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煤化工产业对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影响

2020-09-10李成龙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影响

李成龙

摘 要:在我国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发展状态都是建立在我国基本的发展国情上,因为我国在世界发展的过程中能源分布的特点主要是煤炭储量丰富,而且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以及含量相对较少,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煤炭的使用为主,并且根据实际研究的结果来进行分析,我国的煤炭资源在储量和质量上都是良好的。所以我們必须利用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来进行煤炭化工产业的发展,这样才可以使得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缺乏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和补充。

关键词:现代煤化工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也针对资源短缺造成的经济发展桎梏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以煤炭资源为石化资源的有益补充,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分析了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前景及其对石化工业发展的影响,并对石化工业与现代煤化工的协调发展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看法。

1 我国现代煤化工的发展状态分析

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首先针对煤化工要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煤化工主要是指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工业化的加工,把煤炭的原料转化为固体或者是气体等不同种形态,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把它变成清洁的能源或者是石油化工的产品。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煤化工的产业起步比较晚,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技术进行积极地创新,而且在发展的规模上也在不断地扩大。这就使得煤化工产业在目前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1.1 工业化示范项目效益明显

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地提升,所以我国在实际开展改革的过程中也对许多工业化的示范项目进行了积极的开展,其中就包括煤化工企业中的多项化工项目。而且这些项目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都收到了一些较高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在开展煤制油等一系列工业化的示范项目的过程中,其相应的建造规模已经初步的建成,而且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相关的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现代的煤化工产业,并且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展现了不断增长的發展趋势。

1.2 产业集中化的程度明显增长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煤化工产业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这也就使得煤化工的产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形成了自身的发展格局,许多相应的集团和企业已经积极地进行了创新和开拓。建立了煤化工基地,并且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进行了有效地落实,而且我国的政府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也对煤化工产业进行了积极的支持,在一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不断地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建设,并且不断地增加他们建设的规模。

1.3 煤化工技术开发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我国最为重要的指导方针就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国煤化工产业也非常注重对于煤化工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研发。我国的煤化工企业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的煤化工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借鉴,并且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这也就使得煤化工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且也不断地拥有了自己的煤气化技术。

2 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现代化煤化工产业链条逐渐成熟

现代煤化工产业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煤炭产品的加工升级,并且达到代替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目的。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煤化工产业链条,并且通过煤气化和直接液化的模式制成甲醇、煤制天然气、油品等多种煤化产物,煤气化生产可以制成甲醇、乙二醇等产物,能通过甲醇的进一步反应制成烯烃、芳烃和下游化工产品,通过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煤气化的一种)能制成煤化油。2018年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中国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总产能达878万t,规模居全球首位,并且很多煤化衍生物能达到国内总产能的三成以上。

2.2 现代煤化工产业技艺不断攻关

目前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醇等都有非常成熟的煤化工艺。以煤直接液化技术为例,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率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继而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对该技艺进行改良,但是很多工艺都面临着很高的经济成本,导致不能规模化生产,中国的煤制油产业也是如此,间接液化的生产项目比较多,但是直接液化的项目非常少。根据直接液化的工艺分析,煤炭在加入催化剂,经过制备单元、反应单元、分离单元和加工单元,实现气体、油品和残渣的分离。间接液化则是通过煤气化、气体净化、气体处理、油品加工等步骤,先制备合成气,再进行F-T油品合成和加工,这样制备出的油品质量比不过直接液化,但是西方很多国家都因为反应条件苛刻、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最终不能大范围生产。目前中国神华集团的直接液化煤制油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逐渐实现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与世界接轨。

2.3 国产化进程加快,技术逐渐与世界同步

煤制烯烃是通过煤气化、合成气净化合成甲醇,通过甲醇的进一步反应实现烯烃分离,并且分离聚乙烯、聚丙烯等工业原料,2014年中国就建成了6套煤制烯烃装置,其中神华包头的60万t/a煤制烯烃设备,部分采用的是中国科学院开发的DMTO工艺,这项工程也是全球最大的煤制烯烃示范工程,且其中的设备国产化率高达87%。除了DMTO工艺以外,还有MTP、MTO、FMTP技术,FMTP技术是清华大学研制,而在国内的煤制烯烃示范工程实践中,也能看出中国的现代煤化工技术正逐渐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同步。

2.4 市场化效应明显,中国的能源安全有保障

以煤制烯烃为例,煤制烯烃的年产量已经达到1329万t,领先全球,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保障,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中国的煤制烯烃产业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在煤炭产地采用煤制烯烃,但是在缺乏煤炭资源的沿海地区,如果国外的甲醇价格合理,就会采用直接外购甲醇制烯烃的方式,中国的能源市场也有很强的市场化效应。

3 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影响

3.1 煤制油技术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影响

2014年我国煤制油产能为年150万t。到了2017年达到1260万t。2014年我国炼油能力达到每年7.2亿t,煤制油只占0.5%;2017年我国的炼油能力达到每年7.2亿t,煤制油占比3.6%。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煤化工生产中,油品生产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石油化工的生产,但当前煤制油技术还有很大进步空间,生产成本的限制使其无法大规模生产,因而并未对石油化工造成致命威胁。

3.2 煤制烯烃技术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影响

2014年我国生产了1400万t聚乙烯、1600万t聚丙烯,其中煤制烯烃320万t,占总产量的11%左右。2016年煤制烯烃产量达到610万t,占总量的21%左右。可以说,当前,煤制烯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食石油烯烃的生产,加剧了市场竞争激励程度。但由于煤制烯烃的同质化严重,因而其目前的竞争力还相对较弱。

3.3 煤制天然气技术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影响

目前,我国煤制天然气的总规模达到每年2170亿m3,但是煤制天然气实际产量只有1.3%。现如今我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达到29.5%。今后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发展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但暂时对石油化工产业还不会形成太大威胁。

4 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中国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仍然需要不断研究、稳步推广,并且不断释放产能,提升现代煤化工产业与石油化工产业的竞争力。在未来,产业的发展也应当以打造差异化产品、降低成本、绿色生产为目标,不断改革创新,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红梅.新形势下现代煤化工产业价值和实践条件再思考[J].化学工业,2018,36(5):10-15+18.

[2]李建新.低油价下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新变化及发展建议[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8(6):18-20.

[3]王化淳.浅析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影响[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5):77-78.

猜你喜欢

影响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民法典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一张图告诉你:2014年,中央如何影响你生活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你喜欢什么样的床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