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的价值与人才培养机制新探索
2020-09-10刘海平王宇飞
刘海平 王宇飞
摘要:篮球运动深受我国青少年的喜爱,是学校普及度较高的一项体育运动。篮球运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还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学生如果能在青少年时期接受一项体育运动训练,掌握这项运动的技能和方法,对于提升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应充分挖掘篮球运动的多层次价值,以篮球人才培养为导向,积极开展篮球教学工作。
关键词:篮球运动;价值;人才培养机制
一、引言
篮球运动是一项多人参与的体育运动,以手为中心,强调身体的对抗性。篮球运动在广大师生中的“知名度”很高,是体育选课中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篮球运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其他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如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等。如何充分发挥篮球运动的教育价值,让体育锻炼的意识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运动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价值,这是广大篮球教育者的职责所在。
二、篮球运动的价值分析
(一)篮球运动有利于锻炼学生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篮球运动综合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特点,在运动过程中,无氧功能发挥主要作用,有一定的运动强度,有氧功能起到辅助作用。这种运动特点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力量、速度以及灵敏性,还能增强学生的耐力,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对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具有良好作用。中学阶段的学生身高、体重迅速增长,体内机能增强,性发育成熟,参与篮球运动能够增强身体素质,控制体重、改善体型,提高反应速度和灵敏度,促进身心和谐发展。[1]
(二)篮球运动可以帮助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互联网时代,信息复杂多变,学生需要有较强的分辨是非能力。篮球教育者可以将德育知识融入到篮球运动中,通过向学生介绍篮球经典比赛、优秀篮球运动员等,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多方位思考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2]
(三)篮球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个性心理品质。篮球运动需要多人参与,是一项集体运动,没有整个队伍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就不能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因此,在篮球练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注意与队员密切合作,注意沟通和倾听,认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篮球运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也具有重要意义。篮球运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加阳光和积极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四)篮球运动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篮球运动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各项技能和战术都较为完善,是一项融合了体能、智慧、技能和心理品质多方面的体育运动。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不管是体能还是智能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在进行篮球练习时,应该注意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其体能和智能方面的不断发展,提升其创造能力。
三、我国校园篮球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校园篮球人才培养的主要矛盾是学训矛盾
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应试教育,使得体育课在课程的分配比重方面相对较少,这就导致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少,身体素质较差,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如果增加体育课在课程中的权重,又会占用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所以,学习和体育锻炼成为培养篮球人才的一大阻碍。
(二)校园篮球选材、训练和竞赛的逐级体系不完备
第一,对于校园篮球的选材、训练以及竞赛的装备体系,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固定化的模式,很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由于后期没有进行及时的训练,造成了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下降。
第二,我国青少年的篮球竞赛制度不合理。青少年篮球赛主要以由教育部门、体育部门、社会力量主导的篮球竞赛为主。这三种篮球竞赛模式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教育部门主导的篮球竞赛参加比赛的人员是固定不变的,参赛人员的范围狭窄;其次,体育部门主导的篮球竞赛是在全国内符合比赛要求的体育学校进行比赛的,参赛的人数多,涉及范围广,但是它的缺点是过于注重比赛的成绩,认为成绩决定一切;最后,社会力量主导的篮球竞赛的门槛低,凡是符合竞赛要求的队员都可以参加竞赛,参与人数最多,范围最广。但它的缺点是由于社会人士较多,因此篮球竞赛的结果与成绩权威性较低,很大程度上不能获得官方的认可;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主导的篮球竞赛,要求严格,参赛人数有限,但是参赛人员的素质偏高,这也使得其他学生参赛机会减少,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3]
四、篮球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一)精准确立目标
在实施篮球人才培养计划时,要精准确立目标。对于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都要制定详细规划,以确保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达成培养目標。实施篮球人才培养计划,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个性特征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组织训练活动,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篮球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要有一支素质优良、本领过硬的教师队伍。在学校篮球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教育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进行篮球教师队伍建设时,学校首先要完善篮球教师聘任制度,通过多种渠道扩展人才来源,聘任篮球专业技能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教练员作为篮球教师。另外,还可采用兼职的形式聘任外校篮球教师,分担本校篮球教师的部分教学任务,为本校教师开展篮球教研工作提供更多条件。[4]
(三)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
篮球人才培养涉及众多环节和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协调实施好各个环节,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最终的人才培养效果。首先,学校要做好内部管理规划,根据学校实际,加强投入力度,改善篮球运动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为教师和学生参与篮球运动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优化考核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內在动力,提高篮球教学效果。
(四)构建分级、分区的训练竞赛体系
上文讲到,现在的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这样会使原有的篮球队员不能进行完整的训练,而且校内的篮球训练规模小、易断层,队员的技能训练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建立相对完备的训练体系。
校园篮球联盟,顾名思义就是要以高校为主,并将中学和小学囊括在内,同时也将全国内的其他高校结合在一起,然后彼此之间制定相应的合作规则,形成小学—中学一体化的教学与训练模式,从而为校园篮球人才培养提供完善的训练模式,进一步提高篮球人才的技能,促进篮球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4]
通过校园篮球联盟,可以将队员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层级的训练,如队员的年龄、队员的技能、队员的来源地等,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比赛的规模扩大,同时增加比赛的场次,推动中小学生都参与到篮球训练和比赛中,从而营造浓厚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
五、结束语
篮球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立足现实,精准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为核心,不断完善发展管理机制,创新篮球竞赛体制。篮球教育工作者应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升科研素养,参与篮球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在实践中探索,为完善篮球人才培养机制贡献自己的智慧。
参考文献:
[1]林宇彩.篮球运动对中学生的教育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J].运动精品,2019,38 (11):50-52.
[2]柯良泽.以人才为培养为导向的高中篮球教学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 (08):118-119.
[3]曲腾飞.新时期校园篮球人才培养及对策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 (07):5-6.
[4]韩海珍.浅析篮球运动对普通大学生的健身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2018,8 (16):133-134.
(通讯作者:王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