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能薄弱群体体质健康现状及干预研究
2020-09-10廖艳萍曹景龙
廖艳萍 曹景龙
摘要:为全面了解和掌握高校体能弱势群体体质健康的研究现状,综合梳理高校体能弱势群体在健康促进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并对促进高校体能弱势体质健康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统计、梳理归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能薄弱群体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
关键词:体能薄弱群体;体质健康;现状;干预
一、研究目的
调查研究显示,造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总体成绩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部分体能薄弱、超重肥胖学生的测试成绩不好,局部影响整体。为全面了解和掌握高校体能弱势群体体质健康的研究现状,综合整理高校体能弱势群体在健康促进过程中呈现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CNKI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并进行整理,分析高校体能薄弱群体体质健康现状及成因,针对我国国情,根据高校体能薄弱群体体质健康现状及特点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内容的要求,在CNKI数据库以“体质健康”“健康促进”“体能薄弱群体”“特殊群体”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集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全面了解和掌握高校体能薄弱群体体质健康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
(二)逻辑分析法
通过整理高校体能薄弱群体体质健康现状及呈现的问题,进行逻辑分析,根据选题的目的进行可行性研究。
(三)数理统计法
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并对相关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能薄弱群体的概念界定
对于体能薄弱群体的界定,国内学术界暂无明确的定义,在CNKI数据库检索中搜索“体能薄弱群体”等关键词,未能检索到相关文献。但以“特殊群体”为关键词并包含“体质健康”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文献13篇。一般认为评判体能薄弱者主要是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成绩以及BMI指数:体质测试成绩不合格或者刚达合格水平、超重肥胖或瘦弱学生(BMI≤20或BMI≥28)为目标人群[1]。其中尤以肥胖群体居多,且在研究过程中,因包含于“特殊群体”中,故多以“特殊群体”相称。
(二)高校体能薄弱群体体质健康现状
1.高校体能薄弱群体健康相关研究
1952年毛泽东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次会议上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2]。学校体育则是实现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民体质健康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质下滑主要表现在肥胖和超重比重上升;肺活量下降;速度、耐力下降;柔韧素质整体下降等方面[3]。在众多研究中可以发现很多高校或者地区的体能薄弱群体都比较高,如郭思强,侯军等在对肇庆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中发现该院男生BMI指数异常(BMI≤20或BMI≥28)均值为13.6%,女生BMI指数异常(BMI≤20或BMI≥28)均值为17%[4]。刘亚设对新疆昌吉学院学生体质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该院学生体质测试不及格率高达21.9%,对结果进行分析后有如下结论:学院大部分学生的身高体重等级处于正常指标,少部分学生的身高体重等级处于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这三个指标当中[5]。
2.高校体能薄弱群体形成的原因
对大量文献资料梳理归纳发现高校体能薄弱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层面。一方面,数字化产品已经遍布我们的生活,这些发展对学生的体质健康也有一定的冲击,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多的是沉迷于数字化产品。另一方面,教育的激烈竞争使得导致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得不到保障,进入大学后,体能基础自然薄弱。
2)学校层面。学校方面的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学校硬件设施不够。随着高校扩招,硬件设施消耗也随之增加。(2)师资力量的短缺。不一样的体育教师,还要匹配心理导师,进行心理引导,鼓励其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3)家庭层面。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认为孩子只有考上名校才是正确的选择,对孩子只有一个要求:学习好。从而忽略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对孩子是过度保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怕孩子吃一点苦,只想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殊不知促成了孩子体能的下降。
4)学生自身。体能受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先天因素,即遗传,该因素很难进行改变。另一个是后天因素,需要靠学生后天去进行锻炼。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CNKI中以“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1791篇,在结果中以“肥胖”为关键词,共检索到文献16篇,而在结果中分别以“体能薄弱群体”和“特殊群体”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均为0篇。反映当前对高校体能薄弱群体的体质健康关注度不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建议
(1)科学干预体能薄弱群体,整体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研显示,造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总体成绩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部分体能薄弱、超重肥胖学生的测试成绩不好,局部影响整体。学校可根据学生体能薄弱的原因进行归类,再根据不同类别的成因科学制定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锻炼内容以及手段。
(2)在强化师资力量和增加学校体育教学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实行“精准扶弱”。针对体能薄弱群体进行分类,经过前期的调查分析和教学过程为不同类型的体能薄弱学生制定体能训练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进而增强学生体能。
(3)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求體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中也包括健康的饮食习惯。如规律的作息时间、科学健康的膳食。
参考文献
[1]吴键,袁圣敏,刘君.精准干预,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EB].http://www.cgsgov.org/focus/dt/9188.Html.
[2]百度百科[EB].https://baike.baidu.com/item/体育目的/16842705?fr=aladdin.
[3]陈金霞,谭秋月.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以武夷学院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4):84–88.
[4]郭思强,侯军等.肇庆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J].肇庆学院学报,2019,40(02):76–83.
[5]刘亚设.本科院校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分析研究—以新疆昌吉学院为例[J].林区教学,2020(02):98–102.
[6] 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N].人民日报,2016–8–27(1).
[7]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我国大学生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6,26(2):64–69.