项预案及处置方案,明确各应急小组职责和现场处置程序,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配置齐全应急抢险所需物资和装备,实行动态监管,做到统一购置、储备、调配和使用。模拟各类突发燃气安全事故,做到科学研判、快速反应、责任落实、救援有效。演习过程中要贴近实战、全员参与、不断总结、查缺补漏。利用与各级政府安全协同机会,举办燃气应急演练活动,配合政府救援力量救援,切实增强公司的应急救援能力。
3.2 燃气安全意识提升
据事故调查分析,许多燃气事故是由于居民用气使用不当发生的,燃气企业作为管道燃气的供应商,有义务和责任宣传燃气安全的重要性。利用燃气安检和燃气安全宣传的机会,全面普及燃气事故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扩大燃气安全科普宣教工作面,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做好燃气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局面。只有全民增强燃气安全意识才能大幅度的减少管道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风险转移
为确保燃气安全风险及时规避,需要系统的考虑各项安全风险所带来的后果,通过对燃气风险进行评估和辨识,将重大危险源进行防控,将一般危险源进行消除,积极推进燃气企业财产保险和燃气居民险业务,在燃气事故发生时将安全风险进行转移,达到风险防控目的。
4 结语
管道燃气安全管理模式遵从以风险为导向的安全管理评估,通过对风险因素的分析,配之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燃气安全意识提升,风险转移等安全应对措施,管道燃气的安全管理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Muhlbauer W K(著),杨嘉瑜,张德彦,李钦华,等(译).管道风险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
[2]万礼锋,尹贻林,张丽君,等.城市燃气管网安全分析体系[J].煤气与热力,2007,27(1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